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五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1次月考高二语试题
第1卷(题 共65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下面的字,完成6~8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jù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说诗?zuì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1、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
B、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
C、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
D、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2、下列对中国诗歌性情与声色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晋宋之际,中国诗歌发生了第一次转变,从重性情转向重声色。
B、盛唐时,性情与声色的完美统一,使中国诗歌达到了发展的顶峰。
C、诗歌在盛唐之前,重声色,轻性情;在盛唐之后,重性情,轻声色。
D、盛唐半个世纪一过,所以性情与声色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现象再也没有过。
3、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意思的一项是 ( )
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越僵化。
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
C、明代的陆时雍和《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二、(3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言,完成4—8题。
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颇知属。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
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yǔ①!宜礼而用之。”契丹主召延徽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延徽有助焉。
倾之,延徽逃奔晋阳。晋王欲置之幕府,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求东归省母,过真定,止于乡人王德明家。德明问所之,延徽日:“今河北皆为晋有,当复诣契丹耳”。德明曰:“叛而复往,得无取死乎!”延徽曰“彼自吾,如丧手目;今往诣之,彼手目复完,安肯害我!”既省母,遂复入契丹。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何往?”延徽曰:“思母,欲告归,恐不听,故私归耳。”契丹主待之益厚。及称帝,以延徽为相,累迁至中书令。
晋王遣使至契丹,延徽寓书于晋王,叙所以去北之意,且曰:“非不恋英主,非不思故乡,所以不留,正惧王缄之谗耳。”因以老母为托,且曰:“延徽在此,契丹必不南牧。”故终同光之世,契丹不深入为寇,延徽之力也。
(选自《资治通鉴•后梁记》)
【注】①圉:同“圄”,养马的地方。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 B、筑城郭,立市里
C、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 D、非不恋英主,非不思故乡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延徽有助焉 ②于乱石中择其一二扣之,??焉
B、①所以不留,正惧王缄之谗耳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①止于乡人王德明家 ②会于西河外渑池
D、①向者何往 ②昔者十日并出
6.下列四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契丹与中原相安无事”原因的一组是 ( )
①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 ②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 ③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 ④延徽寓书于晋王,叙所以去北之意 ⑤延徽在此,契丹必不南牧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7、下列对原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延徽本是作为后梁使者去契丹搬救兵,结果由于没当面行大礼而被扣留发配去放马。
B、述律后的知人和契丹主的善任,使韩延徽在契丹国逐渐被重用,并发挥作用。
C、韩延徽本是带兵出使.却留在契丹,后虽逃回,却又因怕人妒忌重返契丹,二三其德,贪生辱节。
D、韩延徽大行不顾细谨,失小节而成大德,在复杂的形势下,灵活地处理了民族间的关系。
8、翻译言中画线的句子。(10分)
①德明日:“叛而复往,得无取死乎!”(4分)
②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日:“向者何往?”(6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9—10题。(8分)
观书有感
朱熹
昨夜河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9、这是宋代的两首哲理诗。朱熹的《观书有感》揭示了什么道理?(4分)
10、这两首诗表现理趣的方法各有不同,试作分析。(4分)
11、补写下列古诗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个小题)(6分)
(1) ,亦崎岖而经丘。
(2)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寒衣处处催刀尺, 。
(4)楚天千里清秋, 。
(5)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
(6)子曰:“ ,则远怨矣!”
(7) ,任重而道远。
(8)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2-15题。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周国平
妞妞是在离家不远的一所医院里降生的。每回路过这所医院,我就不由自主地朝大门内那座白色的大楼张望,仿佛看见刚出生的妞妞被裹在纱布里,搁在二层楼育婴室的小床上,正等着我去领取。这个意念如此强烈,尽管我明明知道妞妞已经死去,还是忍不住要那么张望。
这所医院离我家很近,走出住宅区,横穿马路,向东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它坐落在我上班的必经之路上,使我不可避免地常常要路过它。然而,我一次也没有真的走进去,一个清晰的记忆阻止我把意向变为行动。三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急急忙忙斜穿马路,因为违反交通规则,被站在对面人行道旁的一个警察截住了。听了我的解释,他看一眼夹在我腋下的婴儿被褥,做出一个放行的手势。当天傍晚,我用这条被褥裹住一个长着一头黑发的女婴,带着她的母亲雨儿,小心翼翼地一步步走下楼梯,从医院那座白色大楼里走了出。当我朝大楼张望时,我怀抱婴儿带着妻子小心翼翼下楼的形象就会后居上,使我立刻意识到二楼育婴室那一排裹着纱布的婴儿中已经没有妞妞,于是赶紧转过脸去,加快脚步走路,努力不去想我把母女俩接出医院以后发生的事情。
可是,下回路过医院,我又会忍不住朝那座大楼张望,仿佛又看见了裹在纱布里等着我去认领的妞妞。既然她如今不在世上任何别的地方,我就应当能在这个她降临世界的地方找到她,否则她会在哪里呢?我想不通,一只已经安全靠岸(这所医院就是她靠岸的地点)的生命小舟怎么还会触礁沉没?
在不可知的神秘海域上,一定有无数生命的小舟,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会进入人类的视野。每只小舟从桅影初现,到停靠此岸,还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漂流。这个漂流过程是在母亲的子宫里完成的。随着雨儿的肚子一天天隆起,我仿佛看见一只陌生的小舟,我对它一无所知,它却正命定向我缓缓驶。
正当我面对缓缓驶近的生命小舟沉入玄思时,雨儿却在为它的到达做着实际的准备。她常常逛商店,每次都要带回一二件婴儿用品。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们的衣柜里已经塞满小被褥、小衣服和一包包尿片,酒柜里陈列着一排晶莹闪光的奶瓶,一双色彩鲜艳的小布鞋喜气洋洋地开进我的书柜,堂而皇之地驻扎在我的藏书前面。
“这么说.它真的要?”我略感惊讶地问,对于我即将做爸爸这件事仍然将信将疑。
雨儿站在屋子中央,轻轻抚摸着肚子,忽然抬高声调,用戏谑的口吻说:
“小达达,你听你爸爸说什么呀!咱们不理爸爸!”
达达是她给肚子里的小生命起的名字,这个名字产生于她的一连串快乐的呼叫。当时她也像现在这样察看着自己的肚子,渴望和小生命说话,却找不到相应的语言,便喊出一长串没有意义的音节。她听着达达这个音节好玩,就自娱似的一个劲儿地重复。我想到达达派,觉得用这个音节称呼她肚子里那个性别不明令人吃惊的小家伙倒也合适。
“是女儿就好了。”我说,想起夜里做的一个梦,梦见我伸出手掌,一只羽毛洁白的小鸟飞停在掌心上,霎时一股幸福之流涌遍我的全身。
“都猜是儿子,儿子我也要,小怪人也要,戴着两个瓶子底,在银行门口看利息表,一眼就看出算错了,参加国际教学大会……”她把从报纸上读的神童故事安到了小达达身上。
一会儿她想起了什么,又笑着说“小达达,你要像你爸爸,心好,雅,老是抹不开面子,不愿人打扰还要请人早点。”
“不,小达达,你要像你妈妈,心狠,果断,请人吃饭还要让人晚点。”
我们搂着笑成了一团。
雨儿有了不起的随遇而安的天赋。她一向无忧无虑,爱玩爱笑。她的笑清脆响亮的一长串,在朋友圈里算一景。在她怀孕的那一年里,我们的朋友纷纷出国去了,她觉得寂寞,也想走。自从发现自己怀孕以后,她不再提出国的事,心安理得地做起了孕妇。
有一回,朋友们小聚,刘在饭桌上调侃说:“雨儿怀孕轰动了学术界。”
雨儿笑嘻嘻他说:“明年带我的女儿你家玩……”
刘打断:“是女儿?怎么知道的?”
李接茬:“学术界的事,我们大家决定的。”
刘举杯:“我为世上又多了一个母亲而祝福,我为世上多了一个这样的母亲而担忧。”
举座皆笑,雨儿也笑。到家后,仿佛回过味,问我:
“他这是什么意思?”
“这意思是——你太省心,不是个称职的母亲。”
她的确省心,怀孕后尤甚,天天睡懒觉,起了床又从这张床转移到那张床,把家里所有的床(有五张呢)都睡遍,慵懒得无以复加。她说,这叫练习坐月子。
“这么懒,生出个孩子也懒。”她母亲责备。
“懒了好带!”她答。
接着向我宣布三条决定:一、她要躺着喂奶;二、孩子满月后就断奶;三、夜里让保姆带孩子睡。
孩子生下后,她把这些决定忘得精光。
怀孕两个月时,雨儿和我游少林寺,在一座庙堂里看香客们跪在佛像前磕头。我惊讶地发现,这会儿是雨儿跪在那里了,她微微低头,双手合十轻轻拢在鼻子前,看去像在捂鼻子,那样子又虔诚又好玩。她在佛像前跪了很久,大约在许一个长长的愿。
后我问她许了什么愿,她有点不好意思,但终于悄悄告诉我“求佛保佑我生的孩子不缺胳膊少腿,不是三瓣嘴六个指头。”
真是个傻妞。在我们身罹灾难之后,这个捂着鼻子跪在佛像前的傻妞形象一次次显现在我眼前,使我心酸掉泪。可是眼下,受到祝愿的小生命在她肚子里似乎生长得相当顺利。其间只有一次,在怀孕五个月时,她发高烧住进医院,小生命陪着受了一番折磨,但这次危机好像也顺利度过了。我们仿佛看见这只生命小舟在一阵不大的风浪中颠簸了一下,又完好无损地继续朝我们驶。
12、哲学家周国平先生用哲学家的思维方式,用作父亲的爱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小妞妞的故事,这个去匆匆的小生命,在人世间她只生活了短短的18个月,但她留给父母的却是永恒的思念和追忆。它不只道出作者一人的心声,而是道出了普天之下所有父亲的心声。你是如何认识父爱的?(4分)
13、仿照画线句子写两句话。(4分)
妞妞好像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是那么的美丽,又那么的短暂:好像一段好听的插曲,却终究要结束; , ; ,
。唯一永恒不变的,就是妞妞父亲对妞妞那默默的爱。
14、周国平认为:“在男人的一切角色中,父亲最富人性。其余种种角色,包括儿子,丈夫,野心家,征服者,面对父亲角色都不由自主地露出愧色,压低嗓门说话。”结合本,理解这句话的含义?(6分)
15、一位父亲对自己的孩子的爱是理所当然的,是人们的一种普通情感。有人说“孩子是上帝的恩赐”,也有人说“孩子是天使,带给普天下父母的是一种幸福与满足”。如何看待孩子对于父母的重要性?(6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85分)
四、(25分,每小题3分)
1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劲敌 靓妆 痉挛 不胫而走 曲径通幽
B.和面 迷惑 霍乱 豁然开朗 祸起萧墙
C、峭拔 讥诮 撬动 翘首以待 七窍生烟
D、孝悌 涕泣 剔除 醍醐灌顶 风流倜傥
1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喝彩 惊诧 算总账 首屈一指
B、纯萃 羡妒 跑龙套 专心至志
C、安谧 娴雅 一滩血 目不遐接
D、疲惫 躁热 破天荒 视若草介
18、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英国《卫报》的一篇评论曾这样写道:“19世纪,英国教会世界如何 ;20世纪,美国教会世界如何 ;如果中国要 21世纪,它必须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这可能就是中国要在未肩负起的责任。
A、出产 浪费 引领 B、生产 消费 引领
C、生产 浪费 领导 D、出产 消费 领导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化史中一个无与伦比的建筑体系。
B、南昌一生产酱油的厂家在酱油中添加了人工色素和黏稠剂,却大做广告“保证不添加人工色素”,这简直是掩耳盗铃。
C、对应和序列,这两大原理已经深深渗透进全部数学——不只是数学,实际是精密思想的全部领域之中,交错地编织在我们数系的锦衣玉食之上。
D、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20、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21、仿照下面画线句子,续写两句话,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 ,
。 , 。
22、李老师刚领了工资,准备去银行存款。这时,单位的小王找上门,想借钱应急。李老师考虑到小王有点滥赌,到处都欠有赌债,不想把钱借给小王打水漂;可又考虑到两人毕竟是一个办公室的,要是拒绝得不好,怕今后关系不好处。他该怎么说呢?
请你为李老师拟写一段话,要求语气委婉、得体,态度明确。(6分)
五、(60分)
23、阅读下面的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人们需要突破的界限,不是河,也不是大地,要突破的是自己的头脑和思想。我们从刀耕火种走向工业革命,我们从细微的原子走向浩瀚的太空。我们穿越历史,从诗经到唐诗,从唐诗到宋词。我们突破一切桎梏。
从昨天到今天,从今天到明天,从学习到工作,从思想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需要我们突破的桎梏很多。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体不限;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庐江五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1次月考
高二语参考答案
一、
1、选C。“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有误。
2、选C。盛唐之前是重性情,之后声色和性情是顾此失彼的,轻重没有明确的对应。
3、选D。A对“《诗经》兴趣的降低”理解有误。B原因是九言“读起呼吸急促”。
C《心雕龙》只指出转变后的状况。
二、
4、选B。市里:古义;市井里巷;今义;市区。A举动:举止,行为,措施。C荒田:没开垦耕种的田地。D故乡:家乡。
5、选A。①焉:助词,不译;②焉;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B所以:……的原因。C于:介词,“在”。D者:代词,用在“今“”昔”等时间词的后面,表示……的时候。
6、选C。主要是延徽在契丹的所作所为,使契丹民族安居乐业,还有延徽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关键作用,就如他说的“延徽在此,契丹必不南牧”。
7、选C。韩延徽滞留契丹不是主动的,逃回中原、又重回契丹是被逼无奈,况且他在契丹不忘故乡,做了大量好事。
8、①王德明说:“叛逃了再回去,莫非是想找死吗’”
②契丹君主听说(延徽)到了,非常高兴,好像他从天而降,轻轻拍着他的背问:“之前你去哪里了?”
〖参考译〗
延徽,是幽州人,有智慧谋略,很善于写。刘守光的晚年国力衰退困苦,派参军延徽向契丹求救,契丹君主因延徽对他不参拜行礼非常生气,扣留他并发配去放牧。
述律后对契丹君主说:“延徽能秉守节操不屈服,这是当今有贤德的人,怎能用让他到牧场中放牧的方式辱没他呢?应该以礼相待并任用他。”契丹君主召见延徽与他交谈,大悦,于是就把他作为谋士。一举一动都要征求他的意见。延徽开始告诉契丹主建立官署开放府库,修筑城郭,建市井里巷,安置汉人,并使他们各有配偶,开垦荒田。于是汉人各自相安于生活职业,逃亡者更少。契丹的威信征服了各诸侯国,延徽是有功劳的。
不久,延徽逃到晋阳,晋王想安置他到幕府,掌书记王缄憎恨他。延徽自感不安全,请求回家探望母亲,经过真定时,在同乡人王德明家歇脚。王德明问他到哪星,延徽说:“如今黄河以北都归晋所有,应当回到契丹去啊。”王德明说:“叛逃了再回去,莫非是想找死吗?”延徽说:“契丹国自从我出走后,好像丧失了手和眼;如今回去,手眼又完整了,怎么肯加害我!”探望了母亲后,延徽又回到契丹。契丹君主听说(延徽)到了,非常高兴,好像他从天而降,轻轻拍着他的背说:“之前你去哪里了?”延徽说:“想念母亲,想告请回家,又害怕不允许,所以私下回去罢了。”契丹君主对待他更加优厚,等到称帝时,让他做相,多次升迁,直到中书令。
晋王派使者到契丹,延徽寄信给晋王,讲述自己之所以去北方(契丹)的想法,并且说:“并不是不留恋英明的君主,并不是不想念故乡,之所以不留下,是担心王缄的谗言罢了。”于是用老母亲作借口,并且说:“延徽在这里,契丹必定不敢南下侵略。”所以终极同光之世,契丹没有进入为敌,是延徽的功劳啊。
9、朱熹诗借大战船自在航行的条件说明事物都有其自身规律,不按照规律行事,硬是用人的蛮力去“推移”是不行的。
10、朱熹诗通过鲜明的形象体现理趣;苏轼诗通过两个浅显的假设表现理趣。
11、略
三、
12、①父爱没有母爱的那么细腻、感性,却是那么的真切、理性;②父亲对儿女的爱是不易察觉的,是需要你用心感受的。
13、好像一朵绚丽的花,却很快就要凋零;好像沙滩上的脚印,不久就会被覆盖。
14、父亲是伟大神圣的;父亲是无私的;父亲是深情的。
15、①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一种人生寄托,他延续了人类的情感,也延续了人类自身;②孩子更是一种新诞生的希望,每一位父母是多么希望孩子能够在自己的关爱中渐渐成长!
四、
16、选A。都读jìng。 B“和”读huó,其余读huò。C“翘”读qiáo,其余读qiào。D“剔”读tī,“醍”读tí其余读tì。
17、选A。B“萃”应为“粹”,“至”应为“致”。C“滩”应为“摊”,“遐”应为“暇”。D“躁”应为“燥”,“介”应为“芥”。
18、选B。出产:动词,天然生产或人工生产;又作名词,出产的物品。句中语境是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第一空宜用“生产”而非“出产”。生产:动词,人们使用工具创造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恬资料,同理20世纪美国是最大的“消费”国家而非“浪费”国家。消费:动词,为了生产或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中国与21世纪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根据语境显然用“引领”得体。引领:动词,引导,带领。
19、选D。A“无与伦比”,伦比,类比。没有能够比得上的。本句只是强调中国建筑 的独特性,并且用“无与伦比”也与事实不符,故错。B“掩耳盗铃”,把耳朵捂住去偷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句中的做法是欺骗别人。C“锦衣玉食”指穿的、吃的非常精美,用在此处不当。应用“锦绣天农”。
20、选A。B搭配不当,应在“快乐的人性化服务”前补出谓语“并提供”;C介词赘余,去掉“在 ……中”;D结构混乱,改为“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者“让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21、示例: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薄上的一个红五分。
22、小王呀,你是知道我不当家的,每个月的钱,要是少了一分你嫂子都得跟我急。再说,每个月的开支,你嫂子都是早就考虑好了的,你我关系不错,可别叫我为难呀。
五、
23、,参照高考作评分标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43194.html
相关阅读:2013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