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二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命题人:贺慧艳 审题人:高二地理备课组 时量 :9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C.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D.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2.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2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 B.区域都是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则综合了地形、气温两大要素C.西气东输工程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D.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是为了找出区域的相似性,因地制宜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3.区域内部特征具有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 A.相对一致差异 B.绝对一致相对一致 C.差异整体 D.地带非地带划分区域的意义是 ①更方便了解区域差异、特点 ②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 ③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 ④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A.河套平原B.宁夏平原C.河西走廊D.成都平原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民居,可以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某方面特点。据此回答.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 A.平原广大 B.太阳辐射弱 C.降水少 D.冬季风力强.我国少数民族苗族的典型民居吊脚楼反映了当地的 A.气候环境B.地形条件C.水文环境D.土壤特征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A.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 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 C.玉米、高粱、大豆、甘蔗 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依照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据此回答10—11题。10、划分西、中、东三个经济地带的主要依据是A.经济发展速度 ? B.经济结构?C.经济发展水平? ? ?D.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一致的是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12.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产业结构的差异? 资源分布的差异? 距海远近的差异? 开放程度的差异A.? B.? C.? D.13.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 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 B. C. D.14.西部地带经济发展的优势有 A.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 B.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技术水平较高C.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便利 D.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15.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半城市化”是特指中国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报酬、住房、子女教育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导致我国“半城市化”现象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B.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C.城市化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D.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竞争日益加剧,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据此回答~题。.有人把世界经济称为“地球村经济”,是因为 A.世界经济规模日益缩小 B.各国经济差异越来越小 C.生产、消费、流通领域联系日益减小 D.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经济区域化A.有利于区域经济集团的内外合作与联系 B.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 C.不利于实现经济全球化 D.“南南合作”是为了扩大竞争优势.关于世界产业转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产业转移中,发达国家多用“朝阳产业”取代“夕阳产业”,形成新的工业基地B.发展中国家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起飞C.在产业转移中,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的恶性开采,发达国家则实现可持续发展D.产业转移可能伴随污染转嫁和人口迁移右图是奥地利1951-2001年人口增长状况示意图,期间人口死亡率保持稳定,读图判断23~24题。23.奥地利人口自然增长的低谷期发生在A.1961—1971年 B.1971一1981年C.1981—1991年 D.1991—2001年 24.近三十年来,奥地利人口增长的最主要特征是A.负增长显著 B.机械增长显著C.自然增长显著D.过度增长显著25、与图中省(区)甲、乙、丙、丁简称相对应的一项A陕、豫、黔、川 B皖、辽、贵、蜀 C皖、豫、湘、滇 D赣、辽、湘、云 27.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28.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对外联系不便④生产方式落后⑤水资源短缺?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下图是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29—30题。29.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农作物是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青稞30.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A.灌溉条件较差 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严重株洲市二中2015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答卷一、选择题(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综合题(40分)31. 读南水北调工程的沿线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三部分。图示输水干线为________工程的主体:a河是,c地位于______________流域,全部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阶梯。(2)该输水干线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输水线路中可以自流输水的河段是______河段(填字母)。(3)为了使长江水过黄河,设计了B图方案,请指出这种方案的优缺点。(4)据推算,到2030年,黄淮海平原年缺水量为400亿m3。通过中线和东线调水能否达到缺水量与补水量的平衡?_______。对已经预测到的这种结果,除调水外还应实施哪些对策?(1)三大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多的是第_________产业,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4分)(2)我国东、中、西部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3)从开源节流、区际协调来简述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对策。(6分)3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分)(1)比较甲、乙两区域中的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存在差异的原因。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甲水稻油菜、棉花等乙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2)从自然因素角度考虑,乙图中B地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3)图中甲区域农业的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答案:(1)东线 海河 三(2)利用京杭运河及沿线湖泊 bc (3)不占空间,不受大气等自然因素影响,对航运无影响,不易被破坏 施工成本高(4)不能 进一步搞好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32.答案(1)二 工业快速发展(工业是用电大户)(4分)(2)东部发电量和用电量都大;东部用电量大于发电量;中西部发电量大于用电量(3分)(3)开源:开发新能源; 节流: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耗;区际协调:产业转移,资源跨区域调配(6分)33、(1)主要原因是水热(或气候)条件的差异。甲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差,尤其是热量条件不足,只能适应小麦、甜菜等温带作物的生长。 (2)低温 (热量条件较差) 办法: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等。 (3)热量条件优越;科技水平较高。1⑥ 浙南山区⑤黄土高原 ①武夷山区②长白山区③皖西大别山区④太行山区考场号: 班级: 学生姓名: 座位号: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 — ? 封 — ?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座位号湖南省株洲市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260600.html
相关阅读:湖南省常德市淮阳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