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知道它是一本好书了呀,从小到大都被推荐着。但不知道为什么对这种大家都推荐看的好书有一种天然地抵触(因为一般都非常无聊,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所以一直都没有看。
对作者萧红也感兴趣已久,她的传奇事迹一直在世间游荡,在《黄金时代》播出后传说传播的广泛程度又高了一层。但即使如此我还是没有去翻她的书。大概是小时候无聊的名著留给我的心里阴影太深了。
嗯然而我在大学买了kindle之后幡然醒悟,在复习不下法理的晚上打开了它。
好书。
而且不无聊。
我对这本书印象比较深的一点是,萧红的口吻完全是小孩子似的。这种笔触写童年趣事的时候别有一番趣味,在写呼兰河恶习的时候,则讽刺的味道极浓。
其中在她以这种漫不经心的轻松口吻描述人们对生死的冷漠的时候,最是令我心惊胆战。
有一段是对给死之人烧纸的纸的描写,可以看出其实大家并不那么信极乐。什么死了好呀一了百了啊阴间真是超幸福啊不过是权且安慰。
早知道阴间辣么好为什么不早点去呢。
却又在人间赖着不走,麻木地尝尽酸甜苦辣。
说明对阴间也没什么念想啊。
活得行尸走肉,唯一的乐子便是观赏被人的痛苦。
大冬天看得我冷汗涔涔。
举个例子,“这些探访员往往没有受过教育,他们最喜欢造谣生事。比方我家的老厨子出去探访了一阵,回家报告说:“那草棚子才冷呢!五风楼似的,那小孩一声不响了,大概是冻死了,快去看热闹吧!” 老厨子举手舞脚的,他高兴得不得了。”
高兴?
别人的死究竟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贵村生活真是无趣呀。
除了害怕和吃惊,还能评价什么呢?
这让我不禁思考,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让人们一边既活得无奈,但也不愿死去,又欢欣于别人的悲苦呢?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整个地方,都缺乏了这种同理心?
如果不把这些遭受苦难的人当作人的话,那无论他们怎么样受到折磨,都不会觉得心疼吧。
如果也不把自己当人的话,那自己无论经历过怎样不平的风霜,也不过是觉得一块破布遭了雨吧。
晒干还能用,怕什么。
人性啊,缺乏的可是人性?
想起最近的几则新闻,也是很没人性。
远到佛山小悦悦,进到女子在和颐酒店遇袭无人施救,本来人类应该有的人性去哪里了呢?
呼兰河时期是封建思想余孽未消,那现在呢?现在也未消吗?如果未消,什么时候才能消除?如果已消,又是什么其它原因导致的呢?
经济太发达,思想教育还没跟上?
彭宇案的负面影响?
不论原因,那么人性又如何恢复呢?
思想品德教育有用吗?
伴随着冷汗涔涔,这些问题一直时不时在脑海中萦绕几次。
但是我一直没有答案。
直到今天利用小黑屋把脑海里所剩无几的读后感敲出来。
还是只剩冷汗涔涔。
我读的是法学。
法律规范的是人的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我凭我的行为进入法律世界,除了行为,法律不能约束我分毫。”
随着法学发展,我相信法律可以越来越好地指导、规范人们的行为。
但是如果思想坏了,谁来救呢?
读一点哲学,会有用吗?
如果会的话。
世界这么浮躁,会有人为了看起来目前没有任何实际价值的目标,去一翻闲书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dushubiji/1275360.html
相关阅读:《海底两万里》科普文章读书笔记800字
《之江新语》摘录笔记
《面包树上的女人》读书笔记
格列夫游记读书笔记3篇
读书笔记大全-《露珠》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