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两党的战斗经过了一年多的打打停停到了一九四六年底,双方都已经对和平失去了最后的幻想,虽然这个时候国民党占领了大部分的解放区,但在和共产党军队的作战中没有占到一点便宜,反观共产党在“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一指导思想下,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把一个个城镇甩给了国民党,展开了以消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的生死决战。
四六年的冬季异常的寒冷。特别是在东北长白山的我东北民主联军的南满部队他们的艰苦条件让我们现在的人难以想象,林彪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主力退到松花江以北以后,由萧华为司令员的辽东军区部队以及东北民主联军的三纵和四纵留在了南满,严酷的气象条件和恶劣的战争形势使这支部队士气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人都准备放弃南满到北满与主力部队会合,为了保住南满这块宝贵的根据地林彪派陈云和萧颈光绕道苏联和朝鲜到南满,正是由于他俩的到来稳定住南满部队的情绪,此时在东北地区的国民党部队是四十万,占据着东北松花江以南绝大部分地区,而共产党的部队是二十万,占据着松花江以北和安东,通化和临江等邻近中朝边境一片窄小地区,虽然国共两党的军队数量是二比一,但国民党部队还是不具备双线作战的能力,所以杜聿明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而林彪相应制定了南北呼应,协同作战的战略,所以才有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几次战役,使国民党部队首尾不能相顾,稳定住了国共两军在东北相持大的局面,为以后全面反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松辽平原,特别是在白雪皑皑的长白山“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因寒冷造成的非战斗减员要远远高于战斗减员,这点是给我最深的印象,最严重的一天就有几千人因冻伤撤出战斗。
四六年底的山东战场国民党部署了二十三个整编师对的共产党的根据地进行了进攻,严峻的形势迫使陈毅领导的山东军区部队和粟裕领导的华中部队和为一体,经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由陈毅担任司令员和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委。“宿北战役”战役是粟裕视为最紧张的三个战役之一(其余两个是豫东和淮海)这一仗粟裕为什么这么紧张,关键这一仗是粟裕指挥山东军区部队的第一仗,,一旦失手粟裕怎么带山东军区部队会非常困难,这一仗粟裕还是利用国民党六十九师的冒进,对它进行了分割包围,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打完了六十九师,在四六年底粟裕部队有把装备最好的国民党二十六师消灭。
经过这几次交火以后国民党部队开始小心了,在对山东解放区南北夹击进攻时,特别注意各部队的相互支援,这种集团式的进攻使陈毅和粟裕也是一筹莫展,毛主席这时给他们的指示是,一定要保证大部队的完整性,要耐心的等待时机,告诉他们只要耐心时机一定会出现,今天我们在看到这里时才会体会到“耐心”对一个优秀指挥员起着到多么大的作用,四七年二月四日,中央军委来电,电报提出一个惊人的建议:为了作战的主动权,必要时可放弃临沂;敌愈深进于好,只要你们不求急效,并准备必要时放弃临沂,则此次我必胜利。中央军委的这封电报对后面的莱芜战役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陈粟主动放弃临沂后,国民党军队以为占领了临沂,共产党的陈粟已经没有什么实力了,所以这时的国民党部队放松了警惕,这种集团式的进攻由此出现了破绽,特别是在北面的王耀武已经查觉到共产党部队有向北面集结的动向,并已经命令部队收缩的情况下,由于坐镇南线的陈诚占领了临沂,这个时候好大喜功的陈诚谎报军情,使急于想尽快结束山东战事的蒋介石大喜过望便急令已经收缩兵力的王耀武快速南下,快速南下国民党部队终于让陈毅和粟裕抓住战机围歼了李仙洲取得了莱芜战役的胜利,电影《南征北战》的素材也是取自这次莱芜战役的战斗。后面的孟良崮战役是陈粟大军抓住了国民党部队嫡系和非嫡系之间的矛盾,冒着非常大的危险,打了个切割包围,国民党王牌七十四师在孟良崮的被歼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装备齐全的七十四师一旦进入山区,装备上的优势反倒成为劣势。
其实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以及以前宿北和鲁南战役的过程我都不是特别留意,看完这段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山东几百万老百姓和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期间亲如一家的鱼水之情,陈毅说的一句话非常准确:“淮海战役是老百姓用小车推着打胜的”其实我们还没有看到淮海战役,只是从上面几个战役过程我们就深深体会到山东根据地的老百姓对自己的子弟兵是多么的好。
在我们今天总结陈粟大军为什么能在国民党大军压境的条件下在山东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原因时,我想“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是最重要的一点,它无疑是贯穿陈粟指挥山东战场整个过程,看过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并不是哪个地区都可以用的,因为这种战法最主要的一点是部队调动的隐蔽性,几万或者十几万大部队的调动集中时要让对方必须毫无察觉,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是绝对做不到的,这几次战役国民党部队也不是没有派出自己的侦查人员,而是派出了大量的侦查兵以摸清共产党军队的情报,但在根据地所有的大路和小路上都布满了共产党的民兵,光在莱芜战役这些民兵就抓到国民党军四千多侦察兵,所以国民党的部队人数在多装备再好也像一个无头的苍蝇到处瞎撞。第二就是这种几万人或者十几万人的大规模军队调动,对部队的后勤补给和运输以及伤病员的救护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所以没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那个指挥员也不敢采取“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这种方式。
《解放战争》上册228页有一段写的非常好它写到《战后根据有关方面的粗略统计,莱芜战役中,鲁中地区参加各种战勤的农民已达到五百多万,而直接在战场为华东野战军提供作战服务的就有五十多万。由支前民兵组成的四十多个“子弟兵团“随军行动他们抬着一万六千多担架和一万多小车部队到哪里他们就到哪里。》 231页写的一段也非常感人《那些在敌人枪林弹雨中负伤的华东野战军官兵,被从战场上一一转运下来。在伤员转运的路上,鲁中大地每个村子的村口都设有村民观察哨,伤员还没进村,妇女和孩子们就跑出来迎接了,他们把伤员领回自己家里,大嫂赶紧把热着的米汤端上来,不能自己进食的伤员被大妈搂在怀里一点一点的喂。老人的眼泪一滴一滴地掉落在米汤里,无数子弟兵就这样在乡亲们的照料下,愈合了伤口,强壮了身体,重新走向了远方的战场》所以通过这些描写我们才会真正体会到山东这块热土对共产党打败国民党起了多么大的作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dushubiji/869395.html
相关阅读:《深情关爱与新苗》读书笔记450字
《挪威的森林》4000字读书笔记
《金陵十三钗》的读书笔记
《我要比洋人强》读书笔记大全
读书笔记大全-同桌冤家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