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一中2015—2015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二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 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 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 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 英雄、隐士、侠客、君子2. 爱人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与墨子的“兼爱”相比,孔子的“仁爱”注重 A. 调节人际关系 B. 倡导重利轻义 C. 讲求实际功利 D. 区分等级名分3. 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这一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B.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君权神授”4. 西方园林体现人工美,布局对称、规则、严谨;中国园林追求山环水抱,曲折蜿蜒,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下列与中国园林体现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A. 万物皆备于我 B.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C.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D.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5.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 制天命而用之 B. 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兼相爱、交相利6. 《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现,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出人性的尊严 B. 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C.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D.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成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7.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核心思想是 A. 维护封建礼教 B. 主张学以致用 C. 反对迷信崇拜 D. 抨击腐朽统治8.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对这场反思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时代要求 B. 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 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的文化主导地位 D. 是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9.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④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论衡》)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10. 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11.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12.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①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④注重以实验事实为根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13.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主要说明 A. 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 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 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D. 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14. 个性解放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与上述书法风格有关的时代背景是 A. 国家统一,盛世气象 B. 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C. 经济发展,社会走向正轨 D. 社会危机,世人反省15.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是 A. “徽汉合流”的局面 B. 南戏的流行 C. 元杂剧的兴起 D. 京剧的形成16. 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 A. 原始岩画 B. 汉代帛画 C. 中国文人画 D. 民间绘画17.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魏晋时期是书体演变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B.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中国画的特点 C. “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 D. 《离骚》是古典文学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18.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 重视道德的意义 B. 肯定人的价值 C. 强调知识的作用 D. 推崇君主权威19. 黑格尔曾这样评价苏格拉底,“他的生活和他的哲学史一回事,但他的哲学活动绝不是脱离现实而退避到自由纯粹的思想领域中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苏格拉底的哲学以研究自身的生活为主要命题 B. 苏格拉底的哲学关注世界的本源 C. 黑格尔对苏格拉底的哲学持否定的态度 D. 黑格尔肯定了苏格拉底哲学对古希腊城邦的现实影响20.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A. 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 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 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 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21. 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A. 民主思想 B. 无神论思想 C. 科学思想 D. 人文主义思想22. 《三言二拍》与《十日谈》相比,共同点有①都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都赞赏了手工业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干③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④都适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③④23.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 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 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 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 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24.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 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 B. 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 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25. 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其实质意义在于 A. 否定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作用 B. 废除了宗教对人们的束缚 C. 维护了德意志各个阶层的利益 D. 把矛头对准了封建专制制度26.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下面的哪一句话可以最恰当地解释人们的这种做法: A. 他继承和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使牛顿的力学体系成为近代最具影响力的理论 B. 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的现象中驱逐出去,而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C. 他和牛顿一样,在科学上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坚忍不拔的探究精神 D. 进化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牛顿经典力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27.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这足以说明 A. 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 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C. 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D. 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28. 19世纪,西方人宗教信仰的虔诚度降低。与这一趋势形成无关的科学家是 A. 牛顿 B. 达尔文 C. 爱因斯坦 D. 伽利略29. 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影响来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出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30. “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等是近年出现的一批网络流行语,它们均连接着社会热点事件。下列有关网络说法正确的是①从80年代开始我国的互联网发展飞速,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②网络世界使大众的语言发生了很大变化③网络赋予人发言的自由,但也会导致负面影响,因而要抵制④人们利用网络积极关注社会事件,网络成为公民表达看法、参与社会进程的方式 A. 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②③江西省吉安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WORD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320382.html
相关阅读:宁夏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