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二下册期中语文试题(襄阳市四校含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时间:150分钟 命题学校:宜城一中 枣阳一中 襄州一中 曾都一中
分值:150分
第Ⅰ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伶líng俐 鞭笞chī 拔擢zhuó? 契诃kē夫 猥以微贱wēi
B、赍jī 发 庇bì佑 上乘chéng 怏怏yàn? 逸兴遄飞chuán?
C、半晌shǎng 怂sǒng恿 酒馔zhuàn 栖 xī 息 咬文嚼jiáo字
D、祈qǐ祷 诏书zhào 胆怯qiè 辖xiá制 战战兢兢jī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荒谬 寒砧 谙熟 惹是生非 天高地迥
B、讥梢 精髓 斟酌? 鱼舟唱晚 锱铢必较
C、玷辱 苍桑 毗邻 得鱼忘筌 一蹴而就
D、蕴藉 付梓 优渥 舸舰迷津 提心掉胆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A、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小心翼翼,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
B、老刘去西安旅游时和自己高中同桌不期而遇,但萍水相逢,又得匆匆离去,无限感慨堆在心头,挥之不去。
C.为什么非要诉诸法律来解决呢?我可以跟大家讲讲我的心情。我也是走投无路,逼上梁山呀!
D.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学贯古今,融汇中西,真可谓学富五车,汗牛充栋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陶哲轩一直因其聪颖的天资而被人们关注和好奇。他两岁时已学会,九岁就学大学数学课程,二十岁就获得博士学位。
B.依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C.在咀嚼时,通过粗纤维对牙齿表面的机械性摩擦清洗,可以擦去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从而达到抗菌的目的。
D.中美两国分别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我们认为保持健康、稳定、良好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5.下列对文学知识的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字元亮,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著有《桃花源记》等优美散文。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B.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英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和俄国的契诃夫。契诃夫小说的总体特点是运用出色的幽默讽刺手法,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露社会的各种病态,抨击沙皇专制制度,热烈向往新生活的到来。
C.《水浒》生动地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荡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最终演变为悲剧的历史原因。
D. 沈从文写的《边城》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儿子傩送的爱情为线索,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心灵的纯净。
二、现代文。(9分,共3小题,每题3分)
谈读书(节选) 朱光潜
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是一种拖累,可能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它至少有两大流弊。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 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肤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其次,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个图书馆,其中真正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千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比如学哲学的尽管看过无数种的哲学史和哲学概论,却没有看过柏拉图的《对话集》;学经济学的尽管读过无数种的教科书,却没有看过亚当?斯密的《原富》 。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可以作为每个读书人的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选自2014年4月《社会科学论坛》,有删改)
6.下列关于“学问”和“读书”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想在文化学术方面求得发展,就必须研究过去人类已得的学问。
B.要获得学问,不一定只靠读书,但读书是获得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C.一个人通过读书,重温人类的思想经验知识教训,从而获得必要的学问。
D.读书可以帮助人获得学问,但如果缺少正确方法,也可能阻碍人获得学问。
7.下列关于“书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书籍是记载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使其不被湮没的工具。
B.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
C.书籍是一种可以帮助人的学习工具,但也可能变成我们研究学问的障碍。
D.书籍使读者重温了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受用过去无数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书籍难得,所以我国古代学者一生只能研究一部经书,但由于读得专而精,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就。
B.现在每种学问的书籍都非常多,但必须读的著作只有几部,初学者不能贪多求全而放弃了基本要籍。
C.书既可以多读,也可以少读,不能以读的数量的多少来衡量读书的质量。少读如果彻底,对人的作用也很大。
D.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因此我们必须选择古代经典作品仔细阅读并深入研究。
三、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8分)
指 喻(明)方孝孺
浦阳郑君仲辨,其容阒然,其色渥然,其气充然,未尝有疾也。他日,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之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针刺状,肢体心膂,无不病者。惧而谋请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其将延乎肝隔,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愈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盖众人之所以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其势虽危,而未足深畏。惟萌于不必忧之地,而寓于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此则君子之所深畏也。
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壮无疾者乎?爱天下者,有如君之爱身者乎?而可以为天下患者,岂特疮之于指乎?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况乎视之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余,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谓智也与哉?
余贱不敢谋国,而君虑周行果,非久于布衣者也。传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医”?君诚有位于时,则宜以拇病为戒。
洪武辛酉九月十六日述。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而傅以善药 傅:通“敷”,搽抹,涂
B.已非三月不能瘳 瘳:痊愈
C.余贱不敢谋国 谋:谋取
D.以为无虞而不知畏 虞:忧虑,忧患
10.以下六句话全都表现郑仲辨“未尝敢忽之”的一项是( )
①君疑之,以示人 ②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③忧之滋甚,又以示人 ④惧而谋请医
⑤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 ⑥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②④⑥
11.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起笔交代郑君平时的身体情 况,接着记叙郑君生病、问病、求医、治疗的经过。这段叙事文字为下文的议论发挥埋下了伏笔。
B.“余因是思之”一句,承上启下,自然地由曲笔记事转入正面议论。作者推微知著,以拇指之病比况天下之事,文意层层递进,大大增加了文章的针砭力量。
C.这篇富有哲理的杂文,借“喻”立说,通过一位友人拇指生病的事例,阐明 了天下的事情常常发生在“至微”之处,由于人们的忽略轻视,而终成大患的道理。这种教训,是治理国家、筹划大事的人应该引以为戒的。
D.本文从实际出发,举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娓娓道来,说理透辟,合情合理,辞藻华美,文采斐然,气势磅礴,说服力强。
第II卷
12.把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众人笑而忽之者,此则君子之所深畏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君未尝敢忽之,特以不早谋于医,而 几至于甚病。(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 文 体 通 行 既 久 染 指 遂 多 自 成 习 套 豪 杰 之 士 亦 难 于 中 自 出 新 意 故 往 往 遁 而 作 他 体 以 自 解 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
——王国维《人间词话》
(二)诗词鉴赏。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①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1)请简要赏析颔联运用 了哪些修辞手法。(4分)
(2)最后两联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4分)
(三)名句默写。(5分)
15.请补写出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8选5,如果每小题都答,则按顺序计分。)
(1)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木欣欣以向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聊乘化以归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6)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8)臣 ,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的16—19题。
你必须做出选择
奚同发
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考试,他整装而坐。同学们的琴声从耳边飘过,那一刻,他眼里噙满泪水。算算从儿时6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一个人竟然可以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么久!
上了音乐学院,他仍然是那种很规范的学生。老师一再对他说,你的技术真不错,可小提琴是门艺术,仅仅靠技术是不够的。
他知道,主要是没感情。虽然与一把琴相伴了这么多年,但他对琴真的缺乏感情。儿时练琴,是在父亲一次次强迫下开始的,迄今为止,都弄不明白为什么父母那么逼着他拉琴。甚至,父亲上班后,还专门用摄像机对着他,看他是否在练琴。多年来,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比如说,家里为什么父亲在时就有电,父亲外出就没了电,直到考上音乐学院附小他才弄清楚,是父亲把门外的电闸关了。想趁父亲不在家看电视或打电脑游戏,根本不可能。那时候,每天除了上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练那该死的琴,就连做梦都是如此。
也曾上台演出,也参加了全国比赛,也获得过掌声和鲜花,但这一切并不能让他因为小提琴而快乐起来。一旦拉琴,一种从心底浸漫过来的忧郁,让他无法进入真正的音乐世界。老师多次提示他,如果能够把这种感觉融入拉琴, 一定会有不凡的表现。但是他所有的情感只能存在于拉琴前后,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起初见到他的教授们,一个个对他都充满信心,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么好的技术,完全可以调整过来。直到他从附中考入音乐学院,大家才失望地说,可惜了,可惜了。没有人能改变他。他成了学院众所周知的“另类”。不过,大家都在关注他,人们实在想看看,他到底会变成个什么样子……
终于站在老师们面前,这是他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次拉琴,毕业考试的最后一项——自选曲目。当老师用目光表示他可以开始后,他的弓子一反常态地先是在琴弦上一碰,发出了很响的一震。继而,徐徐进入,不久已是琴声四溢,灌满了音乐室的角角落落。他从来没有这么放松地拉过琴,时而飞扬如瀑,时而沉滞如泣,揉弦、双音、拨奏,悦耳、辉煌、明亮、阴柔、泪水、奔跑,他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暴雨狂风无奈无助,大开大合往来飞梭。他的琴声,述说着一个琴童哀求抗争、淋漓尽致的甜酸苦辣和喜怒哀乐……
没有什么名曲,也没有用现成的曲目,他拉的是自己的曲子,拉的是自己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起初他只想着随便拉一拉,毕竟是最后一次学校考试——他一生考了多少试啊!没想到,他拉得停不下来,拉得那样忘情,泪飞如雨,就连在座的同学和老师也随之动容。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右臂发麻,弓子脱手而出,琴弦上定格的是铿锵有力的一个回响——“咚”……
音乐室内一片寂静。继而,从老教授开始,掌声如潮。学院最有身份的老教授鼓着掌站起来,身后立刻有两名学生扶住教授,三人一起慢慢走向他。
拉得太好了,这才是小提琴艺术。孩子,你是这批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一位。老教授这样说时,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喜悦。见他无语,教授身边的同学提醒道:这就是说,你的毕业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你可以毕业了。
他的脸涨得通红,嘴张了半天说不出话。全场的掌声终于停下来,安静得可以听到人的呼吸。泪再一次流下来,牙咬着下唇哆嗦着,他突然双臂向空中一扬,身体像展翅飞翔的大鹏,声嘶力竭地喊了一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
那声音拖得很长,在音乐室内不断地叠加,传递,回响。
补记:据说,他并不如愿。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他发现,除了拉琴,自己别的什么都不会做,包括体力活——多年的校园生活,他已不具备别人的强壮体魄,除了拉琴的手是有力的。后来,他只能去教别人拉琴。人,毕竟要生活。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一旦握琴在手,弓弦相遇,就成了赶乐谱,一段接一段直到把它们拉完”,文章这样写,表现了他在长期的机械性练琴中所形成的习惯。
B.小说第3自然段点明了他对小提琴没有感情,并以具体生动的细节交代了他练琴是由于他父亲的强迫,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C.毕业考试的演奏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是因为这首曲子是他自己以前创作的,表现的是自己的生活——他多年来不愿学琴的历程。
D.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来描写人物、塑造形象,着重展示了作品主人公在“强迫”下学琴的心理历程。
E.小说的“补记”,是整个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交代了他进入社会后难以实现“不拉琴”的愿望,照应题目,突出主题。
17.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他在毕业考试演奏成功的时候说“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这一句话的含义。(4分)
18.谈谈你对文章标题“你 必须做出选择”的理解。(4分)
19.探究题:简要分析本文的主题,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8分)
五、语言表达与运用。(12分)
20.下面是《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谢绝邀请的一段话。请仔细揣摩黛玉的回话内容
从语言表达委婉、得体的角度作简要分析。(4分)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于是黛玉告辞。
21、一种意思,可以形象表达,也可以抽象表达,不同的表达有不同的效果。请仿照示例,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处填写出相应内容。(4分)
示例:形象表达:快刀斩乱麻   抽象表达:做事果断
(1)形象表达:_____ ___ 抽象表达:大度宽容
(2)形象表达:眉毛胡子一把抓 抽象表达:________
22.某市教委把周杰伦的《蜗牛》当作爱国主义篇目收入中学教材,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正方观点是“周杰伦的《蜗牛》适宜收入中学教材”,反方的观点是“周杰伦的《蜗牛》不适宜收入中学教材”。你是支持正方观点还是反方观点?请你从其中一方的角度阐述观点,理由至少两条。(不多于60字)(4分)
(附《蜗牛》歌词片段: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的飘/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我支持 方,理由:
六、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60分)
“独”是最平凡的生存常态,却也是最富意蕴的哲理呈现。“一枝独秀”固然动人,但似乎不及“万紫千红”美丽;“独当一面”诚然神勇,但似乎不如“众志成城”牢不可破;人们需要团结合作,但也离不开“宁静独处”;人们需要沟通交流,却也少不了“特立独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是寂寞,也是自在;“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高风亮节,但又何尝不是悲怆孤独。“独”有时不太完美,有时是一种需要,有时则是一种应该追求的境界。
你对“独”有怎样的体会和见解?请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⑵人们嘲笑并且忽视它的(问题),这才是君子所深深畏惧的(问题)。(众人、所字结构、判断句式各1分)
⑶您(郑先生)不曾敢忽视它,只是因为没有早点就医,而几乎到了重病的程度。(特、至于各1分,句意1分)
15、(1)悟已往之不谏 (2)泉涓涓而始流 (3)乐夫天命复奚疑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5)落霞与孤鹜齐飞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7)茕 茕孑立 (8)生当陨首
体会:结合主题谈谈体会。(只要结合生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4分)
20.黛玉的回话显得十分委婉、得体,得到了主人(邢夫人)的理解和尊重。具体表现为:①充分肯定了对方(邢夫人)的美意;②申述了自己尽快离去的正当、充分理由;③表示改日一定从命,请求对方理解。(任两点得4分,每1点2分)
21、(1)宰相肚里能撑船 (2)主次不分 (每小题2分)
发展等级1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新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问题产生问题。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4、材料丰富。5、形象丰满。6、意境深远。7、语言生动,句式灵活。8、善于运用修辞手法。9、文句有意蕴。10、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11、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2、有个性特征
[说明] 1. 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2. 发展等级评分,依据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3. 缺题目扣2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5分为止;不足字数(篇幅在2/3以上),每少50个字扣1分。
补充【 参考译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54645.html

相关阅读:2013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