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去世后第二天,记者驱车登上白鹿原,这座陈忠实生于斯、长于斯、心心念念的白鹿原。四月的天,白鹿原上正是草长莺飞、树木茂盛、鲜花怒放的时节,蓝天白云下,葱茏的绿树掩映着一座座安详的村庄,空气中弥漫着洋槐花和绿草的清香,古老的白鹿原一派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景象。
白鹿原上樱桃红了,然而,那个心系白鹿原,用一生书写白鹿原的人却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寻找民族的精神和心灵演变的秘史
阳光下陈忠实题词的白鹿原纪念塔高高耸立, 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内陈忠实题词“愿白鹿长驻此原”。记者 李卫 刘强摄
白鹿原,一个深情而神秘的地方,因陈忠实笔下的《白鹿原》而闻名遐迩。
白鹿原自然环境独特,东南依山,三面环水,风成黄土堆积台塬面积263平方公里,海拔高于西安300米,虎视十三代古都,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王朝长治久安的天然屏障:土层厚达百米,土壤肥沃,农业发达;地下水蕴藏丰富,鲸鱼沟水万古长流,水质甘冽甜润;空气清新,天空湛蓝,四季分明。白鹿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古代金、元、羌等少数民族杂居及其与汉文化融汇之所,民风淳厚,传奇色彩浓烈。
陈忠实的一生与白鹿原有着解不开的渊源。他出生在白鹿原下的蒋村,“我家住在白鹿原北坡根下,出门便上原。”1962年高中毕业,陈忠实做乡村小学、中学教师和区、乡干部20年,1982年才调至陕西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常年在农村的生活,使他对农村、农民和他生活的这片沃土有着深刻的理解,饱有深情。
1985年,他花了两三个月时间写了8万字的中篇小说《蓝袍先生》,思考时代变迁下人的生存困境,突然间意识到自己对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乡村生活、乡村社会“还有一些鲜活的记忆”。由此,他开始构思长篇巨著《白鹿原》。那时,他对这本小说有自己的野心,他说,“我是为着死时有一本可以垫棺做枕的书进入这部小说创作的。”
陈忠实在《白鹿原》创作手记中写道,“在我之前的两代或三代人,在这个原上以怎样的社会秩序生活着?他们和他们的子孙经历过怎样的生活变化中的喜悦和灾难……以这样的心理和眼光重新阅读这座古原的时候,我发现这沉寂的原坡不单在我心里发生响动,而且弥漫着神秘的诗意。”于是他扑下身子在广大农村中去寻找民族文化之根,寻找这个民族的精神和心灵演变的秘史。
《白鹿原》的时代背景设在清末民初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最变化多端、复杂多样的年代;同时,作者把故事的空间放在了“京畿之地的关中”大地的白鹿原上。这片土地正如作者自己所描述的那样,“封建文化封建文明与皇族贵妃们的胭脂水洗脚水一起排到宫墙外的土地上,这块土地既接受文明也容纳污浊。在缓慢的历史演进中,封建思想文化封建道德衍化成为乡约、族规和家法、民俗,渗透到每一个乡社每一个村庄和每一个家族,渗透进一代又一代平民的血液,形成这一地域上的人的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
据友人回忆:“他在乡下老家一个人创作白鹿原的过程十分艰辛,没有时间写短篇小说,断了稿费来源,他每隔一段时间要从乡下赶到城里去背妻子擀好的面条和蒸好的馒头。”陈忠实自己回忆说,“我家当时的条件很差,住房逢雨必漏,我的经济收入还无法盖一幢新房子,更不可奢望有一间写作的书房。我在一间临时搭建的小屋里,倚着用麻绳捆绑固定四条腿的祖传的方桌,写我的小说,而且自鸣得意。”其创作生活之艰苦可想而知。
历经六年,陈忠实蛰伏于白鹿原下倾尽全力、呕心沥血写就的鸿篇巨制《白鹿原》终于完成了。作者将白鹿原上以白、鹿两个大家族为轴心的整个乡土社会搬到了我们面前。厚重而又极具表现力的语言,细致而又洗练到让人难以忘怀的细节,一个个命运独特个性突出的人物,整体的浑厚、苍凉而又颇带神秘感的地域文化特色,还有那血泪交流、悲剧交叠的沉重的历史氛围等等使其在文学上达到的高度不言而喻,成为中国当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
《白鹿原》出版发行后,一时洛阳纸贵,在国内外读者中反响强烈,在文学界评价很高。评论家认为,该作是一部渭河平原近现代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著名学者范曾评价说,“陈忠实先生所著白鹿原,一代奇书也。方之欧西,虽巴尔扎克、斯坦达尔,未肯轻让。”
《白鹿原》1997年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并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问世二十余年来,《白鹿原》每次被改编大都会在读者间引燃一次《白鹿原》热。据不完全统计,《白鹿原》迄今已发行逾200万册。一时间,白鹿原这一原已湮灭的地名驰名中外,家喻户晓。
在《白鹿原》书的扉页,印有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既然是“史”,必存在变迁。今日白鹿原,巨大的面貌改变和发展变迁,我们不能忘记一个人,那就是陈忠实。
因着他的一本书,白鹿原变了。
白鹿原文化品牌成为聚宝盆
“因为一只白鹿的出现,这道原便有了象征着吉祥安泰的白鹿的名称。随后,汉文帝葬在白鹿原西北的原坡上,原坡根下流淌着灞水,文史典籍称为灞陵,这道原也被改名为灞陵原,民间却少有人说。自北宋大将军狄青在原上屯兵驯马,这道原又被改换为狄寨原,一直沿用至今,白鹿原的名字早已淹没以至消亡了。近年间,因为拙作《白鹿原》的发行,这个富于诗意也象征着吉祥安泰的白鹿原的名字又复活了。”陈忠实在《愿白鹿长驻此原》中如此写道。
由于陈忠实《白鹿原》作品的声名远扬,白鹿原这个名称又重新复活了。这个诗意的名称,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并且成为一个有着巨大含金量的文化品牌。今日的白鹿原已成为一个集合了大学城、影视城、民俗文化村、樱桃沟、草莓园的旅游文化生态乐园。
过去,这里曾是荒坡和梯田。荒坡上长满枣刺和杂草。大约不过10年前,那种延续了不知多少年的广种薄收乃至无收的景象中止了,退耕还林,便有了这一派让上原和下原的人心旷神怡的绿色。民办大学由二道原扩展到白鹿原上,小麦地变成了校园,挂着种种专业校牌的民办大学已建成十余所,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民办大学城。陈忠实曾回忆道:“在我粗略的印象中,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这道原上大约只有两三所新式小学;截止到上世纪90年代,仅有三四所中学,分属三个区县督管;到今天不过10年时间,这里已经形成拥有10余万学子的民办大学城了。”
与文化产业一同发展起来的还有白鹿原上的生态旅游业。据村民回忆,原来原上干旱缺水,只能种点麦子,后来村里打了深井,开始种植樱桃树、草莓。原上原下,形成了万亩樱桃园,草莓园,成为了西安人旅游的后花园,也有不少外地游客慕白鹿原之名专程前来旅游的。每到5月樱桃成熟时节,原上原下和原坡的万亩樱桃园里,笑语喧哗。到了秋季,葡萄又熟了。沿着公路走来,一路上路边一座座小帐篷,都是当地农民售卖樱桃、草莓的摊位。村民告诉记者,现在的生活比起以前好多了,吃穿不愁,家家都盖起了平房或小二层楼。
纵目远眺,绿树掩映着的一个个村庄,一幢幢小楼从绿树的空隙间显露出来。原上建成的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风景如画,既栽种着葡萄,又成为新人们婚纱摄影的基地。一群新人正在这里拍摄婚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今昔白鹿原,印证了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依托着白鹿原文化品牌,诸多文化旅游项目纷纷落户于此,有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白鹿原·白鹿仓”等等,其中规模最大的当数陕旅集团投资建设的白鹿原影视城。
陕旅集团不仅拍摄出品了电影《白鹿原》,又基于此,开始建设白鹿原影视城。白鹿原影视城位于白鹿原东部的蓝田县前卫镇。记者日前来到建设基地,看见影视城以两原之间的山谷为轴线,坐落于落差百米的谷底,与原上形成高低两层的空间格局,气势宏大。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白鹿原影视城项目计划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建设期3年,于2013年开工建设。影视城以“白鹿原”为品牌依托,以关中文化为核心价值,以文化体验为主题产品,以现代演绎为创意表达,以生态休闲为服务配套,是一个集影视创作、文化体验、乡村旅游、欢乐休闲、康体运动、度假疗养为一体的主题旅游文化产业基地示范区。影视城分为“文化休闲区、儿童游乐区、农耕景观区、实景影视体验区和关中民俗风貌区”等八大功能区块,同时以具有显著历史特点的“武关、萧关、大散关、金锁关、潼关”形成五关合围,展示大关中理念。
据了解,白鹿原影视城将通过明清关中老县城、村庄等古城古镇古村风貌,展示古朴纯粹、原生态的关中风情和地域民俗文化,打造特色关中休闲旅游目的地、填补陕西省文化影视基地空白。截至目前,核心区一期“白鹿村”场景复原工程及美术效果做旧工程全面完工,并接待了《毛泽东》、《兵出潼关》、《老腔》等十余部影视剧组的取景拍摄;二期“滋水县城”的县衙、关中大席、王府等建筑主体施工全部完成;景区即将于今年7月对外试运营。
一本书、一部电影带火了一座原。因为陈忠实的《白鹿原》,白鹿原被世界所重新认识。业界不少专家对白鹿原项目的文化与旅游影视功能给予充分肯定。陕西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西北大学博导张阿利教授对此非常看好。他认为,白鹿原影视城依托《白鹿原》文化品牌,有着差异化定位并且高度融合本土文化,是属于陕西的、有关中风情的影视基地,将成为填补陕西影视基地空白,弘扬关中本土文化的新地标。
“一个文化的品牌,必须要有文化产业为支撑,白鹿原由一部小说、一部电影延伸开来,已经开始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产业体系,应该变成聚宝盆。”陕西师范大学旅游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宋保平认为,白鹿原文化基地的投建正是对白鹿原这一文化品牌的延伸开发,开启了‘电影+旅游’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白鹿原影视城项目2014年被陕西省政府列入30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之一,预计项目建成后年均旅游综合收入将达到2亿元以上,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年以上,将迅速拉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我省文化旅游产业的一大新亮点。
白鹿原上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因着一个人,一本书,一部电影——
如今,白鹿原上的樱桃红了,陈忠实却走了,但他在文学上高山仰止的崇高建树和人格魅力将继续激励和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带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将永驻人间。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dushubiji/835909.html
相关阅读:《我想当富翁的妈妈》读书笔记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800字
2016《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字
《丁丁历险记》的读书笔记
学生名家面对面分享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