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一中2012级高二级部第一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选择题部分全部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注意有若干多选),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 (每题2分,共10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3题,共6分)所谓名著,通常是指文学艺术中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按哲人的说法,都是“不可企及的高峰”。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们在社会认识和艺术表现上已达到了顶峰,只是因为这些名著往往代表着一个时代文艺发展的最高水平。作家、艺术家以完美的艺术形式,把他们所处时代的辉煌与罪恶,他们特有的情感体验,都深深地镌刻在文艺的纪念碑上了。因此,那个时代虽然一去不复返了,但其完美的艺术表达和特有的情感体验,以及他们对那个时代认识的独特视角,却永远不能被取代、重复和超越。《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世界文学名著,就是因为曹雪芹以其如椽之笔,通过描绘一个家族的兴衰,把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和他深刻的生命体验,无与伦比地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于是,《红楼梦》成了一座纪念碑,一座中国小说史乃至世界小说艺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后人不仅从中得到了很多历史的、审美的认识,而且对它包含的文化意蕴,至今也说不尽,道不完。像《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中是可以陈列满满一个艺廊的。我国的古典诗文,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到龚自珍,小说从“四大奇书”,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外国的名著,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的戏剧,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到托尔斯泰的《复活》,再到卡夫卡的《变形记》……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的精神矿藏,其历史的深度和文化反思的力度,特别是他们永恒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和我们的后人反复品味。名著需要重读。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严格筛选,其本身的存在证明了它们的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和文学修养的不断提高,而需要获得新的情感体验与生活感悟。我这里所说的重读名著,乃是从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着眼的。仅就我们这些年龄稍长的人的亲身经历来说,在“文革”前的一段时间和“文革”期间,阅读心态是何等的不正常,阅读空间和环境是何等的狭小和残破。那种以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为经纬的阅读定势,使我们只懂得给书中人物划成分,或者千方百计地追寻作者的阶级归属和政治派别。那种刻板的政治决定论,使我们阅读名著时,到处搜罗数据,以理解时代背景。那种种“通过什么反映什么”来概括作品主题的阅读公式,死死地套住我们的阅读思维。那种所谓“受阶级局限,如何如何”的万能标签,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鲜活的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了多少误解!新时期以来,名著重印,给读书界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生气。但如何重读名著呢?我想,所谓“重读”,决非“再看一遍”,也非多看几遍。如果仅仅停留于“看几遍”,那也许只是“无用的重复”。“重读”应是指把名著完全置于新的阅读空间之中,即对名著进行主动的、参与的、创造性的阅读。而这首先需要阅读者在面对名著时有一种开放的阅读心态,同时应该破除过去在某种力量束缚下的阅读方式,在心态上积极开辟多向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培育自身的建设性的文化性格。否则,仍可能导致重读名著的失败。(选自《重读名著》)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A.任何文学名著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B.凡是被列入世界文学名著的作品,都对整个世界的辉煌与罪恶作出了深刻的反映。C.凡是文学名著都必须表达出作者特有的情感体验和作者认识他那个时代的独特视角。D.任何一部文学名著都具有完美的艺术形式和很高的审美、认识价值。2.对于经典名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名著“不可企及”的意思是说不能被取代、重复和超越。B.名著能经得起时间的淘洗和历史的筛选,是不朽的。C.名著在社会认识和艺术表现方面都已经达到了顶峰。D.名著包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不是我们读上几遍就能品味完的。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A.名著需要重读,是和作品本身、读者阅历及文化历史发展有关系的。B.“文革”期间,人们不正常的阅读心态夺去了多少名著鲜活的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了很多误解。C.新时期阅读名著应该具有开放的、多向多元多层次的心态。D.名著需要我们多看几遍,因为读一遍就会有一遍的收获。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3题,共6分)黛玉是什么样的人物典型昊 鑫人们总说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失败毕竟不是人人都愿意看到的,没有人是冲着失败而活着的,也没有人说我就是为了失败来到世界上的。黛玉的形象从美学角度来看,她只是一种能欣赏不能生存的美丽。追求美是对的,但实际上很多的女孩子身边有很好的男孩子,但她们却看不到,一直要追求感情上的浪漫,导致自己的失误。实际上,老百姓的一句话青年人往往忽视了,那就是:“居家过日子。”这句话从浪漫走向实际。爱情往往给人以很美丽的光环,但是这个光环却往往害了人的一生,男女青年去追求这个光环的同时,恰恰中了它的计。一个人能脚踏实地地过日子,就是因为他看到了这个光环后面的实际问题,这就是我想对男女青年说的。“宝黛式的爱情”成功率到底有高,统计学还没有给出答案。林黛玉在身体上弱不禁风,在生存观念上也是弱不禁风的,她的生存观念也同样要在与社会的抗争中最后惨败,不堪一击。黛玉比宝钗缺少一个最主要的生存条件——身体条件,她自己的身体就不健康。而这种病态美,也导致了她心理上的缺陷。黛玉是幻想型的人,她对生活和爱情及至于生存都没有理性的认识。她保持了人类最本质的天性。惜春说她:“林姐姐那样一个聪明的人,我看她总有些瞧不破,一点半点儿,都要认真起来,天下事哪有多少是真的呢?”这里,惜春倒是看破了,可惜的是惜春她看得太破了,她走向了黛玉的反面,她对社会的真实性看得太透了,惜春是永远不会对任何男人有感情的,因为天下事哪样是真的呢!什么都假了,那只好到庙里去伴泥人去了。林妹妹给人的形象是清纯而哀婉的。在大户人家眼中,破落人家是最让人看不起的,而她就是其中一个,她不但心胸不能比湘云,心计实力比不上宝钗,能力比不上探春,身体连惜春和迎春都赶不上,她本来有的一点地利也让宝钗给占去了,使得本来就很难生存的她,就更无法为实力派所代表的王夫人所容。她弱得可怜,才高而孤傲。她忽略了很多细节,她对宝玉身边的人如袭人,可以说重视程度不够。她没有像宝钗一样把握住自己的目标,她和宝玉把目标建立在了虚无缥缈上,她才高不实用,她的心疑让她的担心成了真。宝玉与黛玉是无用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在平民中很难生存,因为他们清高。他们要么忘掉自己是个有文化的人,要么被社会所吞噬,要么不被抄家像个寄生虫一样过一辈子。他们的才华无用于社会,他们也没有反抗当时社会势力的能力,只会愤世嫉俗,消亡自己。社会不会因为有贾宝玉和林黛玉而改变轨迹。自从《红楼梦》横空出世以来,黛玉就成为众人评论的焦点,对于她的评论多半是个“情”字,但是“情”的概念不是独立的。人都说钱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俗语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人在某种程度上还要承担对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家庭对社会的责任。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作者写她,除了有对她的赞赏与同情以外,对她可能还赋予了另一种概念,和宝玉一样,黛玉的形象也有典型意义,这种意义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的。 (选自《中国作家》有删改) 4.下列选项中关于“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林黛玉的身体和观念在与社会的抗争中均弱不禁风,不堪一击,最后必将残败。B.黛玉比宝钗缺少了一个最主要的生存条件——身体条件,她身体不健康从而导致了心理上的缺陷。C.林黛玉保持了人类最本质的天性,她对生活和爱情甚至生存都没有理性的认识。D.黛玉和宝钗相比,她没有把握住自己的目标,才高不实用,她的心疑让她的担心成了真。5.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作者认为宝玉与黛玉是无用知识分子的典型的理由的一项是 ( )(2分)A.他们清高,总以自己是个有文化的人而自居。B.他们的才华无用于社会。C.他们的形象被赋予了典型意义,但这种意义是消极的。D.他们没有反抗当时社会势力的能力。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A.从宝黛的爱情出发,作者提出“年轻人在感情上要从浪漫走向实际,想解决人生的实际问题,就要脚踏实地地过日子”的观点。B.年轻人在感情上如果只是追求浪漫,就会导致自己的失误。美丽的爱情光环,往往害了人的一生。C.黛玉形象的消极性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一方面是黛玉是个幻想型的人,她对生活和爱情甚至生存都没有理性的认识。D.贾宝玉和林黛玉只有提高反抗当时社会势力的能力,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4题。(8题,共16分)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含解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242307.html
相关阅读: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