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
一、本课设计意图
(一) 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影响。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科技进步和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能力目标
?结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体会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善于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理解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辩证统一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确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成为传统文化自觉的传承者和享用者。
(二)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二、教材分析
(一) 本课的逻辑结构分析
本课由引言和“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两个框的内容构成。
引言是本课的导人,第一层意思点明了我们今天所享有的文化是世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是世代积累下来的。第二层意思说明如想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必须正确认识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下设三个目题。
第一目“传统文化面面观”。
第一目是探究活动导人。探究活动结合针灸、京剧、书法等传统文化的发展,引导学
57
四、方法建议
(一) 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第1课时着重引领学生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理解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2课时着重讲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训练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二) 教学方法建议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教师要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人生活题材之中,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让学生亲历“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在探究中认同价值目标的教学理念。
(1)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提出问题引出观点。
(2)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演示自然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观点。
(3) 组织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 探究活动操作建议
探究活动1(教材第54页):“你能说出实际生活中事物相互联系的事例吗?”
学生通常能够观察到现象的联系,但很难深层地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因此,在进行本探究活动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寻找事物的内部联系。如,科学研究中许多对于事物运动规律的发现。除自然科学外,社会科学领域中也有许多规律性的探索。如,经济运行的规律、国际交往的规律以及人才成长的规律等。活动中不仅可寻找到许多联系,同时要引导学生在探讨和分析中懂得用联系的方法思考问题。
探究活动2(教材第55页):“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影响和改变生态平衡,但人又不能破坏生态平衡,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表面上看很好回答,但是深层追究,学生却不一定得能分析清楚,可引导学生举出实例来说明原因。如,1998年特大洪水的原因,“三门峡工程”与其上游渭河水患的联系,以及近年来仍然存在着的乱砍滥伐导致的后患等,都可以联系“五个统筹”说明联系观点的重要性。
探究活动3(教材第56页):“废旧电池是通过哪些环节危及人类健康的?联系生活实际,看看还有哪些事例能说明联系的多样性。”
这个问题比较专业,需要学生具备多学科的知识才能够分析清楚,因而此探究活动也具有引导学生热爱科学的功能。为此,教师备课时要收集一些资料,做好知识的准备,以能够自如地驾驭教学,引导主题。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然后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联系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和提炼。
探究活动4(教材第56页):“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的哲学原理,谈
58
重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探究活动三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中国传统建筑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认识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保护传统建筑的思想意识。
探究活动四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传统思想对今天的重要影响,感受传统思想的重要价值。
探究活动五通过观点辨析,引导学生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初步确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探究活动六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不能拘泥于传统文化而要创造性地加以发展的道理,初步树立对待传统文化要创造性加以继承的态度。
探究活动七通过观点辨析,引导学生体会到,对待传统文化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把继承与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
探究活动八帮助学生体会科技发展对于文化发展所具有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探究活动九旨在帮助学生体会思想运动对文化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探究活动十帮助学生体会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三) 本课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难点是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影响。
(四) 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如何理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首先,教育具有保存、传递和活化文化传统的功能。人类文化既是人们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产物,同时又是新生一代进行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人类文化只能被学而知之,不能通过遗传方式获得。这就决定了人类文化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与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说人类的繁殖过程是人类种族的传递、保存和延续过程,那么,教育则是人类文化的传递、保存和延续过程。同时,教育对人类文化有活化作用,即将储存形态文化转变为现实活跃文化,这一过程的完成,除了教育,别无他法。任何一种文化只有通过教育完成了这种转化,才能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它的生命力和价值,才能出现文化繁荣的局面。
其次,教育具有选择、整理文化传统的功能。自从学校教育产生之后,教育选择文化的功能就日益突出。人类文化发展的速度愈快,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愈频繁,内容愈广泛,社会对教育选择文化的要求就愈高。教育选择文化的功能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的:一是精心选择教育内容;二是精心选择教师;三是精心选择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在教育对文化选择的同时,它同样也整理着文化。教育通过选择和整理,使得人类文化去伪存真,逐步系统化,其精华得以继承,从而显示出更强的生命力,呈现出更为繁荣的景象。
再次,教育具有吸收、融合和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融合和更新创造的途径很多,如移民、战争、贸易往来、旅游等,但教育是最有效、最积极的途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不同文化体内的人们在语言、文字上的沟通和理解,而语言文字上的沟通和理解又很大程度上依靠系统的外民族语言教育。通过教育来
59
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有一个积极的选择过程,去其糟粕,求其精华,因而最为有效。学校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青年一代,他们容易接受新的观念和文化模式。这种心理优势对吸收和融合外民族文化是极为有利的。
教育,使各民族文化得以相互吸收、融合和创造更新,有利于人类文化的发展、繁荣。
(五) 相关资料
1.传统文化的特点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体现了各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代表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思想和实践的积淀,反映了各民族的民族性格、生活准则、生存智慧、处世方略,表现出各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类型。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和文化之林的根基,是使各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从根本上讲,传统文化作为价值系统,只要该民族存在,就不可能消失,如果丧失了,也就丧失了民族自立的基础。
传统文化是时代的。人类文化具有从传统到现代转变的适应性。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发展,从来都表现为从源到流的过程,从发展趋势来看是不断地向着现代化演变的过程。实际上,一切前现代文明尤其是其精神因素,不可能不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从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来看,对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开掘是其文化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必要环节。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传统文化总是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紧紧相联系的。例如,从生产方式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在经济基础层面,它建立在封建私有制基础上;在上层建筑层面,它突出伦理和政治功能,与封建社会别尊卑明贵贱的等级制度相联系。因此,它在中国近现代历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具有历史局限性。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因而是必须予以继承和发扬的;传统文化是时代的,因而是不断发展和进化的;传统文化是历史的,因而又必须予以批判和创新。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它既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程式化的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体形式之_内,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化积淀已深深地融进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有以下四大特点。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延续力。纵观世界上各个主要的古老文明,大都发生过中断和衰落,有些业已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博物馆中的陈列物,唯独中国文化既未中断过,也未停止过,它一脉相承直到今天。虽然在历史上,中国也曾遭异族入侵,但军事征服的
60
结果,不是被征服者的文化毁灭,而是征服者的文化皈依和文化进步。这种强大的生命延续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型的文化。中国处于一个半封闭状态的大陆性地域,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形成的冲积平原,为中华先民从事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而也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地中海沿岸民族的海洋文化以及中亚、西亚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的不同。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躬耕田畴,世世代代从事简单的农业再生产,因之也铸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农业型物态特征。这种形态的文化,不仅在意识形态上使得中国先民形成了重农、尚农的思想,而且在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上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安土乐天、求真务实、循环往复、恒久不变等在长期的农业社会环境下孕育的社会心理和观念形态,渗透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三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检视整个中国文化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绵绵不绝,源远流长,正在于它在受到异己文化的挑战时,总是能够积极地吸纳和融合异己文化,而不是盲目地排斥或穷于应付。一方面,它总是居高临下地把异己文化因素认同于自身体系,要求异己文化俯我就范,以自身固有的思想、观念和心理定势为框架,来解释、消融、改造异己文化因素,在对异己文化的涵濡蕴育中模糊对方的本来面目,最终使其中国化;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在改变消融异己文化的过程中,又尽量吸收和消化异己文化的养料,来补充自己,丰富自己,使自己获得新的发展生机和活力。所以,在中国文化史上,源于印度的佛教就有过中国化的过程,中国文化也曾吸收佛教的内容而进一步发展。
四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和”文化。这种“和”文化主要包括人自我身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方面的内容。在中国古人看来,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就必须提高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而要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有赖于个体的人格完善,有赖于个体的身心和谐发展。因而他们主张要妥善处理义与利、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的关系,做到见利思义,合生取义。只要自己道德提高了,就能在人际交往中,严责于己,宽以待人,不迫人从己,“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尽可能同各种人建立融洽的关系。每个社会成员道德高尚,人类社会和谐,那么人类与自然也就和谐相处了。
3.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潜在的推动因素。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以传统文化为前提,只有把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赋现代化以民族特色,也只有这样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现实的、具体的、有活力的现代化。英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早向现代化发展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西方保存传统最多的国家;即使在今天,日本的传统文化依然大量存在于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61
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激发国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蕴含在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民族历史愈悠久,传统文化愈丰富,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则越深邃,民族精神就越强烈。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我们在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诸如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等这些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在市场经济的负效益冲击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必须进行认真的整理、挖掘,以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抑制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或者说是一种效益驱动的经济。与其他事物一样,它具有双重性: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平等观念和经济意识,但可能导致以拥有金钱、商品的多寡作为划分人们等级地位的标准和判断人们的价值尺度;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最高极限,也会导致人们“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提高人们的自主意识,但一些人追求无限自由,产生无政府主义;市场经济以企业甚至个人为经济运行主体,容易引发极端个人主义;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劳动使相互服务意识增强,同时又使交换关系渗透到人际关系和权力结构之中。市场经济双重作用中的负效应,将对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如何消除这种影响呢?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千百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民族心理积淀:社会是一集合之整体,个体总是生活于群体之中,是民族、国家之一员,如果整体利益受侵害,则个体利益也难以保障,因此,个体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以此为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否定和批判“一己私利”,肯定和赞扬“天下之利”,倡导为国家、民族“夙夜在公”、“以公灭私”和“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思想,而视为一己之私利而置天下之利于不顾的人为“贼臣”、“贼民”和“小人”。传统文化中这种社会成员服从群体、群体服从国家的集体精神,与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引发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直接对立的。将群体精神注入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之中,对正确价值取向的确立无疑将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
三、教学建议
(一) 教学提纲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面面观
(1)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2)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62
(3) 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4) 传统文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传统思想对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
2.传统文化在今天
(1)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3) 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2)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1) 文化继承与发展统一性
(2)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 社会制度的更替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2) 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3) 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1)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2)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传统文化的继承
1.基本流程图示

2.典型案例导入
本课导入选择的活动案例是中国传统中医。中医文化是中国古老文化成就的重要代表之一。中医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创造了中国特有的医学。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中国针刺疗法,并形成了中医特有的经络理论。
中国中医理论和中医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据媒体报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日前与六个国家的政府相关部门分别签署了中医药合作协议。最新签署协议的六个国家分别是意大利、爱尔兰、蒙古、克罗地亚、挪威和埃及。签定政府间的合作协议是中医药在这些国家获得合法地位的前提条件。协议签署后,当地教育机构可以进行中医药教学,教育部门承认毕业生的学历;中医在当地行医,可以获得医疗行政部门的审批,医疗行为将得到保障。截至目前,世界上已经有67个国家的政府正式承认中医药的合法地位。中国中医研究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3.师生共同探究
?探究活动一
教师可以事先指导学生分头准备有关传统针灸、传统京剧、传统书法的典型案例,在课堂上结合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传统文化的特点。
?探究活动二
如果有条件,可能引导学生上网查询有关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傣族“泼水节”、
64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和藏族的藏历新年等传统节日和习俗的由来和演变,共同探讨这些传统习俗在今天的影响。如果没有上网的条件,老师可以给学生准备相关材料,以利于学生讨论。
?探究活动三
北京菊儿胡同建筑楼的设计,既不是单纯地回到古代建筑,也不是完全纯现代时尚的建筑艺术,而是古代建筑艺术和现代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案例引导学生探讨对待传统建筑应有的态度。
?探究活动四
可以结合大同思想的形成、发展历史及其深远影响,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思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会传统思想的重要作用。
?探究活动五
建议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可以按不同观点分成两个小组,准备各自选题的相关材料;确定主要辩论人员和重要的辩论观点和材料;在课堂上进行辩论,形成正确的观点。
第二课时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基本流程图示

65
2.典型案例导入
古代寓言《愚公移山》新编
通过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进行新的创编过程,帮助学生认识文化继承不能原封不动地接受,而是继承与发展的有机统一。可以先提出“愚公移山新传”创编原则,让学生搜集信息,研究故事新编的创作思路。建议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故事新编设计,并且分组创编“愚公移山”新传。然后在全班交流故事新编,请创作人员介绍创作体会和认识,同时观众现场提问、现场评述。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愚公移山”新传的创编体会以及对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认识。
传统的愚公移山寓言歌颂的是愚公及其子子孙孙不畏艰难,挖山不止的执著精神。故事新编要求学生把古代的愚公精神和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情况进行结合,例如,除了挖山不止,是否可以增加在挖山开路的同时开采矿石、兴办旅游景点等。
设计故事新编的案例导人活动,重点是提供新思路,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采用愚公移山故事新编的教学活动,体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目的是让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原封不动地全面照搬传统文化,也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3.形成新的理念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我们提倡文化继承,但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体会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
4.师生共同探究
?探究活动一
实事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颜师古注“实事求是”四字,谓“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从中可以看出,对待传统文化,要创造性地加以继承、发展。
?探究活动二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对待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应该是既有批判,又有继承,做到批判继承。
在辨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全面分析事物的能力。
?探究活动三
在完成这一探究活动时,建议重点从数字图书馆、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化形态转化方面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传承民族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让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查找“863”计划、“世界的记忆”项目、“北京人”宣传网
66
页、“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敦煌数字化虚拟洞窟”的有关材料,然后由学生分组交流各自搜集信息的情况,并组织学生讨论现代信息化技术在保护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文化中所起的作用。
?探究活动四
建议安排学生分成小组,分头搜集孔子、老子、墨子和韩非子有代表性的观点并加以分析探讨。
?探究活动五
在探究过程中,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无论教育方式如何变革和发展,教育是人们认识世界、拥有文化财富的功能没有改变,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随着教育方式的变化,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越来越大。
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介绍古代私塾教育和现代课堂教学、远程教育、多媒体、互联网教学的特点,并启发学生讨论不同的教育方式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4.学生践行要求
启发学生广泛搜集有关现代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事例。
(四) 学习方法指导
1.利用网络等方式查找相关资料。本课内容涉及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等多方面的内容,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有利于扩大学生视野。
2.归纳说明的方法。通过列举有关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影响的材料,引导学生体会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的道理。
3.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理解有关教学内容。例如,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
4.互助学习的方法。互助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针对本课内容,可以采取互助辩论的形式,即学生自愿组成小组,每两个组结成对子,针对教材中需要辩论的观点,进行辩论。
四、教学评价建议
(一) 评价方式
设计的评价方式有学生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同学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方式。
可以先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请同学们互评、小组和全班同学评价,最后是教师评价。凡能积极参与搜集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资料的同学,一般评价是优良;如能够广泛搜集信息、形成独特见解,并能够与同学交流、展示、获得好评的同学,应给予优加。我们提倡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可以自己对自己的文化生活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对自己的进步、成果作出记录。
67
(二) 自我测评及参考答案
长期以来关于传统文化的评价有两种不同的评价观点。一种认为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好好珍惜,一种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应该抛弃。请结合本课所学到的有关知识以及自己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传统文化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我们既不能简单地说传统文化就是财富,同样也不能片面地说传统文化就是包袱,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五,教学资源链接
1.端午节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又名重午、端阳、端五、蒲节。时在夏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流行予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其始源有说源于纪念屈原、龙舟竞渡、吃粽子、祭龙、“恶日”之说、夏至节等,说法不一,民间流传最广的是第一种。从后世端午习俗的内容看,可能起源于“恶日”之所行巫术,后来,附会上纪念屈原的内容。端午时悬挂菖蒲、艾草,插柳,戴香包,抹雄黄酒,都是为了避邪驱恶。民间还有挂钟馗像的习俗,也可能与端午节祛邪除祟有关。
2.元宵节
中国汉族传统节日。又叫上元节、元夕节、灯节。时在夏历正月十五日。是日古称上元夜谓之宵,故称元宵或元夜。此俗成于东汉,至唐演变为元宵节。上元原为道教上元天官诞辰,举行庆典并出现观灯习俗。唐玄宗时规定观灯为三夜,北宋延至五至六夜,明规定正月初八张灯,正月十五落灯。唐元宵夜出现杂耍技艺,宋时有猜灯谜,明代又增加了戏曲表演,元宵节逐渐演变成内容丰富的节日习俗。观灯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元宵节在饮食上的特征是吃元宵,又称汤团,含有团团圆圆之意。在许多地区,春节活动一般延续到元宵节为止。
3.中秋节
以家人团聚赏月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佳节。两汉时已具雏型,时在立秋日。唐出现观月、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宋代中秋节已发展成为群众性的传统节日。从时序上看,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是日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傣、苗、白、
68
哈尼、纳西、蒙古、瑶、布依等少数民族中亦甚流行。
4. 泼水节
中国傣族的新年节日。时在傣历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夏历四月中旬),节期三天或四天。节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即给佛像洒清水洗尘,然后互相泼水,除疾消灾,后演为以泼水为戏的节日。相传,古有火魔无恶不作,抢走7个姑娘。最年轻的姑娘侬香,得知了杀死火魔的秘密:拔下它的头发把它勒死。魔头成一团火球,落在哪里,哪里就起火,姑娘们即挑水相泼,灭了邪火。此传说相沿成习,渐成泼水节。一说此俗源于印度,婆罗门教徒每年此时到河中沐浴,洗去罪恶;年迈者不能下河,子女便为其泼水洗罪。后传人中国傣族地区。今泼水节增加了文艺会演、体育比赛和贸易等新内容。
5.那达慕大会
中国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盛会。“那达慕”为蒙古语,意为“娱乐”、“游戏”。源于一年一度的祭“敖包”(亦作“鄂博”)。最初带有宗教色彩,旨在通过祭敖包祈求吉祥多福、人畜兴旺,同时也举行一些体育娱乐活动,后来演变为那达慕大会,成为欢庆丰收和畜牧业兴旺的节日盛会。每年多在夏秋季举行。主要的体育活动有摔跤、赛马、射箭和拔河。还有歌舞、说唱等节目。此俗沿习至今,规模日益扩大,内容越来越丰富。现代那达慕增加了蒙古象棋、套马、驯马、乘马接力、乘马斩劈、刺杀、武术、中国式摔跤及田径、球类等项目。举行那达慕时,还结合举办物资交流会及各种文艺活动,深受牧民欢迎。
6.藏历新年
中国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洛萨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时间根据藏历确定,各地节期不一。一般在汉族春节前后。藏族很早就有自己的天文历法,正式使用藏历在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时值夏历丁卯年。于是以丁卯年为始。60年为一个“绕回”。从藏历十二月初开始,家家户户用酥油和面粉做糕点,酿青稞酒。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育成青苗,年初一摆在佛龛茶几之上。备有一个叫做竹素切玛的五谷斗,斗内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上插青稞穗、鸡冠花和酥油制作的彩花板和羊头,表示一年的收成,预祝来年风调雨顺,农牧业丰收。厨房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八吉祥徽,大门上画吉祥符号。除夕全家按辈序坐定,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抓一把斗内的食物,向天撒去,表示祭神,然后再抓一把放进嘴里。长辈向晚辈祝福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晚辈回贺。仪式后,吃麦片土巴和酥油熟人参果,敬青稞酒。初一闭门欢聚,初二后,外出互相拜年,持续3至5天。
7.《大同书》
“大同”一词出自《礼记?礼运》篇,表示“天下为公”。康有为《大同书》以“至公”为要旨,故取此名。《大同书》描绘的大同社会的蓝图大致是:在大同社会里,去掉了国界,
69
军队和监狱都不存在了,全地球合成一个公政府,管理公共生产事业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消灭了级界,没有等级之分,也无种族之别,男女各自独立,“全世界人类尽为平等”;家也毁灭了,男女“婚姻之事不复名为夫妇”,儿女由公政府抚养,人们生老病死之事,“皆政府治之”;农、工、商皆归于公,人人劳动,生产力高度发展,人们过着美好的生活,文教事业发达,人人有高度的文化教养和道德修养,社会风气优良。总之,这种大同社会是个“至平、至公、至仁、治之至”的社会。《大同书》坚决反对社会的阶级斗争,反对暴力革命,认为大同社会只能靠人们(主要是统治者和富人)扩充仁爱精神,通过自上而下逐步改良的道路来实现。《大同书》’描绘的大同社会,从形式上看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色彩;就内容实质来说,主要是以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诸原则,去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制度、封建家族宗法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性质。
8.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一门全新的科学技术,也是一项全新的社会事业。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拥有多种媒体内容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能为用户方便、快捷地提供信息的高水平服务机制。虽然称之为“馆”,但并不是图书馆实体:它对应于各种公共信息管理与传播的现实社会活动,表现为种种新型信息资源组织和信息传播服务。它借鉴图书馆的资源组织模式,借助计算机网络通讯等高新技术,以普遍存取人类知识为目标,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类和精准检索手段,有效地进行信息整序,使人们获取信息消费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其服务是以知识概念引导的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等数字化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从而做到信息资源共享。每个拥有电脑终端的用户只要通过联网,登录相关数字图书馆的网站,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方便快捷地享用世界上任何一个“信息空间”的数字化信息资源。通俗地说,数字图书馆就是虚拟的、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数字图书馆既是完整的知识定位系统,又是面向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信息管理模式,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社会文化、终身教育、大众媒介、商业咨询、电子政务等一切社会组织的公众信息传播。
9.灸法的起源
灸法可能是在热熨法的基础上产生的。据推测,原始人在烤火取暖、煮食或篝火防兽时,有时被进出的火星烧灼烫伤皮肤,但同时这种局部的烧灼也可以减轻某些疾病的症状。这种情形反复多次出现,使人们受到启发,人们开始有意识地选用一些干枯的植物茎叶作燃料,对身体某一部位进行温热刺激。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10.针刺的起源
远古时期,人们偶尔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类似情形多次重复出现后,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70
他们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人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除了用来刺人身体以治病外,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11.京剧
京剧于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的传统剧目约有一千多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以上。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主要有《玉堂春))《群英会》《空城计》《霸王别姬》等。在整理传统剧目的同时,又新编、改编、移植了一大批剧目,如《赵氏孤儿》《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等。新中国成立后,又创作了一批现代戏,如《红灯记》《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杜鹃山》等,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12.书法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虽然自觉化的书法艺术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
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秦始皇兼并天下后,统一全国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的代表作为秦泰山刻石。
汉代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两汉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隶书承上启下,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一个质的转变和过渡。
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这一时代,造就了两个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此后学书者莫不宗法“钟王”,甚至尊王羲之为“书圣”。
南北朝书法以魏碑最胜。魏碑,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书法。隋结束
71
南北朝的混乱局面,南帖北碑之发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书之形式,居书史承先启后之地位。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初唐书家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此后有创造性的还有张旭、颜真卿、柳公权、释怀素、孙过庭。
宋元是书法艺术的发展和转折时期,书家追求笔墨情趣,文人意识成为书法的主流。宋代出现了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卓然独立的大家;元代以鲜于枢、倪瓒等人的成就最为突出。
明清两代是书法艺术继承和求变的时期,明人书法大多以姿媚为上,标举高格,有祝允明、文征明、徐渭、董其昌等一大批杰出书家。清代书法经历重大蜕变,开创了碑学,傅山、朱耷、王铎、郑燮、何绍基、康有为等都在书法史上有崇高地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55208.html

相关阅读:体味文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