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好的作品,它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生动鲜活的,比如《红楼梦》里的十二金钗,比如《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及各路神仙,光环并不仅限于主角头上。从这个角度来看,《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也算得上一部好的作品,因为它具备了这样的特点。在见识了仁爱慷慨的格雷那万勋爵夫妇之后,很快,航程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有趣的人物??地理学家帕噶乃尔。 如同本书开篇的一系列偶然一样,帕噶乃尔的出现也是偶然,作为一名敬业的地理学家,他原本是要前往印度进行科学考察,却因为迷糊中上错了船,一觉睡醒,才发现自己已经踏上了通往南美洲的航船。
对帕噶乃尔而言,这的确是一个偶然却严重的错误,而对勋爵的营救队而言,这却是一个必然而美妙的意外。是啊,在那个到处传颂着航海家各种传奇的时代,哪一个探险队能少得了一个地理学家的加入呢,而作者让帕噶乃尔如此登场,可能不那么闪亮,但无疑是有趣极了。 帕噶乃尔的确有趣,有趣极了。最初,我认为他是一个迷糊的人,这一点从他的出场方式就可以发现。但随着航程的推进,我逐渐发现,他的迷糊仅仅是对日常生活不拘小节,而一旦对上他所从事的地理研究,他却变得无比谨慎精确,甚至到了严苛的地步。
书摘:“观察,就是学问。有些人就不善于观察,他们蒙着头旅行,跟甲壳虫一般笨。” 什么是学问?古人说,世事洞察皆学问。现代人则认为,科学家就有学问。似乎都不错,然后我发现,中外两种答案,其实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观察。古人认为做学问要洞察世情,洞察是观察中的观察,而现在人推崇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家,强大的观察力绝对是必要因素。没有观察,牛顿不会发现万有引力;没有观察,达尔文不会得出进化论;没有观察,法布尔不会写出《昆虫记》;没有观察,达芬奇不会画出那么美丽的画作。所以,无论在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方面,观察都是通往成功的起跑线。“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曾引发了多少争论,但我认为,起跑线的差距是存在的,可是这条起跑线不是补习班,也不是圈层,而是一种优秀的习惯和能力,那就是观察。所以帕噶乃尔说,“观察,就是学问”,观察了未必就有学问,但没有观察却肯定不能做出学问。 除了观察,要做学问还需要一种重要特质,就是怀疑。当船上一群人聊到巴塔哥尼亚人的时候,他们出现了争议,首先,帕噶乃尔怀疑巴塔哥尼亚人是否存在,因为“我没有见过他们”。其次,关于“大脚人”的称谓,帕噶乃尔也提出怀疑,因为称谓太多,反而“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怎么称呼”,此外,关于那个人种的个头,不管勋爵夫人说他们是高,是矮,还是中等,帕噶乃尔都坚持说自己不知道,勋爵说要按照曾经见过他们的旅行家们给出的意见,地理学家则反驳:“曾经见过他们的旅行家们意见从来没有统一过。”是的,哪怕那一群旅行家都是值得信任的人,但不代表他们所说的都是事实,因为他们看到的可能并非巴塔哥尼亚人的全部。就像那群摸象的盲人,摸到耳朵的说大象好像扇子,摸到鼻子的说大象好像绳子,摸到大腿的则说大象好像柱子,他们其实都没有错,只是都困在自己的桎梏里而不自知罢。倘若象帕噶乃尔一样,对未知的事物抱着一份谨慎的怀疑,遇到不同意见多想想,为什么别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是不是我还遗漏了什么。即便是当大家都保持同一个声音的时候,在自己没有亲自观察、思考、得出结论之前,也不盲从,这才是做学问应该具备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帕噶乃尔是这样一个注重观察,敢于质疑的人,所以他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非但有学问,而且学问很大。在后来的旅程中,他的学问也发挥了大作用,甚至对于他从未踏足过的智利国土,他也对那里的道路了如指掌,让向导误以为他曾骑着骡子走过那些地区,向导不会理解,一个人怎么能坐在安乐椅上熟悉世界上的每一寸土地。而受了他的刺激,我也坚定了之前在看《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就隐隐生出的一个念头,看这类书,我们需要配备一张地图,我想去找一幅地图,顺着“邓肯号”的痕迹,跟着参加这一趟旅程,哪怕仅仅是纸上谈兵,想必也更有趣。 帕噶乃尔的这一趟营救之旅以一个荒诞的错误开始,其间所得到的收获,我却以为将远远高于他在原定的印度科考之旅中所得到的。因为,后者仅仅是一次科学考察,而那些地方,前人已经去过,并抢在他前面留下了伟大的论著,步那些伟人的后尘,也不能再多做些什么,他又何必去锦上添花呢?而前者,可以说,没有他的加入,勋爵夫妇的救人计划在到达他们猜测的遇难地,了解到当时并没有这样一场海难的时候,就会宣告失败了,正是地理学家的洞察力和不放弃,促使他们伸入陆地,继续寻访失踪的同胞。这种成就感,就正如勋爵夫人当初对他说的那样??“世界上还有比让科学为人类服务更壮丽的事业吗?” 又想起一个节目的广告语??“让科学流行起来。”的确,科学不能仅仅是摆在实验室里的冰冷的仪器,科学的真正价值在于为人类服务,而唯有如此,才能让科学充盈着温情,唯有如此,科学才能真正流行起来。科学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有温情的人,一个好人,这也印证了南先生在《论语别裁》开篇所说的,一个人首先要学会做人,之后尚有余力才是学习知识。一个没有人性的科学家,只能像我们在那些电影里看到的那样,沦为极端分子称雄称霸的工具。这一点,帕噶乃尔尤其深有体会,因为他说:“好人一面打尘世经过,一面尽量做好事。我们的座右铭是:‘经过尘世,善做好事。’” “经过尘世,善做好事”??要是更多的科学家能奉行帕噶乃尔的座右铭,这个尘世将多么美好。 帕噶乃尔,实在是一个有趣的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dushubiji/1225207.html
相关阅读:《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读书笔记
《石头汤》读书笔记
《不疯魔,不成活》读书札记_懂是那会心的一笑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两篇
读书笔记大全-《蓝鲸的眼睛》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