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半期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题,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孔孟的学说主要论述的是A.人与自然的关系B.国与国的关系C.夷夏关系D.人与人的关系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句话体现的是一下那个学派的观点。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3.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曾经说过:“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以下言论中,和他是同一种学派的是。A.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B.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D.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4.清代的赵翼认为:“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的原因是 A.孔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思想的影响 B.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思想的作用 C.荀子“制天命而用之”观点的启蒙 D.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结果5.朱熹与陆九渊是中国南宋时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二人成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那么他们最大的分歧是A.朱熹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陆九渊强调“心”是宇宙的本原B.“天理”是不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C.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D.是否进行内心反省,以致良知6.儒学在后世不断的发展,下列主张具有民主启蒙色彩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7.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臣交祸之据,未尝不 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 ……绵祸八十年……臣窃观近世万国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由来,迹其乱祸虽无道已甚,而时势所趋,民风所动,大波翻澜,回易大地,深可畏也。”下列各项,符合康有为本意的是 ① 认为万国行立宪之政是世界潮流 ② 认为用革命暴力来改变政治制度会引发祸端 ③ 认为法国革命推动了各国的政治改革 ④ 认为君主专制的官僚体制导致君臣交祸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④8.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 A.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B.维新派 顽固派 革命派 C.保皇派 革命派 维新派 D.洋务派 革命派 保皇派9.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其于西方之所以富强之源,茫乎未有闻焉,正所谓:无盐效西子之颦,邯郸学武陵之步。”最能佐证梁启超观点的史实是 A.绞杀太平天国,挽救清朝统治 B.投身洋务运动,成为中兴名臣C.力主加强海防,创立近代海军 D.签订屈辱条约,留下千古罪名10.1894年11月,孙中山从上海去檀香山,组织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此誓词与1905年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由兴中会、华兴会、复兴会合并而成)确立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有所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A.孙中山放弃了向美国学习政治制度的想法。B.孙中山具有兴汉排满的大汉族主义的倾向。C.兴中会的誓词中的鞑虏强调的是满族统治者和贵族。D.从恢复中国到恢复中华,表明孙中山要团结各族人民11.章炳麟先生曾“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但是他却认为共和政体不如专制政体,他解释说:代议制的民主共和政体不能行之于中国;政党与议员勾结,这种共和政体还不如专制政体为宜。认为清朝推翻后,中国还是行君主专制为好。章先生认为中国革命后不能行共和制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什么?A.中国在政治上的腐败非常的严重 B.中国人学不到西方政治制度的精髓C.几千年的专制统治使国民缺乏民主的意识 D.君主专制更适用于中国的政治环境12.1913年10月6日,中华民国国会召开总统选举会,在军警和便衣的“保卫”下,威胁议员们选不出满意的大总统不能离开会场。经三轮投票。直至晚上9点,袁世凯勉强当选,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历史学家唐德刚评价此事,曾称袁是“最正式的正式大总统”。你认为唐德刚评价的依据是什么A.袁世凯是经由中华民国正式国会,合法选出来的第一任正式大总统。B.袁世凯的威望和实力有非常适合当选第一任正式大总统。C.袁世凯外交事务非常熟悉,外交能力也为世界各国认可。D.袁世凯有军队的支持,选举投票上的优势更是大大超过黎元洪。13.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是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②对资本家生产资料实行赎买 ③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14.1917年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剪掉头上辫子易,去除心中的辫子难。”下列运动中哪个主要是为剪掉同学们“心中的辫子”?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 D. 国民革命运动15.毛泽东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他们在倒洗澡水的时候,连婴儿也一起倒掉了”这句话指出运动的缺陷是 A.一味地崇拜西方文化,绝对的否定传统文化 B.资产阶级对待革命草率、不负责C.倡导资产阶级民主,否定马克思主义 D.没有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16.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共的“新三民主义”,即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将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请问孙中山先生所阐述的新三民主义中,能突出体现这一点的是 A.反对民族压迫 B.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C.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D.限制小私有者 17.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的革命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是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C.坚持民主集中制 D.坚持继续革命的思想18.21世纪初,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式,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问题的重大理论成果是A.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9.针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章太炎说:“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洲。”这表明他 反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B.主张开明君主专制 C.认识到了三民主义的一些不足 D.不主张革命 20.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②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h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1.下图讽刺的是西方某位哲学家,与他的主张相类似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守仁 (存在就是被感知)22.法国作家拉伯雷(1493—1553)在《巨人传》中提出“随性所欲,各行其是”的口号。这一口号 A.直接反映了封建教会的腐朽 B.否定了教会宣扬的“神创说” C.是宗教改革时期的核心主张 D.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23.“个人必须通过与其他人的联合才能生存;人们联合在一起,以一个集体的形式而存在,这就形成了社会;社会的契约式人们对成员社会地位的协议;国家必须代表公共意志。”在启蒙运动中,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思想家是 A.卢梭 B.伏尔泰 C.康德 D.孟德斯鸠24.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作用的共同点是 蒙娜丽莎 孟德斯鸠 共产党宣言 《新青年》A.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B.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分)材料一:天地之间,有理由气。理者也,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朱熹《答黄道夫书》材料二:天下唯器而已。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道之器。无其器,则无其道。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王夫之《周易外传》材料三:后世无识之士。欲扰乱成法,谓三代之制一一可行之今,适足以贼民病国,为天下?。 ——王夫之《读通鉴论》(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朱熹认为“理”和“气”分别是什么(2分),对此朱熹提倡什么(2)(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王夫之所强调的“器”是什么?(2分) 他的观点和材料一中朱熹的观点有什么不同。(2分)(3)根据材料三回答,王夫之批评的主要指的是那一派的思想(2分)在诸子百家中,哪一个学派和“后世无识之辈”的观点相对(2分)写四川省宜宾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19487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