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学案
教师寄语: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
学习目标:
1、能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揣摩语言,领会作者与主人公老王的思想感情
3、学会观察身边的普通人物,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学习重难点:
1、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联系身边的人,学会关注、关爱他人
资料连接:
走进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江苏无锡人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洗澡》等,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译作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走近老王(教师寄语:细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行!)快速阅读文本,学会利用圈点批划法捕捉主要信息,完成以下两题
1、识记字词
伛( )身 攥( )着 惶( )恐 塌( )败 愧怍( )
取缔( ) 滞( )笨 眼翳( ) 骷髅( )( )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字)
合作释疑—评说老王(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3、分析人物:默读课文,找出能够体现老王形象的语段,谈谈你心目中的老王建议用“我心目中的老王是一个 的人,从 看出”的形式表达出来然后小组讨论交流,交换看法,互相补充
4、面对老王的境况,作为作家的杨绛是怎么做的?从作者身上你有哪些做人的收获?
思想共鸣—怀念老王(教师寄语:心与心的交流,碰撞出思想的共鸣!)
5、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作为他生前的作家朋友的“你”,难道不想从行动上为他做点什么吗?(提示:“你”可以为老王写墓志铭、悼词、纪念文章等,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触!注意言简意骇!!!)
迁移延伸—关注“老王”(教师寄语: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6、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老王”一样生活境况的人,你能谈谈身边最感人的故事吗?你将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
品味语言:
7、杨绛的文学语言看似平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请下列语句蕴含的情感:
(1)、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2)、“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学习小结:
8、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达标检测
9、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体),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作者以为线索,兼用顺序和顺序来组织的课文写老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二曰“”
10、文中有一个词语“ ”能概括老王一生的命运,这个词语就是“文眼”,理解课文抓住文眼,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11、仿写句子: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送去温暖;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送去芬芳;假如我是一颗星, ;假如我是一片云, ;假如我是一棵树, ;假如我是一泓清泉,
1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乞 丐
屠格涅夫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
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
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
他向我伸出一只(①)、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
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
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和发着颤
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②)的手:“请原谅,兄弟!”
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笑了笑——而且,他也紧紧地握了握我(③)的手指
“哪儿的话,兄弟!”他嘟哝着说,“这已经是很可感谢的了,这也是恩惠啊,兄弟!”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那儿得到了□□
(1)、考考你的判断:“红肿”“冰冷”“战栗”都是用来形容手的,请将它们分别填入文中标序号处
①②③
(2)、仔细揣摩,你能给文中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语么?
我明白,我也从我的□□那儿得到了□□
(3)、今天看来一个稍微有点地位的人与乞丐握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文章的描写给人以真实之感,为什么?
(4)、“我”和乞丐握手的基础是什么?
(5)、“这也是恩惠啊”中“这”指的是什么?
(6)、结尾句有何深意?“我”从“老人”那里到底得到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30个字)
附:达标检测题的参考答案:
9、散文 彼此交往 逻辑 时间 善 苦 10、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1、就为他人送去光亮 就为他人送去清凉 就为他人送去荫庇 就为他人送去甘露 12、(1)、①红肿 ②战栗 ③冰冷(2)、兄弟 恩惠(3)、我和老人有着相同的遭遇,都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真情,一种理解,一种关爱他们之间的对话尤能反映这种真情(4)、彼此都是能理解对方的人(5)、“我”的言行所体现的同情心(6)、老人对“我”的充分理解得到了坚持生活信念的力量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40059.html
相关阅读:高二语文祖国土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