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习惯把简书当作笔记本来用,干脆就写一点发一点,欢迎有兴趣的“简友”们批评指正,讨论交流。
关于诗和词的不同
在中国的韵文的各类文学体式之中,有一个传统,就是“文以载道”,读诗也讲究诗教,说“温柔敦厚”是“诗之教也”。
一般说来,中国的散文是要求文以载道,中国的诗歌也讲求诗教。“诗言志”,诗者志之所之,是重视它的思想内容,它的伦理和道德方面的价值的。
词,我认为是在中国的文学体式之中一个非常微妙的文学体式,因为词在初起的时候,完全没有伦理和道德的思想意识在其中。为什么叫做词呢?其实只是歌词的意思。
这几段文字应该可以很明晰地告诉我们,诗和词的不同,说得更简单一些,“诗以言志,词以传情”。中国被称作“诗的国度”,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诗歌创作的辉煌成就,还因为诗歌悠久的历史,词在宋朝也达到过巅峰,和唐诗并举,但不管它多高,总是要差一个“辈分”,我们从词的一个别名“诗余”也可看出一二。
词的形成大概是这样的:隋唐以来,中国社会旧有音乐融合了当时外来音乐形成了一种新的音乐,而配合这种音乐唱出来的,就是“词”,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词”其实就是歌词;最早这种歌词在民间流行,后来读书人觉得,曲调很美但是歌词很俗,所以就自己开始填写,词于是逐渐开始转变它的角色和地位了。
顺便说一句,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是先秦时候的经典了,最早的文人诗集应该是屈原的《楚辞》,那也是公元前四世纪的事儿了;而最早的一本文人诗客写的词集叫做《花间集》,完成已是晚唐五代十国期间,诗的高峰已经过去,所以我前面说“词”这个东西,比起“诗”来,至少要差一个“辈分”,在中国这样一个论资排辈的社会,可不是这样。
前段时间看袁腾飞的书,他说中国人从宋朝开始失去尚武精神。这个很有道理,在宋朝之前,比如唐朝,恢宏壮阔,积极进取,从诗歌中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比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到了宋朝,主基调成了“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成了“庭院深深深几许”了。确实变得精致文雅了不少,不那么粗鲁了,但从整个国家来说,由诗到词,变得内敛而且失去锋芒了。
“出题先生”张皋文
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中,词是一种特殊的东西,本来不在中国过去的文以载道的教化的、伦理道德的、政治的衡量之内的。······可是,后来却发生了一种很奇妙的现象,就是后来词学家、词学评论家,他们就把道德伦理的价值标准,加在中国这个本来不受伦理道德限制的歌词上面去了。
在这个事情上,张皋文是一个典型。看过叶先生几本书之后,对张皋文这个人也有了一些了解,叶先生很喜欢举这个张皋文的例子,皋文兄在他的《词选·序》中说词这种文学形式,可以表现“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用叶先生翻译过来的话说就是:
可以表现那些有品德、有理想、有意志、有抱负的贤人君子他们内心之中最隐约最深曲的一种内心的怨悱,一种感动,一种追求而不得的这样的感情。
显然皋文兄是个道德家,典型的天朝读书人,他老人家觉得,词这东西根本不是只用来抒情的,或者只用来调情的,每一次抒情或调情的背后,都有贤人君子内心的怨悱和追求;当然不能否认,有部分读书人确实是一身正气,但是还有更多人只是嘴上仁义道德,看起来一本正经,内心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内心就不能怎么样,意思是,拜托,大家都表里如一点好么。
王国维先生显然就比较实在一些,在著名的《人间词话》里,他就批评张惠言说:
固哉皋文之为词也
意思就是,张惠言讲词,真是太顽固了。
像这些写词的词人,并没有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之情的用心,而张惠言要这样讲,所以说他是“深文罗织”,是自己画了一个框框,要把别人的作品都套在这个模式之中,这是错误的,这是顽固的,这是不应该的。
这段话除了说给张皋文老兄听,还可以说给谁听呢?出题先生。
考试的时候,尤其是语文试卷“诗词鉴赏”和“现代文阅读”部分,做起来很痛苦,原因就是出题先生们犯了皋文兄的病,自己定了一个框框,把选文套到这个框框里,然后让学生猜,这个框框是什么。
张皋文兄显然比出题先生要仁慈很多,因为他直接就讲给你听了,不用你猜,但是他想要在讲完之后,看到你对着他,信服而又赞许地不断点头。这样,他就满足了,给你高分。
本章完结,欲知后文,且听下回。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dushubiji/1321359.html
相关阅读:读书笔记大全-《仙逆》读书笔记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读书笔记_写给成人看的童话
《鲁西西传》读书笔记400字
学习雷锋读书笔记
读书心得体会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