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从分三目介绍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第一目“伟大的转折”实际上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现的重要前提,当然它也是邓小平理论出现的直接背景之一。其中,“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围绕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讲述了伟大转折的宣言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并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由于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所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的文字与影视资料非常丰富,建议在时进行适当补充,以增强学生对这一时期所诞生的伟大理论的感性了解,为深入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地位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思想。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它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认识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引导学生归纳、概括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并与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比较。
3、通过分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社会百废待兴的形势,认识邓小平理论提出的必要性,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认识邓小平在创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重大贡献。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划片生,学生差距较大。有些学生在初中历史已有部分基础知识,本课主要是提高学生归纳要点和材料解析能力问题。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做完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田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这是20世纪末唱响大江南北的《春天的故事》歌词。歌词中的“老人”是谁呢?他在中国留下了哪些壮丽的“诗篇”?
教师提示:这位老人就是邓小平,是他以过人的智慧与胆略揭开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似春风般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指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继续前进的方向。
由此导入新课。
一、伟大的转折: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参考教材P86“历史纵横”)
?对象:“两个凡是”
?影响:打破枷锁,解放思想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既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一个重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又是党的建设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自我教育运动。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华国锋提出“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以“高举毛主席旗帜”、坚持毛泽东思想为借口,继续维护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把“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口号及方针政策,包括对邓小平的错误结论等都以毛主席有过批示为由而加以维护,阻碍拨乱反正工作的进行。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是邓小平等中央负责同志领导和支持下的一场全国范围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它冲破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思想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2、新理论的宣言书(1978年):
?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影响: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高度评价这场讨论的伟大意义,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邓小平同志的重大贡献在于,他不仅仅重新确立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率先提出要解放思想,把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联系起来,深刻阐述了解放思想对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3、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理论的酝酿、准备时期)
?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改革开放。
?意义: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过渡:什么是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的核心是: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一次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促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伟大转折。
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首次提出:1982年中共“12大”,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午在北京开幕。邓小平主持开幕式并致开幕词。开幕词中首次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 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
3、初步形成:1987年中共“13大”,系统地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次系统地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设问1: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内涵是什么?
教师提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范畴,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设问2:你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基本路线之间的关系?
教师提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最重要的是要全面理解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归纳: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系统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已经提出,理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4、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在南方各地巡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称为“南方谈话”。“南方谈话”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其中,重要的理论包括: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新概括: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常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南方谈话”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高度,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5、体系的完整:1992年中共“14大”,提出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最终形成: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大会通过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小结: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四次会议和一次南巡)
过程主要理论
首次提出1982年中共十二大特色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初步形成1987年中共十三大初级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成熟并成体系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本质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体系完整1992年中共十四大目标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最终形成1997年中共十五大结论: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九、板书设计
一、伟大的转折: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新理论的宣言书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2、首次提出:
3、初步形成:
4、成熟并形成体系:
5、体系的完整:
6、最终形成: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新境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我们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是指引我们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
【导学案】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思想。
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它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认识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二、预习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表
时间及会议内 容精髓及指导意义
酝酿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指导意义: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
产生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展1982年党的十二大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走向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
1992年党的十四大
1997年党的十五大“南方谈话”
成为比较完整的体系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2、科学内涵: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背景
国际形势的变化
国内形势
2、基本内容:①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
②始终代表
③始终代表
3、关系:“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基础
灵魂和先导
本质和归宿
4、精神实质
(1)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关键在于与时俱进。
(2)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样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本质在执政为民。
(3)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5、历史地位
理论是对 继承与发展
理论价值:是 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
指导意义:是新世纪实现 的强大思想武器。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标志和首次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的党代会。
2.概述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3.知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和确认的基本史实,简要地概述其基本内容。
4.认识“三个代表”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体会自我完善的价值.
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二、学习过程
(一)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表
酝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向成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位确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历史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本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历史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反思总结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了变化了国内外形势。它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四、当堂检测
1.邓小平理论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在( C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郑重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 》是在( D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B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有利于”标准
4.与下图人物无关的事件是( D )
A.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 B.实行改革开放
C.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发表《论十大关系》
5.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重要思想是指( C )
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
③是否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内在要求 ④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D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
C.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B )
A.皖浙泸考察工作时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80周年大会
8.“三个代表”内容是(A )
①代表先进文化②代表先进生产力③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④代表先进科学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核心是(C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0.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形成是在( A )
A十三届四中全会 B.十四届五中全会
C.五届六中全会 D.十六届二中全会
11.确立党的指导思想有四次特别重大的会议,它们是( A )
A.中共一大.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B.中共一大.七大.十四大.十六大
C.中共二大.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D.中共二大.八大.十三大.十六大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D )
A.社会主义发展方面问题 B.如何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问题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问题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
138.“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D)
A.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问题 B.如何实现祖国统一问题
C.如何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问题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14.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是(A )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经济
C.发展科学 D.发展邓小平理论
15.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 C )
A.先进政党 B.先进阶级 C.人民群众 D.先进思想
16.1998年长江发水灾,解放军官兵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奋力堵截九江大堤决口,说明中国共产党首先代表的是( A )
A.人民的利益 B.党的利益 C.国家的利益 D.民族的利益
17.请看图片,在图片所显示的会议中作出了一个什么重要的决定( D )
A.宣读“三个代表”的内容
B.全面深刻阐述“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C.创立了“三个代表”思想
D.确立“三个代表”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
课后练习与提高
1.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标志( C )
A.中共十三大 B .南方谈话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重要思想是指( C )
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
③是否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内在要求 ④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邓小平理论论述的根本问题是:( D )
①一国两制②和平与发展③什么是社会主义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4.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 D )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实现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④“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D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6.2000年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下列关于‘三个代表’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 )
A.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B.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7.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C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列宁主义
8.“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了《党章》,并确立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分别在 ( D )
A.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 B.七大,十三届四中全会,十六大
C.七大,十五大,十五届七中全会 D.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9、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53904.html
相关阅读: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