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地理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武汉二中201-201学年上学期高年级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沃克环流”属于:A.大洋洋流B.热力环流C.季风环流D.三圈环流2.在沃克环流的影响下: A.秘鲁西北海岸干燥少雨 B.马来群岛易发森林火灾 C.太平洋东南信风减弱 D.太平洋赤道逆流更强3.右图中所示地理现象成因与上述实验原理相同的是:A.① B.② C.③D.④4.关于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图所示过程对地表形态影响较小B.②图过境时会造成我国大面积降温C.③图反映了冬季风成因D.④图反映了台湾岛东部降水主要成因下图示意我国某平原地区多年平均状态下地下水对河流补给量随时间的变化。读图完成5~6题。5.该河流最可能位于: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珠江三角洲6.关于图的分析,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A.湖泊泥沙淤积减少使冬春季补给量较大B.该河以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C.蒸发加强导致6月前后补给量最少D.副热带高气压使M处曲线向上凸出7. 若台风沿东西方向由实线Ⅰ位置运动到虚线位置Ⅱ的过程中,M点的方向变化是A.由东风转变为西风 B. 由西风转变为东风C.由东南风转变为西北风 D. 由西北风转变为东南风8. 南半球发生的强热带气旋数量明显比北半球少,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大 B.北半球海水温度高C.北半球洋流类型丰富 D.南半球海岸线比较平直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读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完成9?10题。9. A.M层..D.E10.图中F岩体A.B.C.相对于G侧岩体上升,相对于P侧岩体下降.G侧岩体下降,相对于P侧岩体上升下图为亚洲东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水循环A.①环节是水汽输送,冬季风是其主要动力 B.②环节是降水,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C.③环节是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④环节蒸发的水汽全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1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最准确的是A.甲处为背斜,主要由外力侵蚀而成B.乙处为向斜,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C.丙处为火山,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D.丁处为海沟,由板块碰撞而形成读右图虚线表示等潜水位线,等潜水位距为8m;实线表示等高线,等高距为10m。据此回答13-14题。13.图中A处潜水的埋藏深度可能是( )A、6m B、9m C、20m D、29m14.图中河流的流向和河流与潜水的补给关系分别是( )A、向东流 河流补给潜水 B、向东流 潜水补给河流C、向西流 河流补给潜水 D、向西流 潜水补给河流下图表示的是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15~17题。15.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C.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高寒荒漠带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带、高寒荒漠带16.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17.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相对高度 B.山体朝向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读图,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回答—19题。18.该地(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谷 C.背斜成谷 D.向斜成山19.形成图示地形的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20.D.L4河水流急21.D.L4河与L1河连成同一水系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回答22~23题。22.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A.大湖萎缩而成B.古河道残遗而成C.人工挖掘而成D.风力侵蚀而成23.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龙巴萨巴湖是青藏高原上的冰川终碛湖,为某历史悠久的河流源头,其湖面大小变化呈现冰退湖进的特点。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4~25题。24. 龙巴萨巴湖自形成后始终只有一个固定出水口,位于图中 A.①处 B.②处 C.③处D.④处25. 下列关于该湖盆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东北—西南走向 B.1977年以来面积逐渐缩小C.湖底的沉积物颗粒较均匀圆滑 D.两侧较陡中部较缓的“宽谷”二、综合题26.(6分)图中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甲处地貌的形成过程。(2分)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来讲,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乙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2)说明乙处地表植被减少在白天对过程②的影响及原因。(2分)(3)简述d环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分)27.(16分)2010年12月5日17时,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6日前后上海有明显的天气变化。读下列图(a)、图(b)、图(c),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为“2010年12月6日11时海平面气压场预报图”,根据分布状况判断图中A、B气压中心的性质和名称。(4分)(2)图(a)中A对应图二中①②③④四种天气系统中的第 幅图,此时该地区天气状况为 ,试说明原因。(4分)(3)写出图(a)中上海附近出现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其对应图(b)中①②③④四种天气系统中的哪一图。(2分)(4)图(c)为2010年12月5日20时至12月6日20时上海地区的气温和气压变化统计图,图中C、D两条曲线中,代表气温曲线的是 ,代表气压曲线的是 ,用已学过的知识解释图中气温和气压曲线的变化状况。(6分)28.(14分)下图是“美洲大陆略图”。美洲大陆西部有世界上最长的科迪勒拉山系,它像一堵墙阻隔了东西水汽交换。图中表格数据为降水资料(单位:mm)。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2分)图中板块界线南段两侧的板块是 、 。 (2)(4分)根据图中各地降水季节分配推断, 和 两城市的气候类型相同;据图推测,每年7、8月份,受中纬西风带控制的城市是 、 。 (3)(4分)图中热带沙漠景观呈南北窄长、紧逼海岸的特点分布,请分析其成因。(4)(4分)图中航天中心或发射场分布的共性是 。简析阿尔坎塔拉发射中心的区位优势。29.(9分)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2)(3分)乙处地貌类型为 ,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3)(3分)乙地与丙地均有地下水(泉)出露,按照埋藏条件,乙地为 水,丙地为 水;两地相比,水质较好、流量较稳定的是 地。30.(5分)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下图为河套平原区域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描述图中沙坝分布的特点,并解释成因。(2)(3分)简述黄河宁夏平原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武汉二中201-201学年上学期高年级期中考试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综合题。(共50分)26.(6分)(1)(2分)(2)(2分)(3)(2分)27.(16分)(1)(4分)(2)(4分)(3)(2分)(4)(6分)28.(1) (2分)(2) (4分)(3) (4分)(4)(4分)29.(1)(3分)(2)(3分)(3)(3分)30.(1)(2分)(2)(3分) 武汉二中201-201学年上学期高年级期中考试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BACDCDDBACCDCA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AADDBDBD二、综合题。(共50分)26.(6分)(1)(2分)(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地壳运动,形成褶皱(背斜),岩层隆起抬升;(1分)其顶部受张力,岩石易受侵蚀,形成谷地。(1分)(2)(2分)②会增加。(1分)原因:地面反射率变小,地面吸收太阳辐射量增多。(1分)(3)(2分)地表径流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形成河谷等河流侵蚀地貌,(1分)形成冲积平原等河流堆积地貌。(1分)27.(16分)(1)(4分)高气压中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低气压中心,阿留申低压。(2)(4分) ④(1分) 晴朗干燥(1分) 受冷高压控制;(1分) 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 (1分)(3)(2分)冷锋。① 。(4)(6分)D(1分) C(1分) 当冷锋过境前,上海处在暖气团控制下,气温较高、气压较低;(2分)冷锋过境后,在冷气团的控制下,天气转好,气温下降,气压上升(2分)28.(1) (2分)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2分)(2) (4分)旧金山圣地亚哥;温哥华圣地亚哥(4分)(3) (4分)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1分)(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降水少;(1分)受南北向高山阻挡,不能向东扩展;(1分)沿海受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并向北延伸(1分)(4)(4分)沿海(1分)①近赤道,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节省能源;②I临海,运输方便,便于承揽国外卫星发射业务;③海域广阔,火箭航区、残骸落区安全性良好(3分)。29.(1)(3分)向斜(1分)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侵蚀,形成山岭。(2分)(2)(3分)冲积扇(或洪积扇)(1分) 山区河流流出出口 携带的物质在山前(山麓)沉积。(2分)(3)(3分)潜(1分) 承压(1分) 丙(1分)30.(1)(2分)分布在河流曲流的凸岸。(1湖北省武汉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地理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18786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