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验中学—学年(上)高二级模块三考试地 理 (文科)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共50分)1.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按照同一类指标进行归类的是A.广东省、珠海市、云贵高原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平原C.珠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干旱地区 D.湿润地区、低纬度地区、江南丘陵读某行政区域的空间结构图,回答2~3题。2.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具有一定界线但界线是不确定的B.有一定功能C.具有独立性,不会对其他区域造成影响D.内部存在差异性,与周边区域具有连续性3.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可能表示城市 B.b可能是城市群C.d可能是公路 D.c可能为农业区11月第30号超强台风海燕对 菲律宾中部造成毁灭性破坏,结合下图,回答4~6题。4.台风中心位置的确定用到的关键技术是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5.台风路径的预测用到的关键技术是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6.台风过境后受灾面积的获取用到的关键技术是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7~8题。7.图中甲表示A.土地盐渍化 B.下游河流水位上升C.下游河流流量减少 D.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8.导致图示区域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有①燃料短缺 ②砍伐森林 ③不合理灌溉 ④盲目扩大耕地 ⑤风沙侵袭 ⑥人口和贫困问题A.① ③ ⑤ B.② ③ ④ C.② ③ ⑤ D.③ ④ ⑥亚马孙雨林是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但雨林生态系统又是非常脆弱的。据此完成9~10题。9.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不包括A.雨林生物循环旺盛,土壤养分很少积累和补充B.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C.雨林地区降水丰沛,淋溶作用强烈D.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丰富,植被破坏后,很快可以恢复10.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导致的直接后果是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右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回答11~12题。11.该省作为能源生产基地,其经济发展的关键是A.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B.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C.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产业链D.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12.该省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根源是A.煤炭的露天开采 B.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C.井矿巷道的建设 D.矿区道路的铺设及丢弃大量的土石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13~14题。13.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14.下列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A.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圈点荒漠化 B.矿山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污染 D.氯氟烃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宜农荒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15.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A.光照充足 B.土壤肥沃C.降水丰沛 D.物种丰富16.该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A.保护湿地B.保持水土C.建成我国重工业基地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17~18题。17.图中①-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B.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18.对上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改善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B.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下图是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19.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有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东部沿海区转移B.海外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区域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D.大量转移至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多数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20.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A.造成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B.促进长三角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C.第二次产业转移抑制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 D.对迁入地来说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1.有关纬线和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任何地方,纬度差1°的经线长都相等 B.经度差1°的纬线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C.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的两倍 D.任何纬线圈都长于任何经线圈22.读以下经纬网示意图, 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⑤23.甲(23°26′N,160°E),乙(23°26′S,160°W)两点,甲点在乙点的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下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24~26题。24.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均位于中纬度 B.③④两地均位于东经度C.①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 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25.根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都位于两个相同半球的是 A.①与② B.③与④ C.②与③ D.①与④ 26.图中a、b、c、d四个区域,实际面积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7~30题: 27.图中最大高差是 A.6995米 B.—155米 C.7150米 D.6840米28.图中A处和B处的地形分别是A.山谷和盆地 B.山脊和火山口 C.鞍部和山顶 D.裂谷和鞍部29.图中C所示的地形大致走向为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30.下列描述与图示区域地形特征最吻合的是 A.东西高,中间低 B.东北高,西南低 C.三山夹两盆 D.两山夹一盆徐霞客把喀斯特地貌的山称为“石山”,而把非喀斯特地貌的山称为“土山”,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1~32题: C.东部农田地块小 D.东部是典型的塬、梁、峁32.我国南北方都有“梯田”,山西省大寨曾以修建 “梯田”成为农业典型。 “梯田”适宜建设在: A.坡度较大的“土山”上 B.坡度较大的“石山”上 C.坡度较小的“石山”上 D.坡度较小的“土山”上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其正式名称应该叫钓鱼岛列岛,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位于123°E~124°E、25°N~26°N,距我国台湾基隆约102海里,距日本那霸约230海里,其海域为沉积盆地,富藏石油。图1为“我国部分领土示意图”,图2为“钓鱼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据此完成33~34题。33.钓鱼岛的地势特征是 A.南部低,北部高 B.中部低,四周高 C.南部陡,北部缓 D.中部缓,四周陡34.据地理位置推断,下列关于钓鱼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与日本北海道气候相同 D.终年高温,有明显的雨旱两季读以下两区域局部图(阴影部分是海洋),回答35~36题:35.图中两个区域A.同属一个大洲 B.同临一个大洋 C.同处一个半球 D.同为发展中国家36.甲乙两个城市的气候A.高温期与多雨期都相同 B.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C.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D.高温期与多雨期都不同37.下图是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回答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 A.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B.大洋洲、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C.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D.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读图回答38~40题。38.有关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地球表面陆地面积约占39%C.陆地彼此相连成为一块 D.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39.下列关于四大洋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洋彼此相连成一片 B.最深的大洋是大西洋C.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 D.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40.下列有关洲界的说法,错误的是A.亚洲与非洲以土耳其海峡为界B.亚洲与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C.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D.亚欧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41.下图是世界某地理事物(阴影部分)分布示意图,该地理事物最可能是A.高原、山地分布区 B.热带森林、草原分布区 C.石油、铁矿分布区 D.干湿季节明显交替分布区 下图为某地的多年平均气温—降水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2~43题:42.该地气候的主要特征是A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地理(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1038075.html
相关阅读:天津市和平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Word版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