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试题一、选择题(每题有且仅有一个答案,共30题,60分)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1~3题。1.下列现象中,甲、乙两地共有的是A.广泛种植水稻 B.水运发达C.冬季河流结冰 D.雨热同期2.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 B.水分C.土壤 D.热量3.关于乙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B.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D.人口多,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大量粮食右图为北京城市道路交通状况显示屏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该信息显示屏应用的是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 D.卫星导航系统5.应用该显示屏所呈现的动态信息,便于对车辆的A.准确定位 B.车况检测C.超速监控 D.合理分流6.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如下图)。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A.GPS―RS―GISB.RS―GPS―GISC.GIS―RS―GPSD.RS―GIS―GPS亚马孙流域分布着60?的雨林,回答7~8题。7.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8.对于雨林的未来,应坚持的观点是A.一边开发,一边保护 B.首先开发,再做保护C.保护第一并进行保护性开发 D.不能开发,禁止人类在林区任何活动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9~10题。9.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D.全球CO2排放量增加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 回答11~12题。年 份森 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年降水量气 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粮食平均亩产粮食总产量1985年19%333km520mm38℃10%205kg1.025亿kg1995年10%478km450mm42℃35%135kg0.975亿kg11.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 C.物种减少 D.土壤盐碱化加剧12.针对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A.退耕还林 B.退耕还牧 C.退耕还湖 D.修建水库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下图)。回答13~14题。13.下列说法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A.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最佳 B.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C.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D.人均耕地南方不到北方的14.我国南北方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 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 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 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下图),回答15~16题。15.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A.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D.地质条件稳固,适于建坝16.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①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③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④引发旱涝灾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17~18题。17.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18.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A.9―10月 B.11~12月 C.1~2月 D.4~5月国际金融危机,一方面重创了山西结构单一的煤炭产业,同时也成了调整、升级煤炭产业的大好机遇。山西的能源“新政”提出,大力发展煤炭循环产业,提高煤炭产业的上下关联度:延伸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等产业链,加快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进行资源综合利用。据此回答19~20题。19.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A.发展电力工业B.降低煤炭运输成本C.发展化学工业D.发展冶金工业20.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不足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21~22题。2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22.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②该模式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③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④该模式体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读下面区域图,完成23~26题。23.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24.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25.下列关于该区粮食作物的分布叙述中,正确的是 A.耕作区粮食作物中,小麦分布最普遍 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到北逐渐减少C.玉米由南到北种植比例逐渐增多D.水稻多分布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26.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深圳在改革开放以前还是一个十分偏僻的渔村,设立特区以后,短短二十多年时间,就发展成一个大城市,据此回答27~28题。27.深圳兴起的主导因素是A.地理位置 B.政治因素 C.交通因素 D.科技因素28.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工业基础雄厚,产值高 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③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④良好的区位条件 ⑤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⑥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读“珠江三角洲产值增长图”(下图),回答29~30题。29.在阶段I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A.资金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30.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因素主要是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偏高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二、综合题(共2题,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6分)表1 中国与美国玉米带比较项目中国玉米带美国玉米带纬度42°N~46°N37°N~45°N地形平原、台地平原、台地土壤有机质2%3%~6%无霜期(d)130~145160~200降雨量(mm)450~650500~700玉米面积比重50%~60%50%玉米单产(kg/hm2)67507500表2 吉林省近年来三种谷物种植面积(单位:1000 hm2)年份稻谷小麦玉米合计2001686.953.82609.53350.22003541.022.12627.23190.32004600.111.42901.53513.02005654.09.52775.23438.7(1)根据表1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与美国玉米带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12分)(2)分析美国玉米单产高于中国的原因。(6分)(3)请根据表2中数据,说明吉林省2001~2005年三种谷物种植面积的变化特点,并简要说明影响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 (8分)32.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4分)材料一 l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1)。材料二 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图2)。图2(1)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1990~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 。(6分)(2)与1990年相比,2005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 。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 。(4分)(3)请简述E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吉林省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模块检测与评估(一)地理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21325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