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对一个特定读者真正有价值的部分不超过百分之十,对我有启发的是:讲故事,提供场景,让人记住理论。 作者汤姆?斯丹迪奇是记者和专栏作家,整个书都在讲故事,他总说现在互联网的传播动机,传播方式什么的,2000年前就有了。 在古埃及,人们把信件写在用莎草那种植物的茎髓做的像纸一样的材料上,莎草纸这个词听着很有诗意,我开始以为是说莎士比亚。 还有更久远的传播行为,说到了灵长类动物,比如猩猩、猴子,跟别的物种之不同,是它们用醒着的20%左右的时间梳毛,就是从对方的皮毛中清除小虫、寄生虫、或小土块,然而这种行为的需求超过了纯粹的卫生所需,而是带来快感。
皮毛被别人梳理会造成B-内啡肽的分泌,这是大脑生产的天然镇静剂,能降低心跳速度,减少抓搔这类表示紧张的行为。 享受了别人给自己梳毛后,作为报答,也会给对方梳毛,通过选择给谁梳毛,梳多久,以及允许谁在一旁观看,它们还可以发出社会性信号。 我理解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朋友圈嘛。
这本书引用了美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理论,邓巴认为与梳毛相比的现代社会对等行为比比皆是,他分析了类人猿大脑体积和群体规模后得出结论说,人类群体的平均规模应该是148人,四舍五入为150人,这个被称为“邓巴数字”(Dunbar number)。 举例说:早期人类社会狩猎-采集部落的平均数字是150,古代近东农业定居点平均人数是这个,11世纪英国土地人口调查很多村落人数是150,军队一连人通常是120-180; 采用公社生活形式的基督教哈特派教徒社区人数只要超过150就会分出去重新组群,他们说人数再多,维持秩序就需要警察,低于150人,靠群体压力即可。
据说脸书的多数用户朋友数字是介于120-130。 我觉得现在城市人的微信朋友圈不止这个数。 邓巴的研究表明,在150人的关系网中,大多数人都在实际生活中有5个知心朋友,类似一个梳毛同盟的成员,外加10个紧密朋友。 在脸书中,经常互动的是这个核心梳毛小组,男性平均有7位这类朋友,女性用户有10位。 我们想想自己的朋友圈里,有哪些是你的梳毛小组成员。当今社会梳毛小组仍然是必要的核心的,但是你的朋友圈人数应该不止150人,只是你需要用一些方法维持联系,比如在群里经常发言,经常分享,经常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既发表观点,又袒露私情,等等。 关于邓巴,他有一本书叫《你需要多少朋友》,可以一并找来看。
回到《莎草纸》,在众多的故事中,我记住了《德文郡手稿》,这是英国都铎王朝时期,安妮王后的女侍臣玛格丽特?道格拉斯,与一位王室成员托马斯爵士秘密订婚,后来王室因继承权内乱涉及两人,托马斯爵士和玛格丽特被国王抓起来关进伦敦塔。
在监狱里,两人彼此写了不少情诗,并在其他年轻侍臣件传阅,很多人在上面加批注,如同我们今天社交媒体上的“评论”,在那本特别的书上,有19个人的笔迹,他们不仅是评论托马斯和玛格丽特,也发表自己的诗作、暗语,其中一首诗的开头是“受着哀伤的煎熬希望得到”,多么露骨。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周末,读几本有趣的书,非常享受,顺便想着,谁是我的梳毛朋友。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dushubiji/1222746.html
相关阅读:《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读后感800字范文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书笔记范文
名著《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大全-男生日记读书笔记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书笔记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