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曲沃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曲沃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30×2分=60分)1.梭伦改革的积极作用有 ①从根本上解决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②大大促进了雅典农工商业的发展 ③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④解除了雅典平民沦为奴隶的威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2.梭伦在诗中曾写道:“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这表明梭伦改革 ①着眼点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②恰好满足了平民阶层的需求 ③没有触动贵族利益 ④过多地扮演了“调停人”的角色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3.之所以梭伦改革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措施为雅典贵族政治转变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依据是: ①限制了贵族土地财产的扩展 ②壮大了平民的经济实力 ③加强了工商业奴隶主的经济实力 ④提高了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迪奥普斯一家住在梅加腊,公元前588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并取得公民权,根据当时雅典的政策,他达到目的最便捷的条件是自己有 A.高超的手工业技术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大量的土地 D.栽种葡萄的技术 5.梭伦改革后雅典城邦的主要矛盾是 A.贵族之间的矛盾     B.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 C.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D.奴隶与贵族的矛盾 6.下列改革出现的顺序是 ①梭伦改革 ②伯利克里改革 ③克里斯提尼改革 ④庇西特拉图改革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7.下列事件,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的是 A.李悝变法 B.管仲改革 C.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8.战国时期,为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稳定小农经济而采取的变法 改革措施是A. “相地而衰征” B.“平籴法” C.尽地力之教 D.“履亩而税”9.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纷纷进行变法的直接动力是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 阶级斗争非常尖锐C.想称雄天下的欲望 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10.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 “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 A.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C.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 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1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是 ①废分封、行郡县 ②统一度量衡 ③重农抑商 ④ 燔诗书而明法令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 12.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主要是为了 A.革新中国婚姻制度 B.打击旧贵族势力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发展农业生产13.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 C.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14.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时期,春秋与战国改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A.改革的结果不同  B.改革的方式不同C.改革的发动者不同  D.改革的内容不同 15.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①只有改革才能生存 ②只有改革才能促发展 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的改革都是一帆风顺的 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16.孝文帝改革前,北魏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不够完善和欠缺之处,不包括 A.按人口分配土地 B.赋税制度 C.民族政策 D. 基层政权组织17.导致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因素是 A.汉族地主的建议 B.南北对峙的形势 C.中原地区先进经济形态的吸引 D.民族矛盾的激化18.北魏前期的新政卓有成效,主要表现为 ①形成了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 ②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巩固了北魏政权 ④使鲜卑族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①③④19.北魏时期,北方各族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 A.饮食穿着 B.生活习惯 C.言行举止 D.生产方式20.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采用,反映出当时 A.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逐渐消失 B.鲜卑与汉族地主的合作形成新统治集团 C.鲜卑与汉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新高度 D.民族差异大,强大的民族必然代替落后民族 21.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下列制度,使北魏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从事农业生产 的人口增多的是 A. 推行新的租调制 B. 制定官吏俸禄制 C. 设立三长制,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D. 推行均田制22.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 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C.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D.加速了民族问的融合23.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在当今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的浪潮中, 也要注重借鉴 历史经验。从孝文帝改革中得到的认识有 ①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不断创新 ②改革注意策略,要有坚定的决心 ③改革要体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 ④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一帆风顺 A.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24.下列哪些是由于北宋过分加强中央集权所带来的结果 ①官僚机构庞大,行政效率低下 ②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大 ③兵将配合不力,战斗力下降 ④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5.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的根源是 A.辽夏经常攻宋 B.土地兼并严重 C.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D.财政入不敷出26.导致北宋初期阶级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是 A.“杯酒释兵权” B.“庆历新政” C. 实行“恩荫”制度 D. “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 27.王安石变法中,起到“农时不夺而民均”作用的是 A.免役法 B.均输法 C.农田水利法 D.保甲法 28.对王安石均输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地配合 ②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 ③增加了政府收入 ④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 ⑤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29.王安石变法中,注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是 A.青苗法 B.方田均税法 C.市易法 D.农田水利法30.王安石变法突出的效果是 A.政府财政大大增加 B.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C.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D.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二、非选择题(40分)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雅典居民中,20万奴隶和3.2万外邦人是被剥夺政治、法律权利的;在16.8万雅典人中,假定成人居半,是8.4万人,其中妇女毫无权利,所剩全权男子公民就只有4.2万人了。其中,第三等级公民占2.5万人,第四等级占1.6万人,第一、二等级大奴隶主和大所有者公民就不过1 000人而已。(1)从权力分配的角度分析如何评价梭伦改革确立的财产等级制度?(4分)由此你认为梭伦改革的局限性是什么?(4分)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2)材料二中主要作了哪些规定?试加以概括提炼,逐条列出。(6分)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3)材料三中“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2分)作者对此态度如何?(2分)你如何评价?(2分)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真宗成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刘晏(唐朝人)以一千二百万贯供中原之病而有余,今以三千六百万贯供川陕一军而不足。——赵翼《廿二史札记》(1)据材料一所述,你认为它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问题?(2分)综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6分)材料二 夷狄者,皮肤之患尚可知;盗贼者,心腹之患深自忧。 ——《资治通鉴长篇》材料三 官壅于天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范仲淹《鉴于诏条部东十事》(2)结合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比较材料二、三,你认为哪个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2分)为什么?(6分)(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统治者是怎样“更张以救之”的?(4分)DBCAC DBBCA BCCAB ACADC ACDBC DACDB 31.参考答案:(1)财产等级制度以财山西省曲沃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20726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