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了解秦晋围郑的时代背景,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2、 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在本文中的用法。
3、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能力目标
1、培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培养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 1、 读背课文。2、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
3、积累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
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背景材料】
注释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 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二)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听范读,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 )南     佚( )之狐    夜缒( )而出
共( )其乏困  阙( )秦 函( )陵
秦伯说( )    逢( )孙

三:题解
烛之武退秦师
退:
师:



四:讲解课文
(2)理解第一段 (重点解释以下词句)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
3.以其无礼于晋——
译文:



(二)理解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无能为也已——
3.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




五:文言小结
n词类活用 军,名词活用为动词
n古今异义 贰
n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n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 (烛之武)辞曰 (烛之武)许之
n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n虚词 以、之、也、矣、
六:小结本节课
七:作业
1、复习本课所讲文学常识及重点字词、句式。
2、逐字翻译1、2段,写在课本空白处。
3、背诵1、2段,预习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三四段。
2、背诵课文。
3、探讨烛之武的形象。
一:复习旧课。
1.翻译下列语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译: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译:

2.检查背诵
二:理解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 敢以烦执事——
2. 焉用亡郑以陪邻——
3. 夫晋,何厌之有——

4. 秦伯说,与郑人盟——
三:串讲导读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 吾其还也——

3. 亦去之——
概括内容:
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实质;“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四:烛之武形象探讨:
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同时昭示我们应该学习古人那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小结本节课
六:课后作业
1.译课文三四段,背诵全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54000.html

相关阅读:高二语文祖国土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