1、“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
2、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潜在生命力”“精神胚胎期”“肉体化过程”“吸收性心智”
3、儿童心理发展存在敏感期。
4、相当多的成年人都存在“漏了一针”或“漏了几针”的现象,他们可能动作笨拙,不解音乐,缺乏色彩感,不懂艺术,计算迟缓,发音嘶哑,书写凌乱, 怯于社交,依赖他人,缺乏决断力,但由于此时已经错过了敏感期,所以任凭成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5、“工作”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
6、“儿童是成人之父”
在蒙台梭利看来,儿童并不是成人的“天敌”,或成人世界的麻烦制造者,也不是等待我们“修剪”或“修理”的“花园里的花朵”。
7、精神分析揭示出儿童所遭受的痛苦源于成人权威对儿童自发性活动的压抑。但精神分析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因此,蒙台梭利倡导通过系统的科学观察来开创一个科学研究儿童的新领域,关注儿童身心发展,帮助儿童建立正常的心理生活。
8、成人不理解儿童,总是在与爱与牺牲等名义或伪装下潜意识地压抑儿童,阻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而且总是与儿童处于矛盾冲突之下。
9、这些痛苦骚扰了儿童完整而又脆弱的心灵,导致儿童在潜意识中把自己看作低等的人,而这和自然的本意是截然不同的。
10、弗洛伊德使用“压抑”一词来说明成人心里紊乱根深蒂固的起源。
**弗洛伊德认为,为了减轻或消除个性内部的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保持个性的完整和统一,自我发展了许多保护性的机制--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
特点:它们是潜意识的;它们往往否定、歪曲或虚构实际情况,具有与现实脱离的特性。
内容:1.压抑,是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
2.否定,伴随着痛苦感情一起产生,是一种为了减轻痛苦的保护性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人不相信,不承认对自己不利,给自己带来痛苦的现实状况。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消极方法。
3.投射,利用这种方法的人,不承认自己身上有某种不良品质和思想感情,而把这些不良品质、思想或感情投射给别人,看成是别人具有的东西。
4.反向作用,使人努力表现出自己不良品质和情感的对立面来减轻焦虑的方法。
5.合理化,文饰作用。通过这种机制,人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或内心想要却未能得到等痛苦经历编造出一个似乎合理的、自己能接受的解释。
6.替代和升华,替代:将一种引起焦虑的冲动投注转换为另一种不引起焦虑的冲动投注。
升华: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
7.退化作用,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示较为幼稚的行为的方式来应付现实的困境。
8.固着作用,指行为方式发展的停滞和反映方式的刻板化。
9.认同作用或自居作用,指个体潜意识的向别人模仿的过程。
11、人类精神的整个发展就是一个获得意识的过程,即意识之外的东西自我呈现的过程。
12、成人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影响儿童心理的一切,所以才会误解儿童。正是这种看法导致成人把儿童看成必须通过成人的努力去填满的“白板”,看作一切事情都必须由成人代劳的“没有生机而且无能的人”,看作成人必须寸步不离地加以指导的没有“内在指引”的人。最后,成人还充当儿童的缔造者,从自己的角度来判断儿童的行为的善恶。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dushubiji/1218687.html
相关阅读:大有大无周恩来读后感
张恨水《金粉世家》读书笔记
《狼图腾》读书笔记300字
《高老头》读书笔记1500字
读书笔记大全-《宇宙未解之谜》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