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心灵的焦灼》读书笔记选摘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读书笔记大全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序言
同情为何物?茨威格在《心灵的焦灼》中将人类的同情分为两种:心灵的焦灼与真正的同情,即力竭也不歇息的陪伴。而霍夫米勒的同情属于哪一种?
在第二期冬季阅读训练营, 大家仔细研读了茨威格的《心灵的焦灼》, 对霍夫米勒的评价褒贬不一, 对同情的认知有各自的见解。
各组书友的读书笔记节选如下。 精彩见解
一 岑颖倩 我们通常会认为,同情心是人类身上的珍贵品质,是我们对于身处困境者表达的关怀,这样的品质应该得到赞颂。但《心灵的焦灼》则告诉我们没有经过思考就盲目表达的同情心不但不能对受难者有一丝一毫的帮助,还有可能将其推进深渊。
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霍夫米勒实际上对艾迪特怀有极大的同情心。这种高度的同情心使他不假思索地为了使开克斯法尔伐与艾迪特安心而撒谎,为了让艾迪特愿意接受治疗而接受与她的婚约,尽管他对艾迪特只有同情,没有爱意。
遗憾的是,霍夫米勒并不是一个足够坚强的人。他没能肩负起同情心所带来的责任,而是懦弱地一次次试图逃避这种责任。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同情心是浅薄的,表面的,并不能真正给艾迪特带来安慰。而对于艾迪特来说,霍夫米勒的同情心只是让她饮鸩止渴,并非出自于爱意的关怀使得她不断地受到折磨,最终选择走向死亡。
同情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能予人帮助,怯懦的同情只是浮于表面的情感,它并不能真正触及人的心灵,因而也不能帮助受难者摆脱困境。而积极的同情则让人对受难者的境况感同身受,并愿意承担责任,付出一切代价来减轻对方的痛苦。在受苦者面前,我们积极的行动比无尽的感伤有更大的价值。
二 黄海静 阅读此书,除了因霍夫米勒的三次逃跑经历造成艾迪特的死亡表示惋惜之时,更加值得反思的是,社会与个人的身份认同对一个人的影响力量是如此之大,以致于我们不得不为之威迫,努力成为这个社会所期待的“镜中我”。
“人只不过是件东西,今天这时势居然还把人的愿望考虑在内,这纯碎是胡言乱语。因为在下一次的战争中真正起作用的将是机器,人只不过沦为机器的一个零件而已”。
书中作者借获得玛利亚勋章的霍夫米勒之口来解释当时之社会。这个社会中的人们失去了基本的个性,所谓良善,所谓英勇都只不过是群众性的同情与勇气。大部分的个人更加倾向于逃避自己,逃避这个令人不愉快的环境,随波逐流总比个人反抗一个组织来得舒适。
而霍夫米勒在这个社会中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军官,他的社会身份决定了他那受社会世俗眼光所裹挟的思想--要求般配。但是,他可以被认为是一个能够在世俗中拥有善良,纯粹的心的一个人。
最初,他对艾迪特的同情来自怜悯与可惜,是一种心灵的焦灼。可是,当他感受到了被需要,自己存在的价值之时,他渴望陪伴艾迪特待到其康复时的热情是真正的同情。遗憾的是,个人的缺点,如自私、虚荣、懦弱等终究抵不过社会的流言,社会中无形之力。
人有时的确是无力,但或许敢于承担多一点责任,人才会活出自我吧!
三 神铭钰 同情是什么?
茨威格借医生康多尔之口告诉了我们:“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拒绝,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有积极的精神,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决心耐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甚至力竭也不歇息。只有下决心走到底,直到最终的痛苦的结局,只有怀着巨大的耐心,才能帮助别人。只有决心做出自我牺牲,只有这样,才能助人!”
虚假的同情是为了减轻自己心灵上的焦灼产生的感情与行为,就像为灾民捐款,一方面想着,幸亏不是自己遭遇这样的事情,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是冷漠无情,就像是把食物扔下困着不幸的人的深渊,他们能活下去,却只能依靠着别人的施舍,永远活在不幸的深渊。真正的同情是感同身受,竭尽全力为他们努力,伸手把从困境中拉出来,即使自己也要深入深渊。
慈悲,慈是指带给他人利益与幸福;慈悲的悲是指扫除他人心中的不利益与悲伤,这样一个词,才是真正的同情者所配形容的。 四 陈静敏 婚姻的本质也是一场契?,合作双方需要有契?精神以维系合作关系,更何况对方还是年轻貌美的女孩,继承丰厚的财产。至于爱情?同情也算是出于爱,况且没有人规定爱情是结婚的必要前提。那些信誓旦旦高呼爱情的人未必能在婚姻里修得圆满。美人,财富,赞誉……对于霍夫米勒而言,垂手可得。这样的诱惑,试问世间有多少男子能拒绝?而霍夫米勒却拒绝了,但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书中曾言,“我们作出的决定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自己的身份和环境的适应,这种依赖的程度远远超过我们愿意承认的地步。我们思维活动的颇为可观的一部分只不过是自动地继续操纵早已接受的印象和影响。特别是,谁要是从小在纪律严格的军事训练中受到教育,就会像屈服于一种不可阻挡的压力似的,屈从于一种服从命令的精神病。”
由此看来,社会中的规则和道德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个人自由进行了绑架。既不得反抗,也无从申诉。当大部分事情已经?定成俗,大部分人都在遵循了,那么它就是对的么?大部分人觉得应该要做的事情就真的是应该去做了么?
我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事物所在的方式是否决定事物所在?”我们是否在不知不觉中屈服于某些规则,变成了规则的附属,而非规则的主体。“人是社会的动物,不能要求人不受环境、不受社会舆论、不受阶级成见的影响而单凭自己的感情行事。这就产生了许多悲剧,有的是因为屈服于社会舆论而遗憾终生,有的则是因为反抗社会舆论而遭到不幸。”在现实中,似乎所有与舆论对抗的个体,大都成了悲剧。那么我们仿佛只是一座生活在规则之下,城墙之内的围城里。参考:作文网 五 陈茜 爱是人皆有之的情感,同情也是,只是很多人没有发现罢了。在此不讨论霍夫米勒对艾迪特是不是同情转爱或是其他,书中贯穿着当时人们爱慕表面名声,惧怕失去所得的状态。
霍夫米勒害怕与艾迪特“订婚”的消息传开毁掉自己在团中所得,封·开克斯法尔伐惧怕女儿被确诊为不治之症……艾迪特生活的环境是人们理想的写照:在家中,年轻人无拘无束,情感交融,相互爱慕,是个自成天地具有牧歌情调的世界。
但现实是,在霍夫米勒的军营中,是个讲究门第、谈论出生的世界。霍夫米勒穿梭在这两个世界中,也就形成混乱,面临选择时产生怯弱。
艾迪特个性刚强。她明确表示,仅仅为了她倾心相爱的人,她才愿意接受治疗。若不然,她宁愿了却生命。而艾迪特的生死取决于霍夫米勒向她表示的同情所属性质:狭义精神或是焦灼,由此便导出全书的悲剧收尾。
人是社会上的动物,不能要求人不受环境、不受社会舆论、不受阶级成见的影响而单凭自己的感情行事。这就产生了许多悲剧,有的是因为屈服于社会舆论而遗恨终生,有的则是因为反抗社会舆论而遭到不幸。通过小说我们可以看到外界影响对霍夫米勒的影响。
六 陈祉萦 一个人对他人所谓的同情,究竟是真正的怜悯,抑或只是因对他人不幸的场景的不忍引起的心灵的焦灼?
康多尔出于对双目失明的女病人的同情,与她结为婚姻;而男主霍夫米勒,因为所谓的同情——其实只是他内心受他人言论产生的焦灼——而几易心意,看似在退缩,实则一步步深陷对艾迪特人生轨迹的影响中。而最后,男主的焦灼终究造成了女主生命的悲剧。
其实,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就像霍夫米勒。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地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 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
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有积极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正被康多尔的所作所为验证。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决心耐心地 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甚至力竭也不歇息。
真正表示同情,必须有尽责任、作牺牲的思想准备。因为接受同情者并非木偶,只会消极地接受别人给予的同情而没有自己的内心活动。
男主角霍夫米勒,周旋于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里,也就分裂成两个自我,在内心深处争斗不已。诚如歌德老人在《浮士德》里说的:“两个灵魂,唉!寓于我的胸中。” 当他无法自主坚定地做出抉择的时候,所谓的同情心便会变成泛滥成灾的焦灼,酿成悲剧。
七 李水无拘 《心灵的焦灼》全书都在说“同情”,那么霍夫米勒上尉对于艾迪特的同情,又是哪一种?
答案似乎很显然,他只是在“同情”,却未“同感”甚至“牺牲”。一个又一个情节过去,临近结尾时我已预感到了悲剧的结局,却下意识不愿意接受,一点点捱到最后,终究是面对了无法逃避的悲剧。
在我看来这个悲剧是不可避免的——霍夫米勒上尉是一个善良的人,他没有恶意,却也不是圣人。他勇敢而高尚,但却并非无所畏惧。事实上,又有几个人真能做到像康多尔那样无私呢?他在这部小说里最重要的作用大概是作为一个高高仰望的模样衬托出霍夫米勒的犹豫与胆怯,并且以一种高屋建瓴的姿态点名了贯穿小说背后的精神线索与支撑。
霍夫米勒和艾迪特共同造成了这个悲剧——假如他再勇敢一点,再成熟一点,再智慧一点;假如她再坚强一点,心胸再开阔一点,悲剧都不至于发生。然而我们都知道这两个人就是这样,一点不多一点不少。人心的阴霾,社会大环境的灰暗色调,让这件事一开始就沿着一条没有回头的轨道失控地飞速前行,最终车毁人亡。
然而这个结局所带来的警醒的力量,却不可小觑。“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你看。”心生生地揪着痛,然而痛苦正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的源泉啊。我们会觉得,这个悲剧,不能再发生,至少我要尽自己的努力阻止它发生。
大概这悲剧的爱情最大的意义就是,我们在悲伤地合上书页之时会庆幸地叹一声,幸好这只是小说;幸好,我还活着,茨威格在这本书中灌注的精神力量,还能通过我继续影响这个世界。
八 赵贝芝 霍夫米勒无疑是心灵焦灼的典型,而康多尔在作者看来属于后者——懂得真正的同情。两人命运的对比,似乎会觉得能牺牲掉自己幸福,陪伴缺翼的天使才是正道,才可称得上真正的同情。
这种做法似乎有点极端,也不符合实际,而敏感的作者茨威格却怀抱着人道主义精神,以极致的关爱去诠释真正的同情,“力竭也不歇息”,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可是大多数人只会停留在心灵的焦灼上,一方面给予他人同情的希望,另一方面又想竭力逃避不幸,浇灭这股希望之火。而霍夫米勒刚好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从而酿成悲剧。
他的心灵其实是善良的,他有着放大常人好几倍的怜悯之心。因为一次尴尬的机缘,邀约残疾女主跳舞,激发出他内心的同情和愧疚,于是尽自己的力量陪伴安慰女主,可后来这一份单纯的陪伴发展成糅杂成金钱、爱情和面子的混合物。
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同情与爱。我觉得女主对于霍夫米勒不可否认有着灵肉的吸引,可是这仅仅是刹那的感觉,霍夫米勒对女主从来是同情和愧疚,没有真正的爱一说。反而是女主这份炽热的爱,让霍夫米勒对于残疾女性的爱感悟得很透彻,一个身体有缺陷的人比普通人更迫切渴望爱情。由于身体的残缺,他们对于人与事更加敏感,对于情感更加强烈。情绪变化很大,同时也会不时钻牛角尖。这也许是女主最终跳楼殉情的心理因素。
这么说来,茨威格这篇唯一的长篇小说为世人诠释了两个名词。同情,在霍夫米勒和康多尔的对比中诠释出来;爱,则在女主身上剖析出来。
九 李吉 在生活中,因为同情,因为所谓的良心,我们不得不妥协,做出牺牲的现象并不鲜见。
在反犹主义开始横行,战争即将爆发的奥地利,霍夫米勒内心的痛苦和焦灼显得更为深刻。从最初的歉意到产生同情,到同情让生活更有意义和幸福,再逐渐变成一种负担,艾迪特感情的爆发使之变成了沉重的责任。跌宕起伏的情节里,他陷得越来越深。
也许正是因为害怕这种“真正的同情”带来的责任与负担,许多人都只敢持有表面的同情,不再深入跟进。原本想要帮助,却害怕因此又陷进一个泥潭。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产生的同情,往往是不在同一个境况下的,这让同情更容易产生,而责任的负担也更加沉重。对方利益和自我利益的矛盾冲突会进一步加重自己的无力感和内心的挣扎。
茨威格以小见大,从霍夫米勒个人的心理纠葛看到的当时反犹和军统阶级舆论给善良的人们带来的心理上的压迫,是沉重不堪的脚镣。
十 杨瑞冰 世人少有并未谴责霍夫米勒的,因为他对艾迪特的同情使大家产生了共鸣。茨威格将心灵的焦灼定义为伪同情,但是这种同情恰恰是世人最普遍的一种感情。
在重大灾难之前,人们无法忍受屏幕中悲惨镜头的冲击,才纷纷捐出了善款,所谓众志成城,不过是世人们对发生在远处的惨剧的愧疚之情,这种感情让所有人为自己难堪,为自己的良好处境而愧疚,灾难发生,使无数与自己相似的人们面临悲剧,这种情感深深地刺在所有人心中,人们急于解脱,普遍的选择便是捐钱,站在远处,自己不需要牺牲多少,便可以重获心安理得的感觉。就如同我们看到别人的身体上在流血,会本能地转过头去,刺痛我们的是同感,是这种在一瞬间苦难如同身受的感情。
小说为我们展示了这一种软弱的同情杀人的方式,然而这一种同情是否应该遭受抨击呢?并非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能力牺牲自己,做到真正伟大的同情。而第一种同情的确对现实社会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尤其是需要募捐的时候,当事者的苦难越大,画面感越强,引起的同感越深,所获得的善款便越多。
软弱让人失去自我,没有坚定的做法,不舍得牺牲自己,又在伪善之中难以决断,敌不过那份惭愧之心,即便选择尽早抽身,也会因为对自己善心的谴责而重蹈覆辙,小说的发展亦让人觉得无奈又必然。正确的做法是真正的同情,真正地与他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然而这样做出的牺牲如此之大,以至于常人总是无法承受。与其如此,合理的做法便是早做决断,先对自己负责,求一个问心无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dushubiji/1289113.html

相关阅读:《绿屋的安妮》读书笔记
名人传读书笔记的摘抄
《曹刿论战》读书笔记
《似水流去,如云常在》读书笔记
关于《巴黎圣母院》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