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命题:湖南师大附中高二语文备课组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绸缪(móu)   刊载(zài)   彳亍(chù)   衣袂飘飘(mèi)B.漪沦(yī) 阻遏(è) 粗糙(cāo) 回眸一笑(móu)C.弄堂(nòn?) 亘古(?èn) 坍圮(pǐ) 风姿绰约(chuò)D.攒射(cuán) 凝脂(zhī) 修葺(qì) 图穷匕见(ji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树阴   鹧鸪   锭子   阴谋秘计B.玉蕈 颦蹙 喋血 虚无缥缈C.籼米 帐簿 漫溯 殒身不恤D.峥嵘 云宵 包袱 绿草如茵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秋冬季节,发生雾霾的几率很大。一些大型货车车主安全意识淡薄,货物超载,积重难返,导致高速公路频繁出现严重交通事故。B.要使廉洁勤政蔚成风气,不是办一次讲座、作一次报告就能实现的。只有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上行下效,好风气才能得以形成。C.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楼市,交易行情不温不火,在平淡中迎来了本年内最后一个销售的关键期。D.盘龙区人社局情牵民生,实施窗口式受理、一站式服务和首问首办责任制等举措。见微知著的工作,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感到了温暖。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健康”的转变,而这一进程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则更多地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B.从“突然死机”到“无法开机”再到高价维修,这已成为众多三星手机的共同烦恼。但面对大量的投诉,三星没有重视,也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C.央视批星巴克的报道反响激烈,美《外交政策》杂志也加入“吐槽大军”,称央视“企图转移公众注意力,绕开百姓最关心的高房价问题,从而纠结咖啡价格”。D.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日本政府刻意渲染所谓外部威胁,人为制造紧张对立,并以此为借口扩充军备,其真实意图不能不令国际社会感到担忧和警惕的问题。5.下列诗句,对仗最为工整的一联是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B.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C.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D.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6.①②句分别置于下面文段的开头、结尾,最恰当的一项是      。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有时认着墙上斑剥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剥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功夫!      。(摘自《北斗》1931年创刊号署名叶圣陶)A.①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②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B.①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②“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C.①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②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D.①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②“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7.根据前后句子按原文默写。(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       。(《荆轲刺秦王》)(3)沅有芷兮澧有兰,       。       ,观流水兮潺?。(屈原《湘夫人》)(4)       ,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三、阅读题(共4个语段,共64分)(一)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8~9题。(12分)临安春雨初霁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注】淳熙十三年,诗人在家乡山阴赋闲五年后重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前在临安等待皇帝召见时写下此诗。“素衣”句: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诗中不仅指羁旅风霜的苦楚,又寓有京都恶浊,久居会使白衣染成黑色的意思。陆游这里反用其意。8.有人说,阅读诗中颔联,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为什么?(5分)答:  9.“犹及清明可到家”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态度?(7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10~11题。(10分)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苏轼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注】诗作于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第二年。《招魂》:战国时,宋玉因屈原忠而见弃,作《招魂》赋讽谏楚王。10.联系全诗,简答首联着一“寻”字的作用。(2-4个字)(2分)答:11.说说诗人“寻”到的,没“寻”到的,都有些什么?(答题不能摘录原诗句)(8分)寻到了的:  没寻到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9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阿留传明?陆容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蓄之。尝试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主人怒之,则帚掷地,曰:“汝善是,何烦我为?”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问之,则曰:“短而肥者,瘦而髯者,美姿容者,龙钟而曳杖者。”后度悉不记,则阖门拒之。家蓄古尊、彝、鼎、敦数物,客至出陈之。留伺客退,窃叩之曰:“非铜乎?何黯黑若是也?”走取沙石,就水涤磨之。短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持斧、锯,历园中竟日。及其归,出二指状曰:“木枝皆上生,无下向者。”家人为之哄然。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其可笑事,率类此。元素工楷书,尤善绘事。一日,和粉墨,戏语曰:“汝能是乎?”曰:“何难乎是?”遂使为之,浓淡参亭,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元素由是专任之,终其身不弃焉。传者曰:樗栎不材,祈者不弃;沙石至恶,玉人赖焉;盖天地间无弃物也。矧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今天下正直静退之士,每不为造命者所知;迟钝疏阔者,又不为所喜。能知而且喜矣,用之不能当其材,则废弃随之。于戏!今之士胡不幸,而独留之幸者?【注】参亭:参互均匀。樗栎chū lì:都指无用的木材。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蓄之     蓄:收养B.留伺客退,窃叩之曰 窃:私下C.舍前植新柳数株 植:树立D.浓淡参亭,一若素能 素:一向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B.家人为之哄然。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C.曰:“何难乎是?”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D.矧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14.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A.阿留似不懂古董珍贵,而将主人家收藏的“古尊、彝、鼎、敦”加以洗磨。B.阿留痴呆,却善于绘画、和颜料。因此得到主人“专任”,终身不被弃用。C.写阿留而有寄寓,作者提出了“天地间无弃物”,用人当用其所长的观点。D.文章赞美周元素能容人、用人,与现实中的“造命者”用人不当形成对比。1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尝试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4分)译文:  (2)(阿留)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6分)译文:  (四)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6~19题。(23分)狭的天地石灵法国公园附设的动物园里,有两头狮子,当清晨或薄暮,往往发出一种动人的吼声。每次听了之后,不自觉地有一缕由激动或凄清交织成的酸意,升到胸际。接着是许多遐想,挤掉手中的工作,挤断正常的思考。我想到,它在深山大谷里的情形。赤日西堕,黄云蔽空,长风呼啸,景色为昏,是它出现的最好的背景。于是它或穿越溪涧、或踞伏崖岭,发为长吼,群山响应,声震山林,如果是秋天,败叶萎枝,簌簌地下落。不要说猿鹿狐兔,即山精魑魅,也将不敢显出身形。但它现在在笼里。挨着狮栏的另一个栏里,是一只文豹。它不会吼,但据说,它的性子比狮子还急。每次看它,不是在栏里彷徨窜走,就是睡在木板上;睡在木板上,却并非在休息,它睁着两只灰碧的眼,一瞬不瞬,射出一股近乎疯狂了的愤怒的光。它在恨,我想这时候,即使是好心的开栏放走它的人,也逃不掉它的抓噬。过了不久,再去看它的时候,它已不见了,问人,知道并不是搬了家,而是死了。那原因是很明白的。它死得对。如果有人学为批评家,说它是懦夫,是弱者,我将投反对票。我不是狮子,不是文豹,更不是英雄。然而我却渐渐地明白了狮子的吼,文豹的不瞬地睁着的眼。小时候,从家里到学堂,约二里路,每次走起来,都要愤慨于怎么这样远。大起来,在外面住了若干年,再回去,有时探探旧日的脚迹,往往觉得走不了几步,就已经到了。这时候,心里会起一种异样的蠕动,好像有一种什么东西已经失掉了,逝去了。但现在对于有着走不完的马路和弄堂,看不完的脸孔和人事的上海,却又起了一种相反的感觉。是第一次。马路两旁,高耸着房屋,像撞不破的铜墙铁壁。即使转弯抹角,绕过了一道,顷刻间面前又矗立起一道,绕过一道,又是一道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DOC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349607.html

相关阅读:【解析板】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2015-2016学年高二10月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