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期末试卷分析[1]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一、试卷结构

本次政治试题总分为100分,时间为90分钟,其中第Ⅰ卷选择题1?25小题共48分,第Ⅱ卷非选择题 26、27、28、29题共50分。


二、试卷特点

本套试题结合文化生活模块知识特点。 切合新课改精神,由以往的能力立意向目标立意过渡,有一定的覆盖面,各部分内容所占的比例适合,题量适中,试题形式稳中有活,情境设置紧密联系实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命题人的着眼点是正确的,他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文化底蕴。具体特点如下:

1、关注社会热点,凸显学科特色 试题展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如网络治理第Ⅱ卷非选择题 28 题 广州亚运会、世界媒体峰会 、于丹解读论语。

2、贴近学生生活,凸显地方特色

结合目前高考形式我省文综科目自主命题将会更加突出地方特色。 本试卷设计背景材料有庐剧以及巢湖市相关材料 ,旨在要求学生了解乡土时事的基础知识。

3、结合新课改,突出实践能力考查

试题力争体现新课改,如非选择题第29题 的综合探究题 , 4、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考查

试题力争引导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如非选择题第28、29题 ,重视对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考查 。

三、答题情况

本次共抽检60份试卷, 学生程度属于我校高二文科中上。

43.16,

难度系数为0.86,比较容易;非选择题部分难度比选择题要大,难度系数为0.60,有一定难度。具体情况如下:

1、选择题部分

依据抽样分析,错误率较高的为第11、19、20题。第11题学生答题时,这几道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材料相对隐晦,学生解读材料难度较大,反映出学生语文功底薄弱。

2、非选择题部分

第26.27题 难度较小,设问明确,课本知识点比较直陈 。28题设问设置不严密。尤其是第二问,很多学生结合政治生活知识导致得分不高。

第29题设置的比较好。材料乡土味浓,很好的将材料与问题结合,问题设置有梯度。但2、3小题得分不高,反映出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欠缺。


四、问题分析

从学生角度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结合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之间成绩有一定差异,其中,从样本来看,最高86分,最低55分,平均分72.82。高低差31分。

2、 抽检试卷平均分为72.82分,总体不错,但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3、 基础知识欠缺,提取信息不全,缺乏解题技巧,应试能力不高,导致第28题(2)小题以及第29题第(2)小题得分率有些偏低.

4、 知识面较窄,对现实生活中的部分常识缺乏了解。学生 阅读 相关材料,理解不透,实践知识欠缺。

5、审题不严,这是学生失分,特别是主观题失分的重要原因。

6、要点不全,疏于知识网络的构建,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答案缺乏条理,逻辑性不强。 7、答题欠规范,不能规范使用政治术语,语言组织随意性大,表达不清。 8、没有关键词,要点不突出,原理阐述与材料信息脱节。

9、字迹潦草,卷面混乱,不分段落,不标序号,从头到尾“连成一片”,往往严重的影响答题质量和教师的评判。

五、教学建议

1、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2 、关注热点,理论联系现实 3、重视探究,深化课改理念

今年高考将深化新课改理念,重视探究性、创新性和开放性试题。在论证和探究目标中,既要求学生有创新思维,更增加了“通过论证探究,得出合理结论;表达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的要求。试题的立意、情境、设问、答案设置将会更加新颖,这种考试的变化要引起学生高度重视。本次测试第29题突出的反映了这一点。

4、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

“以学生为本”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所在,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把知识原封不动地移入学生的头脑,把学生变成一只只“填鸭”,把课堂变成“满堂灌”;教师不能以知识布道者自居,不能磨灭学生自身的热情与好奇心,教师只是背景材料的提供者、参与者,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这样的环境利于学生生成自己的知识、能力、觉悟,学生只有情感得到满足、个性需求被尊重,才会有健全的人格,才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正是政治课教学的希望之所在。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现代教学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的引路人,让学生获取学习知识和使用知识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本试卷来看,就要求我们教师避免

免传统教学中过分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只强调背书和记忆,如果是这样,学生往往是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识却不会应用,不会分析,体现在考试时不能正确审题和答题,抓住一点难及其余,不能举一反三,导致考试失利。从试卷分析来看,主观题材料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答案就隐含在材料之中。在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会理解记忆,在要运用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理解教与学的关系,既要注重教学的方法,更不能忽视学生学的方法,这也是我们政治教师努力的方向之所在。

5、要加强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

要帮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学会将试题所给的信息进行筛选、转换、重组和输出。

首先是要精析题意。这是成功解题的基础,可以有效地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精析题意,寻找关键信息,转换为试题要考查的知识点,要分析试题,看要求用什么方法回答什么问题。 其次是要注重发散。正确运用发散思维是解答主观性试题最为重要的思维武器。“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简单思维是答不好题的。当然,这种发散不是漫天洒网,更不是张冠李戴,必须紧扣题目要求多角度回答,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第三是要有效重组。在找到知识要点、确定答题思路后,要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重组能力的训练,应在高中教学全过程中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侧重抓好初、高中学习的衔接,从知识、能力、方法上逐步过渡,从怎样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如何阅读和归纳材料入手,逐步培养记忆、理解、比较、

分析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第二学期培养学生判断、综合、评价、表达等能力,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全面地分析问题的方法。后期复习要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思考和回答问题,同时精选一些高质量典型的题目,进行分解和综合的训练。

第四是要强化答题规范性训练。这既包括答题的一般要求,如书写工整、要点清晰、语言流畅、合乎逻辑、学会用政治术语回答问题,答案要点化等,还包括如何做到使答案更全面、更准确,使卷面更整洁美观。切忌在找到相关知识点后,不加思考地把所有的观点罗列出来,不分段落、生活化语言、重复性语言、可说可不说的语言太多,让评卷老师自己去选有用的答案要点。事实上,这种做法是不会获得高分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1131361.html

相关阅读:高二年级月考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