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含解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黄冈中学2013年秋季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命题:周向东 王妍 审题:倪哲先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埋怨B.亲(qìng)家 觊觎(yú) 凝噎(yē) 一蓑烟雨(suō)C.楔子(xiē) 绣闼(dà) 汗涔涔(cén) 羽扇纶巾(guān)D.罪愆(qiān) 钓叟(sǒu) 刽子手(kuài) 鲈鱼堪脍(kuài)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B.暮霭 暑气暄 雕栏玉砌 趋炎附势C.熟稔 顶梁柱 负曲衔冤 举案齐眉D.历练 雨霖铃 终南捷径 世外桃园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B.C.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只有当我们身静、心静,独坐于空山,与那山那树那花那月融为一体,物我两忘的时候,才可能听到山花落瓣的细微声响,嗅到绿苔地衣淡淡的香。。D.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词是诗歌的一种形式,又被称为“诗余”或“长短句”。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B.元代杂剧是综合了说、唱、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通常每本三折,每一折都有由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的一套曲子。C.莎士比亚的戏剧为我们展示了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著名的“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代表着他的艺术高峰。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散文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二、课内文言知识(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根拳而土易(更换)B.且硕茂,早实以蕃多加之以师旅加到上C.端章甫端正舍瑟而作起D.吾与点也赞成勖尔植,督尔获勉励7.下列虚词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以吾一日长乎尔B.儿之成,则可待乎 他日汝当用之C.因之以饥馑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D.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余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居则曰:不吾知也。  B.故不我若也C.异乎三子者之撰 D.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37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武昌九曲亭记苏辙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 向:朝着。B.兹欲以成吾亭邪 兹:这。C.斥其所据,亭得以广: 广:扩大。D.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 方:将要。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子瞻“适意为悦”的一组是(  )③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 ④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⑤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 ⑥昔余少年,从子瞻游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B.文章先从苏轼好游武昌诸山写起,指出了苏轼在黄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也为叙述建亭武昌铺垫,显出苏轼在失意遭遇中善于自得其乐。C.当苏轼称心如意的时候,他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游山玩水的快乐;到了他游山玩水感到厌恶时,他也不觉得吃惊。D.文章描写苏轼游山建亭行动与赞美苏轼“适意为悦”的情怀相辅相成,而以后者为主。脉络清楚,结构清晰。12.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9分)(1)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2)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3)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13.请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马 骇 舆 则 君 子 不 安 舆 庶 人 骇 政 则 君 子 不 安 位 马 骇 舆 则 莫 若静 之 庶 人 骇 政 则 莫 若 惠 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 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注】 ①宋神宗?宁七年(1074)四月,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时作。②?娥即嫦娥。(1)上阕“雪”与“杨花”互喻,构思巧妙,试分析这两个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4分)(2)分析下阕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9分)(1) ,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将进酒》)(2) 五更鼓角声悲壮, 。 (3) ,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4) 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7)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8)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9)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20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听 雨季羡林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头顶上的雨声的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枯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比的概念,有相当大的悬殊。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6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湖北省黄冈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含解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21409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