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 2013届高二年级期末三校联考
历史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但现行的历史研究,把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
A.明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近代化史观
2.“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3. 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
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
4.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
A.人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5. 18世纪的法国,越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 )
A.批判神权统治 B. 鼓吹人性解放
C. 倡导思想自由 D. 构建理性王国
6. 伏尔泰在《风俗论》一书中对中华化和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所获得的中国化资料最有可能自于( )
A.中国使节 B.传教士 C.法国驻华公使人 D.中国留学生
7. 欧阳询《艺类聚》中记载,鬼谷子曰:“郑人之取玉,必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这里的“不惑”指的是( )
A.头脑清醒 B.年过四十 C.不怀疑别人 D.不迷失方向
8.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人画时说道:“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人之感想……”这说明人画的特点是( )
A.主张逼真的艺术效果 B.体现历史史实的发展变化
C.注重画面的整洁和完整 D.追求抒情写意的艺术风格
9.爱因斯坦说:“他在善于运用他那时的经验上也是独特的,同时他还对于数学和物理学的详细证明方法有惊人的创造力.……他的成就一直是理论物理学领域中每个工作者的纲领。”中的“他”是 ( )
A.牛顿 B.伽利略 C.普朗克 D.波尔
10.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11.早在1962年时,美国的卡逊(R.Carson)出版了《静寂的春天》(Scient Spring)一书,书中的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叫了”“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可是只不过二十年,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历史以充分的理由再次证明 ( )
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B.耸人听闻,杞人忧天
C.靠科技人类能克服它 D.环境问题始于美国
12. 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该著作是( )
A.《资政新篇》 B.《瀛环志略》 C.《变法通议》 D.《天演论》
13. 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
A. 民族独立和富强 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 扶清灭洋 D. 建立社会主义
14. 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其中心问题都是政权问题,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权主义思想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民权思想相比,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 )
A.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B. 反对封建地主土地国有制
C. 暴力推翻清王朝 D. 国家的阶级实质
15. 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 )
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学革命的影响 D.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16. 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教科书不再使用言,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学革命 ( )
A.取得了重大突破 B.被全社会所认同
C.推动了政治革命 D.取得了彻底成功
17.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 )
A.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B.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C.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D.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18.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
A.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D.特写:作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恩格斯说:“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下列符合恩格斯所描述的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学作品是 ( )
A.《悲惨世界》 B.《大卫•科波菲尔》 C.《等待戈多》 D.《人间喜剧》
20.有一作家在小说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没有标点,不分段落,充分体现人物意识的自然流动。据此,你认为他属于哪一学流派 ( )
A.新古典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浪漫主义
21.“当梭伦看到平民因取消债务而大胆起时,他便设计出一些阻碍平民地位上升的措施。四个等级的划分及按等级高低任官的法律,使平民的绝大多数丧失了问鼎执政官的机会。”这段材料说明梭伦 ( )
A.反对平民参与城邦政治 B.改革具有折中的特征
C.主要维护贵族利益 D.取消债务是被迫进行的
22. 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这表明苏格拉底 ( )
A.反对直接的民主 B.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
C.反对问政于民 D.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
23. 古代雅典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把多数人确认为损害公民利益的人流放国外。这种做法所体现的精神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哪一原则最为相似( )
A.执政为民 B.以人为本? C.民主集中 D.权力制衡?
24. 商鞅变法《战国策》中有句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田里不鬻”原则的记载。省略处关键词的大意是( )
A.废止 B.推行 C.恢复 D.延续
25.公元前338年,秦惠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处死。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秦国 ( )
A.变法深入人心 B.法治代替人治 C.变法违背民意 D.变法最终失败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主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法律加以详细的规定,法律是专为促进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而制定的……法家的这些原则为秦统治者所采纳时,其效能显示了出。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
材料二 西汉建国初期,由于经过长期的混乱,社会经济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时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裁什二三”的境地。西汉统治者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出于恢复和发展经济、安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的需要,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了一个大转变……
材料三 ……到西汉中期,具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急功近利,一反其先辈“清静无为”的方针,采取积极有为的政策,“外事四事,内兴功利”。在这样形势下,主张加强专制皇权和维护封建大一统的董仲舒新儒学便应运而生,而以新儒学为特征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也开始形成。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法家的这些原则”是什么原则?(4分)分析秦统治者采纳“法家的这些原则”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政治法律思想”?(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是如何建立新儒学的?(8分)
(4)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导致统治思想变化的因素有哪些?(4分)
27.(1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
材料二 胡锦涛在《2008年新年贺词》中说:2008年,对中国人民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使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改革解放生产力”过程中,中国在邓小平的引导下是怎样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6分)
(2)有专家指出,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解放思想的过程。在这30年间,中国思想界形成了哪些理论成果?(4分)它们着重解决了哪些重大问题?(6分)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 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到什么政治权利?(2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变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4分)
(2)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6分)
江西省 2013届高二年级期末三校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BDDCDBDDABABA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ACABCABBACAA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题:(1)原则:主张以法治国;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4分)
原因:法家的这些原则符合君主专制的需要;
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4分)
(2)思想:西汉统治者采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2分)
(3)董仲舒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五行学说改造儒学;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宣扬“君权神授”,加强君权;还提出了“三纲五常”,维护封建统治秩序。(8分)
(4)因素:历史发展的需要;维护统治的需要。(4分)
27题:(1)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分)
(2)理论成果:①邓小平理论;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分)
重大问题:①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3分)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3分)
28题:(1)政治权利: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2分)
途径:立军功;努力耕织。(4分)
(2)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3分)
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3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38659.html
相关阅读:2013年高二下册历史期中试卷(人民版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