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强化训练(11)
一、选择题(第1-41题每小题1分,第42-48每题2分,共55分)
1、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通过细致的生理协调过程,才能维持动物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B.稳态并不意味着固定不变,而是一种可变的却又相对稳定的状态
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
D.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组织器官有下丘脑、垂体、肝脏
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B.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C.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的
D.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内环境中
3、对健康的实验小鼠依次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先静脉注射放射性碘,待小鼠平静后再静脉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素。随后定时测定甲状腺中的放射性强度。下列能反映其变化规律的是
4、科学家发现口服Boc5能降低小鼠血糖。为研究Boc5口服和注射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拟进行以下实验,一定时间后测量血糖和尿糖。 以下实验设置正确的是
甲 组 乙 组 丙 组
A.健康小鼠,切除胰岛 健康小鼠,口服Boc5 健康小鼠,注射Boc5
B.健康小鼠,不作任何处理 糖尿病小鼠,口服Boc5 糖尿病小鼠,注射Boc5
C.糖尿病小鼠,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 小鼠,口服Boc5 糖尿病小鼠,注射Boc5
D.糖尿病小鼠,不作任何处理 糖尿病小鼠,口服Boc5 糖尿病小鼠,注射Boc5
5、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均可通过仪器测量。A、B、C、D表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变化,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6、右图能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这种条件变化和激素不可能是
A.食物缺碘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饥饿 胰高血糖素
C.寒冷刺激 肾上腺素 D.气温升高 甲状腺激素
7、某种突触传递兴奋的机制如下: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引起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简称NE)到突触间隙,突触间隙中的NE将发生如右图所示的结合或摄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NE是一种神经递质
B.NE作用于突触前膜受体后抑制NE释放属于反馈调节
C.突触前膜和后膜均能摄取NE,说明某些兴奋可以双向传递
D.NE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将引发后膜电位变化
8、右图为膝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中a、b、c为突触,I、II为神经刺激点。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Ⅱ处给予适当刺激可引起伸肌收缩,这就是膝反射 B.刺激II处,图中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伸肌肌群内只有感受器没有效应器
D.伸肌内的感受器受刺激后,b突触和c突触释放的递质相同
9、如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垂体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D.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
10、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
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
11.将枪乌贼巨大轴突置于体内组织液的模拟环境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增大模拟环境 中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
B.增大模拟环境中Na+浓度,达到动作电位峰值所需时间变短
C.减小模拟环境中Na+浓度,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
D.静息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变大,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不变
12.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 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膜内的钾离子浓度甲处比乙处低
B.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未处理) ,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 C.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mV
D.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
13.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错误的是
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Y可能是胰岛素
B.从反射类型看,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属于条件反射
C.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有血糖和胰岛素等 D.生理反应体现为强烈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类物质转化为糖类
14.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进入血液
15. 下图是某 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b处能测定到电位变化
B. 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②的反应不属于反射
C. ①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②的反应
D. 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
16.下列关于下丘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体温调节有关但与激素分级调节无关
B. 缺碘会引起下丘脑分泌TRH的活动减弱
C.可作为感受器和效应器 D.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17、研究人员对某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血糖水平、体温、内环境pH值三项生理指标进行了测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三项生理指标均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运动的过程中运动员排汗增加以加强散热,有利于维持体温稳定
C.三项生理指标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都直接参与了调节
D.HCO—3、HPO2-4等离子对维持血浆pH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18、如 图表示苹果生长发育时期几种激素的动态变化,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代表三种激素。下列正确的是
A.甲激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B.乙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C.苹果在成熟期只受丙激素的影响
D.乙、丙两种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衰老
19、下列是有关实验与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时,直接根据预测设计合适的浓度梯度
B.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实验的自变量是生物材料的不同
C.用抽样检测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常用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能量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如食草动物
C.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如大肠杆菌 D.自养型生物都属于生产者,如硝化细菌
21、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B.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D.沙丘上造林、沧海桑田等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22、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 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
C. 狼、鹰、云豹均属于第三营养级 D. 狼和鹿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23、下列有关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农业中由于物质的良性循环,确保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物积累
B.人们在稻田里除草、治虫等活动的目的是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C.在生物群落中,有机物沿着食物链方向单向流动,能量也单向流动,信息交流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中也单向传递
D.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的生态系统,其群落内部的营养结构越复杂
24、如图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①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②=③+④
B.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实现多级循环利用
C.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⑥途径中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只在各营养级间
25、信息传递对生物非常重要。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蝙蝠的“回声定位”这一行为信息使得蝙蝠能够捕食猎物,躲避敌害
B.菊花接受短日照的刺激使得菊花能够适时开放,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
C.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繁衍,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属于物理信息
26、广州南沙区拥有 200 多公顷的湿地面积,是多种候鸟南下过冬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广州的“南肾”。但是近年来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南沙,引起环保专家对南沙自然环境的关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工业污水的排放,受到很大的污染,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N、P等无机盐也越多
B.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由于污染而死亡的鱼腐烂后会加重污染并导致更多鱼类死亡属于正反馈调节
D.南沙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受严重破坏,物种数可能大量减少,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2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因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B.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甲图中的A和C
C.乙图中的D不是生态系统的成分
D.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
28、水稻草丛矮缩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比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A.生态价值 B.间接使用价值 C.潜在使用价值 D.直接使用价值
29.下列各项中不能够诱发组织水肿的是( )
A.某种疾病,造成毛细淋巴管堵塞 B.肾炎患者,较多的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
C.过敏反应,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D.摄入蛋白质过多,造成血浆蛋白含量增加
30.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三部分
B.发挥免疫防御功能时,人体的三道防线会同时起作用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D.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
31. 下列关于几幅曲线图的说法不正确的
A.甲图中光作为物理信息,对同一植物的萌发作用具有两重性
B.乙图中若c为生产者,则b代表该生态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
C.丙图中因工业污染,改变了黑化蛾与地衣之间的竞争关系
D.丁图中若A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可能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
32.某食物链a→b→c中,a肯定比b具有
A.更大的个体体积 B.更多的能量
C.更广阔的生存区域 D.更多的个体数
33.下面是某生态系统的三个图形,图1中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
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C.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
D.当丙刚迁入到这个生态系统的短期内,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
34、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C.该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
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35.关于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液、B液和C液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
B.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B液运输到作用部位 C.流经胰腺组织细胞的血液中O2浓度下降,CO2浓度升高 D.B液周围的管壁破损或其含有的蛋白质减少均会造成A液增多
36.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在清除体内埃博拉病毒的过程中,不一定参与的是
A.记忆细胞 B.吞噬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
37.图1、图2为生命活动调节模式图,图3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模式图,推断正确的是
A.与图1相比,图2所示的调节模式更准确,迅速,作用时间更长
B.图l、图2所示调节方式各自独立进行
C.相邻细胞间信息交流并不都以图3所示模式进行
D.细胞a和细胞c分泌的信号分子相同
38.如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电流表的两电极均置于细胞外,X、Y为实验位点(Y为两电极中点),Z为突触间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B为效应器 B.Z中的液体属于细胞内液
C.刺激X点电流表指针不偏转,刺激Y点指针偏转两次
D.刺激X或Y点引起的收缩不属于反射
39.B淋巴细胞在免疫系统中会发生两次选择:在骨髓中分化时经历第一次选择,凡是不能识别自身抗原的B淋巴细胞会凋亡,保留下来的B淋巴细胞一般不会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在外周免疫系统中,B淋巴细胞识别特异性外来抗原后发生第二次选择。凡是能表达高亲和力抗原识别受体的保留下来,其余的几天后死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B淋巴细胞分化前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成分发生了变化
B.B淋巴细胞经过第二次选择后保留下来的是浆细胞
C.自身组织如果因为某些理化因素导致其抗原性改变,则可能罹患自身免疫病
D.B淋巴细胞的凋亡是受环境影响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
40.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D.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41、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戊的食物有l/2来自于乙,1/4来自于丙,1/4来自于丁,且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若戊体重增加20g,需要消耗植物
A.1125g B.1600g C.2000g D.6500g
42、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乙中除草以外的生物都属于图甲中的B B. 图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A、B、D
C.猫头鹰捕食一条蛇,它可能获得超过20%的蛇的能量
D.蛇由于某种原因灭绝,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
43.当快速牵拉右图中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d构成了完成该反射的完整反射弧
B.兴奋到达b点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同 C.刺激骨骼肌产生的信号传到c处就会形成痛觉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44.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呼吸消耗量包含在⑤中
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③中
C.④用于植食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 D.⑤⑥⑦⑧之和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
45.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如图是其发病机理示意图.下列不正确的是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4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测光引起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极性运输至背光侧
B.乙烯能够使细胞壁变松弛,加速果实发育成熟
C.赤霉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引起植株增高;促进果实发育和种子萌发
D.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能够延缓细胞的衰老速度
47.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动物类群
样地 跳虫类 蜱螨类 线蚓类 线虫类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有机肥田 10 167 38 30 40 120 19 339
化肥田 4 79 16 41 18 32 7 52
A.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B.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D.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48. 下列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合理的例子是( )
A.当葡萄长得小时,适当使用赤霉素类似物
B.鲜花的叶子老化太快时,适当使用细胞分裂素类似物
C.水果未成熟时,适当使用乙烯类似物对其催熟
D.杀除禾谷类作物田间茂盛的单子叶植物类杂草时,适当使用生长素类似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46________47_________48___________
49.(16分,每空2分)某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神经系统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以及胰岛素分泌与血糖变化的相互关系,选取体征相同以及对饲喂信号(铃声)反应一致的空腹实验狗,分组编号后,按下表中实验措施进行了不同实验;甲、乙两图表示不同实验条件下获得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根据不同的实验措施,在表中补充填出X、Y、Z对应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标号:X对应___,Y对应 ,Z对应 。
(2)根据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实验④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③号狗的实验结果说明参与胰岛素分泌和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决定了感觉器官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V曲线回升的血糖来源于 _________________。
(4)④⑤两组实验体现了血糖变化与胰岛素分泌的相互关系,但还不够严谨,需要增加一组对照实验,增加对照实验的实验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9分)根据下图,回答下列与生态有关的问题。
(1)若图1是碳循环示意图,则丙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 。若图1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 。
(2)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1× 106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104KJ,D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是2.5×104KJ,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A的能量值是 _______KJ。
(3)图3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图中的④表示通过呼
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中①②表示的含义分别为:① ____,② __________。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 (填“K”或“K/2”),此时蛙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是 。
(4)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都是导致野生朱?大量减少的原因,保护野生朱?最有效的方式是 ,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影响朱?的繁殖,这种信息属于______
信息。
51、(10 分,每空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
(1)下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
①激素甲代表的是 。
②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分别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研究根的向重力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 该兴趣小组又做了如下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
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外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取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
的培养液中。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产生了乙烯,从而 。
51.(10分)草原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请回答问题。
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一个由草、田鼠和黄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cal•hm-2•a-1)。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1)由表可知第________环节代表田鼠,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该数据不在正常能量传递效率范围内,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来看,草地对水土的保持、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2)碳在草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与能量流动相比,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 _____、
__________ ____。
(3)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田鼠等食草动物提供可采食的信息,田鼠能根据黄鼬的气味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能调节生物间的_______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草原管理上,采用轮牧或限制放牧量,这主要是提高________力稳定性。
高二生物强化训练(11)答案
1DCCDB DCBDB 11DBBAC CCACD 21CBDCD ABDDB 31CBDBB ACDBD 41CBDCD DDD
49(1)d Ⅳ c
(2)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3)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突触 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4)注射生理盐水
50
51.(共10分)
(1) ①生长素
②高浓度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高浓度细胞分裂素促进侧芽生长
(2) ①根尖的生长状况
②不含生长素
③抑制近地一侧根的细胞生长
52. (1)Ⅱ 0.3% Ⅲ未被Ⅱ利用的能量多 间接
(2)CO2 有机物碳 具有全球性、循环性(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或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往复)
(3)种间 (4)抵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1247153.html
相关阅读:辽宁省凌源市2019-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