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水平检测地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右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1~2题。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2010年1月21日,日本丰田汽车宣布由于油门踏板存在设计缺陷,召回大约230万辆美国市场上的8种型号汽车,涉及丰田在美国销售的大部分车型。截至目前,日本丰田汽车实际召回数量接近千万辆,比丰田2009年全球销量还多37%。据此完成3~4题。 3.丰田等不少汽车跨国公司将研发中心迁往中国,最主要是为了( ) ①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 ②设计的产品更符合中国的汽车消费文化 ③及时了解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以便迅速做出反应 ④加强对中国劳动力的培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丰田事件”对中国汽车业的启示有( ) ①在规模化生产的同时,强化品质管理和质量监督 ②开拓市场,积极提升公民人均汽车拥有量③开发西部,将汽车工业中心转移至西部地区 ④革新技术,打造品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5~6题5.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B.由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6.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6.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如印染厂对水资源的污染。产业转移可以加快迁入地的经济发展,排除A;产业转移必然导致劳动力空间的重新分布,但不一定是严重的失业,排除C;产业的升级,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高,排除D。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西藏和黑龙江沼泽湿地面积广大。读表,回答7~8题。占全国沼泽湿地面积比(%)1990年1995年2000年黑龙江22.1320.9717.67西藏24.1725.5526.757.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之处是( )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 B.纬度高,蒸发微弱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 D.气温低,蒸发微弱8.下列关于两地湿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黑龙江湿地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农业基地的开发B. 湿地减少加剧了黑龙江的洪涝灾害C.西藏湿地面积增大与全球变暖有关D.旅游资源的开发是西藏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回答9~10题。 “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9.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10.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 ?D.消费市场狭小下图为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 ① M城市代表上海 ② d包括京广、兰新等铁路 ?③ N城市代表武汉 ④ C可能是长江,也可能是黄河 ? A.①② B.②③ ? C.①④ D. ③④ 12.关于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的正确叙述是(  ) ? ① 经济带的发展是因为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 经济最发达的是b经济带 ? ③ d经济带矿产资源、能源丰富 ④ a经济带技术指向型工业发达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 D. ③④【答案】11.A12.B【解析】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拦截了几乎全部上游来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城市发展,各类用水剧增,民勤的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危险,并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沙源地之一。读图,回答13~15题。13.民勤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旱涝灾害 D.气候变暖14.民勤成为北方地区沙尘暴沙源地的直接原因是( )A.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B.多内流河,有断流现象C.植被稀疏,地表物质松散 D.地势低平,地形以盆地为主15.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用水 B.过度樵采 C.过度放牧 D.过度开垦【答案】13.B14.C15.A【解析】试题解析:13.题意,水资源利用不当,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危险,并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沙源地之一,所以根据题意,民勤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选B。14.据题意,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导致植被不断的大量死亡,绿洲不断消失,成为沙尘暴下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C.天然气、石油和水 D.煤炭、天然气和水电17.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线起止点气候类型分别为(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18.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明显改善?(  ) A.粉尘污染 B.地面下沉    C.酸雨    D.煤烟污染【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改善东部的大气质量,增加清洁能源天然气的比重,减轻大气污染。而地面下沉是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19~20题。19.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20.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读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图, 完成21~23题。21.如果用图例代表三大产业的比重,那么( )①图甲表示东部地带产业结构  ②图例C 代表第二产业比重 ③图甲 、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④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第三产业的比重依次降低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22.如果用图乙代表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 那么图例A、B、C代表的产业分别是( )A.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B.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C.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D.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23.我国东部地带与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的异同是( )A.东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 中、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B.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 中、西部地带第二产业比重大C.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 中部地带第二产业、西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D.东、中、西三个地带目前都仍以第二产业为主24.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玩具制造 B.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考查产业转移的类型。产业结构来看,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的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选项中只有玩具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25.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 )①劳动力因素 ②国际援助 ③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 ④市场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二、综合题(本题包括3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4分,第28题22分,共50分)26.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区域项目AB人口(万人)22393508面积(平方公里)2708055375耕地面积(千公顷)9892760GDP(亿元)160135276城市化水平(%)67.535.5三次产业结构2:47:5126:44:30每万人大学生数(人)34391单位GDP能耗(千克标准煤/元)0.260.54(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________________(2分) ①资金 ②劳动力 ③技术、管理 ④原料、燃料 ⑤劳动密集型产业(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水平检测地理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272362.html

相关阅读: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