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朗读者》优秀读书笔记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读书笔记大全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早些年在电影频道看到电影《朗读者》的推介,对之挥毫泼墨,赞誉有加。加之又是巨星凯特-温丝莱特出演女主角,令我对之兴趣大增。于是抱着崇敬的心态看完电影。在享受视觉盛宴之后,内心却顿觉僵化了。那种把人性解剖之后毫无保留的暴露出来促使人反观自省的深刻内涵,让我深深陷入迷惘与沉思,并难以自拔。

  为了解开迷惘,更深地理解《朗读者》的深刻内涵,我把同名原著好好研读了一遍,却才发现《朗读者》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一生忏悔!

  《朗读者》的情节并不复杂。讲述的是主人公米夏十五岁时爱上了一个三十六岁的女子汉娜,他们在一起时只会做三件事:朗读、洗澡及肉体欢愉;一天汉娜突然失踪,杳无音信;多年后米夏已是一名学法律的大学生,在一次法庭的审判中两人重逢,然而此时汉娜却坐在被告席上,因为二战时她曾是纳粹集中营的一名看守;十八年后,汉娜在获准出狱前上吊自杀,期间米夏经常为汉娜朗读文学作品并录成磁带寄给她;由汉娜的死,米夏也展开了对自己的审判。但其内涵却超出情节本身,正如曹文轩在序中所言:"在这里,只有严肃的主题,严肃的思考和严肃的语言。"

  卡夫卡曾言:"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而《朗读者》,不啻为这样一把斧子。阅读它,将使你在爱情、道德、自尊、法律、宽恕等方面陷入沉思。

  爱情——到底是你使懦弱的人坚强,还是懦弱的人使你蒙尘?

  爱情显然不是此书的主旨,但却是它非常重要的一条引子、线索。当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与一个三十六岁的女人,尤其是一个有纳粹历史的文盲女人产生爱情,可想而知对这份爱情的坚守以及对世俗的对抗需要多大的勇气。

  不能不说汉娜本身就是美丽的,而这种刻意显露出来的诱惑的美,对一个涉世未深且情窦初开的少男本身就具有极度的吸引力。不管怎样,这样的爱情在不该发生的人之间发生了。但在道德维系运行的社会里,恋爱的人必然要面对世俗的审视与拷问,如果没有勇气,这样的爱情注定只能沉于地下。

  全书始终笼罩在地下情的叙事里。成熟的人显然更在意世俗的观点,所以成熟的汉娜在压抑的爱情下,变得神经质;所以曾经勇敢得在众人面前不惧怕亲吻甚至可以当他母亲的汉娜的米夏,在走向成熟之后,更惧怕这段爱情的公开,以至在汉娜面临被被陷害的危险关头,为了掩盖这份必遭世俗唾弃的爱情,他选择了沉默,没有说出真相替汉娜申雪。虽然他认为这是在尊重汉娜的选择,但这又何尝不是对自己怯懦的掩饰?也因此,他可以不厌其烦地为狱中的汉娜继续朗读并录成磁带寄给她,但却对汉娜希望看到他的信的希望置之不理,导致汉娜在出狱前选择了自杀。

  这说明,不被世俗和社会承认甚至被诟病的爱情本身就是一场悲剧,这同样引发我们思考:当一个人陷入这样的爱情,该如何面对?是与世俗对抗纵使身败名裂还是放弃爱情直面世俗?当你的某些行为或思想不符合人们的普遍习俗时,当你身处某一圈子其潜规则与自我的道德良知冲突时,你又该如何选择?

  道德——谁有资格拷问与普世价值观及体制冲突的别人的道德?

  年轻时的汉娜在西门子公司工作,奥斯维辛集中营跟西门子签了约,决定由被关押的犹太人为西门子公司进行生产,而西门子公司需要派遣一些员工看守关押有犹太工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且这些员工需要加入党卫队,汉娜便去应聘。对于文盲汉娜来说,到集中营当看守与当公司员工并无二致,况且是在全体国民集体无意识的纳粹时期!

  成为看守后,汉娜才知道她的工作就是每月挑选出一些年老体弱、不能胜任工作的犹太人,把他们送去毒气室,以便腾出地方来安排新到的犹太人。她只是一个普通的职员,好好按命令完成任务就是她的本职工作,她能不做吗?尤其在当时具有层层组织领导的管理体系下,在全国人民都陷于认为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应予消灭的畸态价值观下,她能违抗命令不干吗?但是汉娜并非是完全灭绝人性的,否则她也不会把那些体弱的犹太人选出来送走之前,不让他们去干繁重的体力活;让那些将走上死路的女孩为她朗读,以便让她们临死之前过得好受些;让米夏在她死后把最后所有的钱捐给集中营中幸存的那位女孩。

  作为一个体制下的普通一员,需要生存活命,而这个体制要求你把一项违背人类良知的事当做一项工作完成,这项工作却不违反当时的法律,难道后世的人可以要求他们要像中国的先圣一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谁有权依据后来的反省要求当时的普通老百姓这样拔高他们的道德和良心?

  所以,在审判席上的汉娜两次毫不畏惧的反问法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她的这一叩问,不仅是问法官,更是对后世我们这些对历史求全责备的人的深刻审问。

  自尊——自尊和自由孰更高贵?

  汉娜是个文盲,但她热爱书籍,因此她只能从别人的朗读中品位读书的乐趣。

  她对那些能读写的人充满了艳羡,对书籍本能地充满了欢爱,甚至迈克以她不懂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朗读,她也由衷地赞叹:太美了。

  汉娜为自己的文盲身份羞愧自卑,深以为耻。她不向任何人透露自己不能读写的秘密,即使是自己的爱人,她需要人们认为她是有文化的人以寻得自尊。也许我们会认为汉娜太过于阿Q,但那确实是她穷尽生命以牢牢维护的所在。因此在法庭上,当其他有文化的五个女看守以谎言攻讦、诬陷她时,她选择了承认是她起草并书写教堂失火事件后的报告,因为她觉得减轻罪刑如果必须以公开她的文盲身份为前提,触及了她的自尊底线,她宁肯受冤也不能让自己的自尊受伤。

  也许我们太多人不会把文盲与自尊牵扯上太大的联系,但每个人的自尊容量是不一样的。在汉娜那里,文盲身份是她的自尊心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我们不难明白,汉娜为什么选择自尊,而放弃自由。

  法律——以正义的名义还是以统治意志的名义审判?

  对汉娜的审判,用战时的的法律来看,汉娜仅在于履行职责,她是无罪的,但战后的法律却不这么认为,因此,让汉娜以战后的法律来承担罪责成了德国的每个人减轻自己不作为罪责与良心谴责的最好结局,汉娜是有罪的,但同时汉娜在更大意义上也替许多人做了替罪的羔羊,包括审判她的法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dushubiji/1316790.html

相关阅读:《杨家将》读后感作文600字
《巴黎圣母院》读书笔记1000字7篇
《井中的约瑟》读书笔记
绿山墙的安妮读书笔记
《阴谋高手》读书笔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