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第1时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每一练(人教版必修3)
【基础过关】
1.关于田纳西河与美国其他河流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田纳 西河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B.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上的一条一级支流
C.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支流阿肯色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D.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支流密苏里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2.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内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平原为主
B.流域内是一盆地,起伏不大
C.流域内多,地形起伏较大
D.流域主要位于高原
3.地是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保护的重点是( )
A.矿产资保护
B.水量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C.水资的节约利用
D.植被生态的保护
4.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反映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特征的是( )
5.读“田纳西河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A.9~10月 B.11~12月
C.1~2月 D.4~5月
【能力提升】
水系由干流及其不同等级的支流组成,直接汇入干流的河流是一级支流,汇入一级支流的河流是二级支流。读“某区域水系图”,完成6~7题。
6.关于图中Ⅰ、Ⅱ两条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河从不同地方入海
B.两河均属某一大河的支流
C.Ⅱ河是Ⅰ河的一级支流
D.Ⅱ河是Ⅰ河的二级支流
7.A湖西岸附近地区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不 包括( )
A.草场退化 B.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 D.土壤碱化
(2011•辽宁丹东模拟)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图示区域资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网密布,水资丰富
B.临近海洋,地热资丰富
C.地多,森林资丰富
D.、N海域油气资丰富
9.关于图中黄河段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支流众多,水系发达
B.河床水深流急,呈现V字形
C.河道宽阔,流域面积广
D.水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关于田纳西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美国的西南部
B.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因而是二级支流
C.发于阿巴拉契亚的北坡
D.在肯塔基市流入密西西比河
11.有关田纳西河水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田纳西河水系发 达,支流众多
B.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
C.流量稳定,通 航价值高
D.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
12.日本河流的图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于中部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区年降水量多达3 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 日 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开发机构。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 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1.A 2.C 3.D 4.C 5.A
能力提升
6.D 7.C [第6题,从图中的经纬度和脉、河流等信息可知,Ⅰ、Ⅱ两河都属黑龙江水系,但Ⅰ是干流,Ⅱ是黑龙江支流松花江的支流,属二级支流。第7题,A湖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草原,该处属半干旱区,降水较少,容易出现草场退化、土地 沙化和土壤碱化等生 态问题。]
8.D 9.D [据图分析可知,该区域为我国的华北平原,为渤海,N为黄海,两地为大陆架地区,油气资丰富。该段为黄河的下游段,为“地上河”,无支流,水量季节变化大,有较长的结 冰期。]
10.B 11.C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发于阿巴契亚的西坡,在肯塔基市汇入密西西比河的最长支流俄亥俄河,因此属二级支流。第11题,受气候的影响,田纳西河流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 再加上地形起伏,河流落差较大,因此通航价值并不高。]
12.(1)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2)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丰富。
(3)因为夏季风会给日本太平洋沿岸带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是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4)在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脉阻挡西北季风带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脉阻挡东南季风带的太平洋水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34487.html
相关阅读:2013高二地理上册期中调研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