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学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学案
孙文
[学习目的]
1、了解本文的构思思路,以及把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的行文特色。
2、准确理解一些词语的意义,拓展有关词语解释的若干知识。
3、了解作者痛悼、赞颂革命烈士,以及勖勉国人继承烈士遗志,完成革命大业的意图。
[要点难点]
1、要了解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的史实,从而理解民主革命的伟大意义和革命先烈牺牲奋斗的爱国精神。
2、要了解作者孙文的生平事迹,以便更好地领会这篇序文的思想感情。
3、要了解广州起义、武昌起义十年之后的历史状况,从而认识这篇序文的战斗意义。
4、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结合的写作特点。
5、学习有关的语法修辞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介绍课文及背景
本文是孙中山先生于1921年12月应邹鲁的请求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一书写的序言。 1921年5月5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职,8月10日,国会非常会议通过出师北伐的决议,并咨请孙中山宣布军阀徐世昌罪状,明令出师讨伐,以谋国家之统一。12月4日,孙中山抵达桂林,风尘仆仆,行装甫卸,即成立北伐大本营;并指出这次北伐是件非常的革命事业,定要“扫除中国一切政治上社会上旧染之污,而再造一庄严华丽之新民国”。因此在邹鲁求序于孙先生时,正值作者肩负重任,讨贼兴师,戎马倥偬之际。就其内容来看,本文与其说是一篇序文,倒不如说是一篇借先烈之伟大精神以鼓舞士气、激励民心的战斗檄文。
二、文体:书序
本文是论史论世,与一般书序不同。
三、学生根据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
1、学生自读,翻译;
2、学生质疑
3、小结归纳
(1)通假字:
菁—— 唱—— 已——
(2)重点实词
役:
加:
徒:
(3)重点虚词
为:①余为斯序:
②并以为国人之……:
③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
④以辛亥……为最:
⑤草木为之含悲:
⑥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⑦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⑧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于:①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②而徒感慨于其遗事:
③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④以所辑黄花冈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⑤而君幸于赵王:
(4)词类活用
①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5)特殊句式
①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②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
(6)找出文中表示“这”的意义的词:

(7)找出表示时代的三个词并解释




第二课时
四、分析文章内容、层次
1、层次与内容
第1段(第1自然段):赞颂革命党人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申述黄花冈起义的不朽价值,抒发对烈士沉痛的悼念之情。
第2段(第2自然段):申述未能及时为烈士建碑立传的原因和烈士生平湮没的种种情况,抒发对烈士无限歉疚和深沉的哀痛之情。
第3段(第3自然段):进一步申述革命道路的艰辛,勉励国人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事略》,为实现先烈遗志而作出贡献。
2、作者写这篇序的主要目的
作者写这篇序的主要目的是勉励与召唤国人“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为祖国的独立和统一而奋斗。文章最后一句说:“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这句话的着重点是“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为了强调主要目的,作者既从正面论述——“倘国人皆……可传世而不朽”,又从反面论述——“否则不能……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赞扬他们对革命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与武昌之役并寿 哀悼为革命牺牲的英雄们; 勉励革命党人和全国同胞继承先烈的遗志,共同奋斗,达到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目的。 意思密切相联,且逐步推进。
五、讨论问题
1、为什么将目的放至文后?定目的的为什么却用了较大篇幅谈时局和任务?
明确:

2、第一段第一句意在扣题,为什么要用五十多字的长句?
明确:

3、作者对烈士的赞颂之情,主要表现在哪里?
明确:



六、写作特点
1、“痛”为线索,以情贯之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一个“痛”字。文章一开始即写革命党人与民贼相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此为一“痛”,痛悼也。接着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之役并寿”,可由于“变乱纷乘”,而致使“黄花冈上一?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七十二烈土“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至且姓名不可考”,“滋可痛已”!此为二“痛”,痛惜也。继而,写“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怎样对得起牺牲之先烈?此为三“痛”,沉痛也。最后,倾吐写“序”的目的,“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情真意切,沉痛悼念也。
2、情溢言表,理盈行间(讨论“思考和练习一”)
本文记叙、抒情、议论,三者水乳交融,结合自然。
§1、抒情为主(记叙、议论)
§2、记叙为主(议论、抒情)
§3、议论为主(抒情、记叙)
全文以“痛逝者”之情为血肉,以“勖国人”之理为骨干,情溢言表,理盈行间,确实是一篇情理并盛的序林精品。
3、比较论证,正反论述
写黄花冈之役的伟大历史意义,采用了比较论证法:将失败的“围攻两广督署之役”和成功的“武昌革命之役”进行比较,虽然“围攻两广督署之役”失败了,可是它与成功“武昌革命之役”是“并寿”而永存不朽的。“斯役之价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对比论证:如,号召国人以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先从正面论述:“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余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接着从反面论述:“否则不以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4、语言运用,颇具特色
(1)用词富有感情色彩。如“末造”、“贼氛”、“清季”,充分表现了对敌人的蔑视之意;“菁华”、“碧血”、“浩气”,强烈表达了对烈士赞颂之情。
(2)用词确切、精炼、形象。如用“最”、“大”、“付之一炬”等词语,描述黄花冈之役的惨得损失,表达确切,语言精炼、形象。
(3)善用比喻。如用“全国久蛰之人心”——动物冬眠不食不动,比喻中国人民长期不觉醒;用“怒涛排壑”比喻群众积怨之深大,愤愤而出。
(4)长短句夹使,对偶句叠用,使文章散整错落,气势悲壮。文中短句常用“四字句”,长句有十五、十七,乃至十九字之多,读起来缓急相济,琅琅上口。如第1段叠用“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两组对偶句,充分地赞颂了烈士们的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读起来声调协调,节奏鲜明。
5、内容连贯,结构严谨
开头赞颂烈士的气概和黄花冈之役的巨大价值,接着交代修墓碣和编纂《事略》的经过,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烈士的无限哀痛之情。这种哀痛之情与第1段对烈士的崇敬之情显得十分连贯。最后直抒继承先烈遗志,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高尚情怀。这三段,都与《事略》有紧密联系。这样安排,既自然又合乎逻辑。
6、比拟手法
《序》文用了好几种修辞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比拟”。所谓比拟,即把人拟做物,或把物拟做人,以达到修辞目的。《序》文把中国人民长期不觉醒,比拟为动物冬眠不食不动——全国久蛰之人心;写烈士们的鲜血横飞、浩气四塞时,不直写在群众中的影响,而说“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间接说明影响之大,之深、之远;把群众所积怨愤愤出,喻为“如怒涛排壑”;论“斯役之价值”,以武昌起义衬托,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泣鬼神”,连“天地”也惊叹,“鬼神”也落泪,足见先烈精神之感人。比喻、比拟、对偶,种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直接写,间接写,正面写,侧面写,不拘一格,收到了一般《序》文不能收到的艺术效果。

积累与应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这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险?(xī) 遏(è)抑 纷乘(chéng) 浩气四塞(sāi)
B.踬踣(pèi) 湮(yān)没 墓碣(jié) 贼氛方炽(chì)
C.肇(zhào)造 以为勖(xù) 编纂(zuàn) 善传(zhuàn)游侠
D.杌陧(niè) 一杯(bēi) 冬蛰(zhé) 坚毅不挠(náo)
2、选出下列加点的实词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浩气四塞(阻塞) 史迁之善传游侠(为……作传)
B.顾自民国肇造(开始) 直可惊天地(只、仅仅)
C.以坚毅不挠之精神(屈) 贼氛方炽(旺盛,这里形容气焰高涨)
D.视清季有加(一个朝代的末了)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领唱)
3、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A.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B.(余)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C.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D.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4、默写
(1)作者写该序的目的是(写出原文)“ , 。”
(2)然是役也,碧血横飞, ,草木为之含悲, ,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课内阅读 (一)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满清未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5、解释下列词语
(1)险? 。
(2)踬踣 。
6、翻译句子
则期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译文: 。
7、对语段中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历艰难险?,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几个简练的句子,概述了革命历程之艰险,斗争之艰苦,突出革命者坚毅不屈的精神。
B.文章突出“三?二九”之役,“吾党菁华,付之一炬”,作者作为当时的革命领袖,深深感到失去了这大批优秀战士而痛惜。
C.“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这四句运用了对偶、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这次战役的悲壮场面,热情赞颂了烈士们勇于为国牺牲的伟大精神。
D.“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清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这里运用了比喻、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次战役影响之大,威力之猛。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8、解释下列词语
(1)丐 (2)贼
(3)杌陧 (4)勖
(5)徒 (6)诚
9、请指出句式特点
(1)时予主以讨贼督师桂林
(2)余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3)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10、翻译句子
(1)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译文:
(2)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既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译文:
(3)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大之读兹编者勖。
译文:
11、请给此语段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意思。
(1)
(2)
(3)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54410.html

相关阅读:高二语文祖国土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