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略有不易,因此我在大致读完全本的基础上,再细读每一章节,学习中国人民大学毛寿龙教授的读书方式,试着给本书的每一章节写读书笔记。
从整本书来看,亨廷顿认为,在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最重要是稳定的政治秩序,其政治秩序模型的建构逻辑是:社会变迁是根源,稳定政治秩序是目标,权威与制度化是保障。
一.政治差距
这一小节,亨廷顿提出,在现代化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经济差距,经济发展所和政治不稳定,只是从表面上的因果。而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政治差距,即一个政府的权威和效能。
20世纪50年代,世界向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前进,特别是亚非拉国家纷纷进行了民族独立运动,但是在现代化过程中这些国家却遭受着动乱与不稳定。亨廷顿认为造成这些国家动乱的原因不仅仅需要关注这些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还需要关注其政治差距。而一个政府有无效能是区分国家之间的政治差距,仅仅以经济差距来解释这些国家的政治不稳定或者来判断这些国家的政治发展是不合时宜的。亨廷顿指出: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并不总是正相关的,亚非拉国际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随着现代化而发展,而是衰朽。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趋势?亨廷顿指出:“在很大的程度上,这是社会急剧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而同时政治体制的发展却又步伐缓慢所造成的”(p4)即随着经济的发展,政治参与会不断的扩大,但若政治趋势制度远远落后于政治参与,其结果必会造成政治社会的不稳定。
为了阻止政治衰朽,一个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更应注重建立政治权威的重要性,而不是政治自由。亨廷顿认为,在强大的政治权威建立之前,政治自由例如选举只会造成政治社会的分裂,瓦解公共权威。
二、政治制度
在政治社会的发展中,政治制度很重要,在辞海中:“政治制度”一词解释为“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广义包括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
亨廷顿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如何将这些社会团体链接起来,形成一个政治共同体,这就需要政治制度在其中发挥作用。对于一个政治共同体来说,一个好的政治制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政治共同体的发展水平依赖于该社会政治组织和程度获得支持的广度及其制度化的程度。
所谓制度化,即制度所蕴涵的价值取向和角色期望实际结合进人格系统并按照制度所提供的价值取向和角色期望行动的过程。“政治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P10)而衡量一个社会政治组织和机构制度化的标准则从适应新,复杂性,自主性和内聚力四个方面。
首先是适应性,即指一个组织是否具有面对环境挑战的能力。而这能力又可以从年龄、领导人更换次数以及职能方面来衡量。一个存在时间久远的要比一个存在时间较短的组织,在面对环境急剧变革的时候,更容易存在久一些。同样的一个组织的领导人更换次数多的比一个不换领导人的组织更具有适应性,原因在于一个领导力在位过久,那么其在换领导人的时候,必然会面临着接班问题。最后一个就是组织的职能方面,一个组织是否具有适应性,还要看这个组织是为某一问题设立的还是具有综合职能。
其次是复杂性。一个组织的机构越复杂,其制度化的程度就越高。
这个复杂性,不止指机构上的复杂,同时也指在目标上的复杂。这样在面对社会变革的时候,这个组织能及时调整。在历史的发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从柏拉图开始,就注意到,一个混合的政治体制要比其他的政治体制优良和稳定。一个复制的政治制度,可以综合包容各方面的利益,而一个单一简单的政治体制,在面对社会变革时,往往面临解体。
再者就是自主性。一个组织越具有自主的能力,就越不容易腐败。当一个组织失去自主的能力,需要依靠其他力量来维持的时候,就及其容易腐败。因为这样的组织在运行过程中,极易受到其他组织的影响,或者就如亨廷顿所说“其他政治体系的代理人,团体和意识形态的渗透”。而一个好的组织或者好的政体,则能自有一套制度,吸收新的因素,过滤不适应环境的因素,那么这个组织的制度化必然是高的。
最后便是内聚力。一个组织的内部成员,越团结,那么这个组织的制度化程度就越高。其也受自主性影响,一个自主性的组织往往是具有内聚力的,因为自主性可以杜绝外部势力的渗透,从而导致组织的不团结。
除了政治制度化,诚如前面所说,道德也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发展水平还需要获得支持的广度。而这个支持的广度则和组织的公共利益有关。
在政治共同体中,政治制度的建设还需要考虑一个利益问题,即吸收成员支持的公共利益和共同目标。政治制度利益是有区别于个人利益的。一个政治制度的公共利益不仅仅是获得合法权威的因素也是这个组织有别于其他组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政治参与
在这一小节,亨廷顿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现代性产生稳定,而现代化则产生不稳定”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并不总是呈正相关的,一个经济及其发展的国家,也有可能其现代化程度不是很高,也极易产生不稳定。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当人们获得较大的经济权利,而政治权利却没有紧跟而上的时候,则会积极的通过政治参与来获得与其经济相匹配的政治权利。若政治参与急剧扩大,而政治制度却缺乏相应的包容能力,那么就会产生动乱。例如中东地区的经济已经步入了现代化,但是政治制度却没有跟上,人的观念也依旧停留在传统的思想中,其“人”还没有真正实现现代化。庞龙也曾说“人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的现代化”
但当“人”的现代化提高时,也有可能产生不稳定,其原因在于公民教育让人们提高了参政的愿望,但是却又会受到政治技能和外部政治制度的限制,于是人们会选择通过政治动员的方式参与政治生活,若政治制度不够灵活,那么极有可能会产生不稳定。因此亨廷顿提出了一个公式:1.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颓丧;3、社会颓丧/流动机会=政治参与。3、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动乱。
除此之外,腐败是和现代化息息相关的,是在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参与扩大,政治意识扩大的产物。腐败是指在职公务人员为了借用自己的职务便利,为自己谋取私利。
在一个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政治制度却没有跟上其发展速度的时候,公职人员极易没有操守,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私利,这时候镶嵌在政治制度的公共利益也极易变成私人利益。
因此,腐败也是一个组织或者机构缺乏制度化的一个表征。
为什么现代化会滋生腐败?亨廷顿在文中提出,第一,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价值观发生变化。在新旧的冲突中,生活在其中的人会采取以除新旧规范之外的行为方式活动。第二,现代化带来了新的财富和权力的来源。从这一层面来说,一定的腐化可以使一个转型的组织更快的吸收进新的社会团体。第三,现代化同工它在政治体制输出方面所造成的变革来加剧腐化。这个原因的前提是在一个腐化成风的社会,政治体制不断增多关于反腐的法令,其导致的后果往往是造成更多的腐败。
那么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肃清腐化?这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降低衡量公知官员的行为标准,另一方面就是要是这些官员的行为大体向此种标准看齐。也就是说,规范官职人员的准则不宜过多,而宜能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并且能得到遵守规则的人的认同。除此之外,组织各个利益集团,特别是新兴利益集团的腐化之风,则需要一个具有权威政党的作用。政党在现代社会建制中,能更有效的整合和协调各个集团的利益。
三、城乡差距
对于这个小标题,作为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在现代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政治后果就是城乡差距。现代化发展迅速的城市和尚在传统社会的乡村之间是充满敌意的。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不屑于乡村的愚昧和无知,生活在传统社会的农民来说,嫉妒于城市的发展。这种分裂,对于一个共同体来说也是致命的。
四、政治稳定
从上论述,一个政治共同体是否是政治稳定的,和其政治制度化的水平已经政治参与的范围有着极大的关系。但是亨廷顿却提出,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在现代化国家的发展中,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参与的比率与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比率所带来的社会是不同的。在制度化低而在参与程度高的社会,亨廷顿称之为普力夺社会,在制度化程度高而参与程度低的社会,则是公民社会。
因此并不能单从政治制度化或者政治参与来判断一个社会是否稳定,一个政治制度化很高的社会,也有可能因为其更高的政治参与而带来不稳定。
而公民社会,以牺牲一定的政治参与来获得较高的权威的政治制度,从而能保证社会的稳定性。在现代社会过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基于标榜自己“现代”的制度,往往不能容忍更多的新的力量,从而导致“现代”制度的崩溃。而那些制度化程度低,依旧有很多传统因素存在,但是也包容了现代因素的制度,却能够更大程度的包容扩大的政治参与。
做了一个小小的梳理,在第一章中,亨廷顿主要分析了在现代化过程中,影响社会稳定的不仅仅是经济差距带来的后果,而是在政治制度,政治参与的比率不同之下,所产生的社会后果。可见,对于一个现代化国家来说,仅仅扩大政治参与,但是缺乏有效的政治制度,不仅不能向现代迈进,反而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甚至是革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dushubiji/1287623.html
相关阅读:《我们班的小童星》读书笔记
1000字《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
《李广射匈奴》读书笔记700字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书笔记
《对话有感》读书笔记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