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第I卷(共50分)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其中“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蕴涵着我国古代的 A.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B.墨子的“兼爱”思想C.庄子的辩证法思想 D.韩非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2、 《管子?任法》说:“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A.法律体现人民意志保护人民利益 B.用法律约束每个人的行动C.法律是君主专制主义统治的工具 D.体现中国古代的民主思想3、2007年9月28日上午,以“同祭先师,共享和谐”为主题的祭孔大典在山东曲阜隆重举行,“国人不可不知的五句《论语》经典”征集活动结果也同时公布。五句《论语》经典不包括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德不孤,必有邻 C民为贵,君为轻 D礼之用,和为贵4、2009年7月22 ,两千多年来时间最长的日全食横扫我国苏州等地的长江流域。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联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无为而治5、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6、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7、“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学理论C.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8、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A.民主共和制度 B.中央集权制度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度9、“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朱熹 B.李贽C.陆九渊 D.黄宗羲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C.宣扬罗马教皇的精神权威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15、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撤。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16、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影响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17、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不久前,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学生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政治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 )A.《论法的精神》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独立宣言》18、人们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对“启蒙思想”这一历史概念最准确的表述是( )A.对旧制度进行了批判,对新社会提出设想的思想B.批判了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C.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利的制约与平衡A.B.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文字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B. C. D.22、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绘画的特点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 ——《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卷四十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原君》回答问题:(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2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2分)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2分)(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 (4)材料四作者有哪些新的思考?(2分)这些认识产生的经济根源何在?(2分)(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4分)分析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为何能一直保持正统地位?(4分)27、(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材料2: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无知即罪恶。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材料3: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等人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请回答:(1)材料一集中体现孔子的什么主张?(2分)材料二反映苏格拉底的什么观点?(2分)二者在本质上有何相似之处?(2分)(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的原因是什么?(6分)2分)(2)“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2分)(3)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2分)(4)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2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2分)(5)演变历程:春秋战国??儒家学派产生;西汉武帝??儒学成为正统;宋明??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清??儒学遭到批判,正统受到冲击,但仍为主流。(4分)原因:①儒家思想适应了统治者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要求。 ②儒家思想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能够适应时代需求(或与时俱进,兼收并包)(4分)27、参考答案: (1)孔子主张:“仁”;“以德治民”(2分)苏格拉底主张:善是人的内在灵魂;美德即知识(2分)相似本质:都体现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2分)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2015-2016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317975.html
相关阅读: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