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内容标准]
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学习要求]
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在三大国际工人组织和1848年欧洲革命中的主要活动。
2.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理论贡献:《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理论建树。
3.体会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4.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
5.简述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举措: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电气化设想。
6.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7.体会列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巨大的创新精神。
8.了解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
9.了解邓小平在民主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贡献,
10.感受毛泽东、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造精神。
[整体感知]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人运动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迅速兴起,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工人运动,创立并不断完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列宁以巨大的创新精神,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并以此指导了俄国的革命和建设,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集体领导下,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巨变,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随后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苦探索;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识,领导实现了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转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三次历史巨变。
[知识清单]
一、无产阶级革命家们
1.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
19世纪工业革命的浪潮在推动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现象如
不平等的加剧、劳资双方的对立与冲突等,工人运动作为工业革命的直接产物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迅速兴起,到19世纪中叶,出现社会主义思潮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社会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1818年,马克思生于德意志南部的特里尔城,恩格斯于1820年生于德意志莱茵北部的巴门市。1844年,两人第一次会面后,开始了他们之间的伟大合作。1847年11月,他们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共同起草同盟的纲领,这就是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它是科学社会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在它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就由工人阶级的自发行为上升为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自觉斗争。《资本论》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共同的研究成果。该书是一部不朽的巨著,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笔,得出了科学的结论: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马克思任德国通讯书记,并为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和《临时程》,是第一国际的灵魂,第一国际宣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加速了科学社会主义被无产阶级掌握的过程,促成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1876年,它宣告解散。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指导国际工人斗争的重任落到恩格斯身上,他指导和帮助成立了第二国际,前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但是,它没有共同的纲领、程和领导机构,没有创办机关刊物;虽然它定期举行大会,共同讨论重大问题,但做出的决议,由各国工人党自愿遵守。第二国际的这种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为第二国际后期各国工人党指导思想上出现混乱埋下了隐患。恩格斯病逝后,修正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导致第二国际在1914年解体。
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工业明的社会批判和超越,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两位伟大思想家的理性智慧和不懈探索精神,他们顽强执着而积极乐观的信念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2.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
列宁是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他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帝国主义时代的现实相结合、和俄国的国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并以此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1870年,列宁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城(今乌里扬诺夫斯克),1892年,他开始在伏尔加河一带宣传马克思主义,1895年在彼得堡成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萌芽,它第一次在俄国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1900年,创办《火星报》,为建立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进一步做好了准备;1903年,列宁出席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这次会议上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此后,布尔什维克的思想体系便称为布尔什维主义,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1905年,列宁写成《社会民主党 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第一次阐明了在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特点、动力、道路、前途,认证了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和工农联盟的问题,提出了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目标。1916年,列宁写成《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这是继《资本论》之后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1917年二月革命后,他将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国情相结合,提出《四月提纲》,领导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路线,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在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后,实施了新经济政策,以社会主义方式清除了资本主义模式下没有清除的俄国现代化的阻碍,使各行各业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提出了被称为“第二个党纲”的国家电气化计划。从1922年12月到1923年3月,列宁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断断续续口授了一批重要的信和,对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
3.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1918年,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结识了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开始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1921年,参加了中共一大,成为中共的创建者之一。大革命期间,毛泽东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大革命失败后,他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中国革命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他成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延安时期,毛泽东领导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写成哲学著作《矛盾论》和《实践论》,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领导了延安整风,毛泽东思想成熟,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抗战胜利后,毛泽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人民军队迅速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新中国。在领导人民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以后,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形成了初步的系统的思路。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1958年他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中国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特别是他在晚年发动的“化大革命”运动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次严重曲折,给党和国家赞成了巨大的损失。但他所犯的错误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失误。
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4.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904年,邓小平生于四川广安。1924年入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开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3年,由于坚持和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而被打击,遵义会议前后,他才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抗战期间,他领导了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全面工作,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把中原变成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随后的淮海战役,使人民解放军兵锋直逼长江北岸,又直接部署和指挥了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主政大西南,1956——1966年,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革”开始后,受到冲击,被疏散到江西,1973年复出,1975年受命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进行全面整顿, *** 后,邓小平又一次被打倒。1978年后,邓小平成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中的核心,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领导推动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三次巨变,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拓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境界,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二、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学习,我们要理解他们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理解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从本本出发,教条地、机械地照搬马克思的句子,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本国实际相结合,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共同品质。
[重点突破]
一、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他领导了十月革命,捍卫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和独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他用自己的智慧、果敢和革命的灵活性为俄国、为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他用实践经验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对于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贡献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没有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他的一生是为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探索的一生。邓小平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贡献,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历史上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由自发行为上升到自觉行动”始于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B. 马克思与恩格斯第一次会面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正义者同盟的成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最锐利的理论武器
B.《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
C.马克思与恩格斯积极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亲自走上前线,直接参加斗争
D.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创办了《莱茵报》,以宣传革命
3.下列表述不符合《资本论》内容的是
A.以对资本的论述为主题 B.第一卷论述资本的生产过程
C.第二卷论述资本的流通过程 D.第三卷论述资本的消亡过程
4.马克思被称为第一国际的“灵魂”,这是因为他
A.为第一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和《共同程》
B.发起并主持第一国际的成立大会
C.在第一国际内部与非科学社会主义流派坚决斗争
D.推动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5.下列对第二国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前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B. 定期举行大会,共同讨论重大问题形成决议
C.有共同的纲领、程和坚强有力的领导机构
D.后期修正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导致其破产
6.把下列事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资本论》全部出版②第二国际破产
③第一国际解散④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①②
7. 列宁主义形成的标志是
A.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的成立 B.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
C.《火星报》编辑部制定了党纲草案 D.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
8. 列宁的《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A.论证了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与工农联盟的问题
B.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计划策略
C.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
D.论证了无产阶级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
9. 下列说法不符合新经济政策精神的是
A.1922年,苏维埃某农民把纳税后剩余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出售
B.1923年,苏维埃某农民粮食获得丰收,他雇用两个劳动力帮忙抢收小麦
C.1924年,红色资本家哈默取得列宁格勒汽车厂的经营权
D.1925年,某资本家获得顿巴斯煤矿的开采权
10.下列有关《布列斯特和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俄同德国签订 B.目的是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C.对苏俄说,是一个割地赔款的屈辱和约,是不应该签订的
D.它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赢得了短暂的喘息时间
11. 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12. 被列宁称为“第二个党纲”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国家电气化计划
C.新经济政策 D.《四月提纲》
13.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奠定基础的事是
A.三湾改编 B.井冈会师
C.古田会议决议 D.“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制定
14.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
A.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B.毛泽东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的战略方针
C.确立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D.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份的红军如何建设成为新型的人民军队的问题
15.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
①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②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
③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④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作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贡献有
①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②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③提出中国革命应分两步走的思想
④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⑤强调要正确处理农业同轻重工业的关系
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⑤C.①②③ D.①②③⑤
17. 邓小平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活动不包括
①在前线参与指挥神头村战役②部署和指挥渡江战役
③领导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全面工作④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A. ①②B.③④C.②④ D.①③
18.“革”期间,毛泽东多次说,邓小平协助刘伯承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下列史实可作为依据的是
①任红七军和红八军的总政委,成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②出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粉碎日军对晋东南根据地的“九路围攻”
③指挥上党、平汉战役,配合重庆谈判
④挺进大别,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9.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D.改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20.为了“催动中国改革开放的列车再次提速”,邓小平
A.专程视察深圳、珠海和厦门经济特区B.推动浦东的开发开放
C.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
二、材料解析题
21. 阅读下列材料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用自己也达到完美。”
……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中学时的作,转引自教材125页 请回答:
(1)归纳材料的主要内容。
(2)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3)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邓小平1985年10月《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材料二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吗?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邓小平1987年2月《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材料三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邓小平1990年12月《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材料一、二阐述的基本思想有何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3)邓小平的言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是否一致?为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
三、问答题
23. 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24.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有哪些成功的探索?
第五专题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
CADACDDBDC
11121314151617181920
ABABCCCBAD
解析
11. 答案为A 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现象和理解能力,通过比较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加深对这两种政策的认识,同时也暗含着对这两种政策的评价。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教材中的重点,在中,一般都对这两者的不同点进行比较。强调这种不同点很重要,但如果过分侧重,甚至完全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就会形成一种片面的不正确的印象,似乎它们之间是完全割裂的,没有一点联系,这与事实是不相符的。从另一个角度说,一个政府政策的连贯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判断其性质所依据的一个方面。学会这一点,对认识历史现象不无裨益。这正是本题的立意所在。题目中的B、C两项比较容易排除;这道题对今后的历史的意义在于,不仅仅要注意顺向思维,更要注意逆向思维,要活跃思维,不要束缚思维。
19. 答案为A 这是一道能力要求较高,难度也稍大一些的题目。题目设置的情境比较新颖,是教材中没有表述的,对于学生说,靠记忆是不行的,必须调动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出正确答案。正确的选项必须满足对问题涵盖最全面和解释最深刻这两个条。选项B涉及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本身具有革命的含义,“革命”本身就是大的转变,但是改革的内容远远超出工作重心的转移,在转移完成后,改革还要长期进行下去;选项C和D都只濉了改革的某一个方面,而不是对改革的全面叙述。从正面看,改革开放就是要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解放生产力,它是一场社会经济领域的革命。
二、材料解析题
21.(1)我们选择职业的依据应该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这两者并不矛盾;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自己就会变得坚强,充满乐趣,我们的事业将永存。(2)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3)我正在读高中,应该以马克思为榜样,立下远大的志向,将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只有从小立志,人生才能有奋斗的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长大才能有所作为。(此题可以自己发挥,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本题以马克思中学时的作为材料命制。第(1)问要求学生归纳材料的内容,考查的是概括、归纳能力;第(2)问考查的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第(3)问要求学生谈谈从中得到的启示,属于开放式的问题。
22. (1)否定以计划和市场作为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准,初步提出用市场方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2)更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计划和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说明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发展。(3)一致。因为其符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认识:邓小平的探索解决了长期以困扰党和人民的重大认识问题,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
三、问答题
23.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把国家经济转入战时轨道;劳动义务制,不劳动者不得食;实行严厉的余粮收集制,禁止私人买卖粮食。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可以在市场上出售,交换所需的工业品和其它商品;帮助私人小工业、小商品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采取租让制,国家把无力经营或不擅长经营的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容许一定范围的贸易自由。
24. 1956年4月,发表《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然而是比较系统的思路,成为八大政治报告的指导思想;(4分)中共八大上,毛泽东致开幕词,号召全党“必须善于学习”,大会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探索;(4分)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并在其后的南巡中进行“游说”;(4分)把1961年定为调查年,倡导大兴研究之风。(4分)
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的成功探索”进行回答,考查的是综合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这一问题,要注意题目中的“1956年”、“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问题”、“成功探索”等限定语。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44542.html
相关阅读: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