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华森中学2013—2014学年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华森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李斯、韩非等曾来稷下游说和进行学术访问,荀子担任过稷下学宫的祭酒。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不论其学术派别、政治倾向,都可自由发表见解。“稷下学宫”是(  )A.鲁国的官办学校   B.当时百家争鸣的缩影 C.儒家讲学的场所 D.最早的官办学校2.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一言论出自先秦时期的(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3.《论语?颜渊》记载:“,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义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4.《论语?为政》中记载:“,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  )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5.《后汉书》明确记载,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可1957年西安灞桥西汉墓又出土了植物纤维纸,这说明(  )A.文献资料不可信 B.人们不可能了解历史的真相C.考古资料不可靠 D.人们的历史认识在逐步接近客观真实6.《说文解字?序》载:“,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  )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7.古希腊人留下这样的名言:“,拿走我们的空气,但你不能拿走我们的奥林匹亚精神。天之下,地之上,便是我们厮守终生的信念,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有使它更快、更高、更强……”这表明他们(  )A.崇尚精神追求   B.坚守法治原则 C.重视民主信念     D.倡导人类平等8.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宗教改革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D.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9.王韬:“,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默深先生”是指(  )A.林则徐 B.魏源 C.曾国藩 D.李鸿章10.吉尔伯特?罗兹曼在其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中说:“,败给日本和拳乱的灾难性后果使统治集团认识到,继续阻止改革将是徒劳无益的。其后十年之内发动的颇具朝气的现代化运动,引进了新观念。”这里所说的“新观念”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体西用 C.立宪代议 D.三民主义11.“工程师”这个职业的出现是在1850年,这些人当时被称为“前进之人” “自然的征服者”。当时,有专利局的官员亦称“蒸汽船是比《伊利亚特》还要辉煌的史诗,傻瓜都看得出来……”这些都说明(  )A.人们逐渐认识到“技术”的巨大作用 B.“工程师”在社会上地位较高C.当时蒸汽船的发明人都是“工程师” D.蒸汽船的出现改变了一个时代12.杨振宁教授近日在中山大学说,20世纪20年代物理学 “遍地黄金”,爱因斯坦26岁时一年写出三篇震惊世界的文章,“因为物理学几大原则问题正在等待破解”。爱因斯坦破解的“黄金”及其作用是(  )A.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 B.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相对时空观C.经典力学体系、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论 D.量子论、对微观世界认识取得革命性变化13.孙文在《同盟会宣言》中说:“,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这段材料说明平民革命(  )A.是“家天下”式的旧式革命 B.是反满复汉的狭隘民族革命C.是实现君主立宪的平民革命 D.是变革专制制度的国民革命14.《夫妻识字歌》:“,出呀出星星。黑板上写字,放呀么放光明。什么字,放光明?学习,学习二字我认得清。”这段反映某一历史时期我国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的材料所体现的教育方针属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毛泽东有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批示C.邓小平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5.我国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说:“,理所当然,在文化上也应该采用同样的政策。”文化上的对内搞活政策,主要指的是(  )A.“三个代表”      B.“五讲”“四美”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三个面向”二、材料题(共40分)16.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阅读下列材料:,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材料二 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他在《焚书》卷一中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也”。 ——百度?百科材料三 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导致了大胆的反传统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学视为社会之典范的“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程朱和王守仁对“理”的认识有何不同。两者穷“理”的途径有何差别?(6分)(2)材料二中李贽对“理”是怎么认识的?分析产生这一认识的独特因素。(6分)(3)材料三中王夫之对“理”有何认识?请用同时代思想家的某一观点为材料三中“导致了大胆的反传统结论”提供佐证。(4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理学在社会教化功能中的积极作用。(4分)17.阅读下列材料::1867年(同治六年),围绕着同文馆培养洋务人才,应否招收正途出身学员问题的论争;1874年(同治十三年),围绕着设厂制造船炮机器和筹备海防的论争;1883年(光绪八年)开始的围绕着建筑铁路问题的论争。材料二 维新派把西方进化论与中国传统《公羊》三世变易说会通起来,有力地批判了顽固派的社会不变论。他们认为社会历史的进化、更新是社会发展的原理:,旧则老;,旧则腐;,旧则板;,旧则滞;材料三 进步知识分子团结在《新青年》周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从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向封建复古势力进行猛烈的冲击。他们集中打击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思想基础的孔子学说,掀起“打倒孔家店”的潮流。(1)材料一中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论争的关键在哪里?本质目的有何相似之处?(5分)(2)三则材料中的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在对待“西学”上分别是怎样的态度?各有什么样的行动?(9分) (3)指出他们在“西学”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姓名 班级 考号 华森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高二历史答题卡12345678910111213141516.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程朱和王守仁对“理”的认识有何不同。两者穷“理”的途径有何差别?(6分)(2)材料二中李贽对“理”是怎么认识的?分析产生这一认识的独特因素。(6分)(3)材料三中王夫之对“理”有何认识?请用同时代思想家的某一观点为材料三中“导致了大胆的反传统结论”提供佐证。(4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理学在社会教化功能中的积极作用。(4分)17.(1)材料一中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论争的关键在哪里?本质目的有何相似之处?(5分)(2)三则材料中的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在对待“西学”上分别是怎样的态度?各有什么样的行动?(9分) (3)指出他们在“西学”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华森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高二历史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BABBDDADBCAADAC16(1)不同点:程朱认为理是万物本原,王守仁认为理在心中,心是万物本原。(3分)差别:程朱主张探究外物(格物致知),王守仁强调内心自省。(3分)(2)认识:理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就是理)(3分)因素:生活环境,西学东渐。(3分)(3)认识:理即气,理是客观事物(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2分)佐证:列举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说明即可。(如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臣平等”“主张工商皆本”;顾炎武提出“众治”等皆可。)(2分)(4)积极作用:实践精神、仁爱意识、人格建树、民族气节、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4分) 17.(1)关键: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顽固派则坚持中国的封建传统,反对西学。(4分)本质目的:挽救统治危机,维护封建统治湖北省鄂州市华森中学2013—2014学年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110618.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