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二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M
一、(本题包括 30 小题,每小题2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到答题卡上)
1.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
A.奴隶的反抗斗争 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D.自然灾害的威胁
2.公元前8世纪后,雅典工商业奴隶主的来源主要包括①奴隶②部分平民③部分贵族④全部平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促使梭伦决心消除社会动荡,振兴雅典城邦,进行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矛盾的尖锐 B.萨拉米岛危机
C.“疯诗人事件”唤起了人们的爱国精神 D.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
4.与现在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责相似的古代雅典的机构是
A.四百人会议 B.陪审法庭 C.公民大会 D.十将军委员会
5.《雅典政制》中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正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指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从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C.最高行政机关 D.最高立法机关
6.在商鞅变法中对稳定国家财政起直接作用的措施是
A.奖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废井田 D.实行什伍制
7.商鞅变法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
A.实行军功爵制 B.实行县制 C.奖励耕织 D.重农抑商
8.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据此判断,商鞅的“商”姓来源应是:
A.以古国名为姓 B.以官职为姓 C.以技艺为姓 D.以封地为姓
9.史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一措施的主要作用是①保证了战争的兵源②废除了旧贵族特权③打破了贵族世袭制④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⑤“军功地主”成为维护秦国统治的重要支柱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
10.公元前338年,秦惠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处死。这个故事说明秦国
A.变法深得人心 B.法治代替人治 C.变法违背民意 D.变法最终失败
11.“商君虽死,而秦卒行其法”不能说明
A.改革者有时要付出巨大代价 B.旧贵族只反对商鞅不反对变法
C.商鞅变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D.秦国新的生产关系已经无法动摇
12.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形式实质是
A.奴隶制经济形式 B.封建经济形式
C.半封建半奴隶制经济 D.半畜牧半农业经济
13.在拓跋政权的统治下,北魏的社会矛盾主要包括①阶级矛盾②民族矛盾③战乱④外来侵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是
A.促进民族的迁徙与杂居 B.使北方经济恢复,北魏兴盛一时
C.打破了农牧经济的天然界限 D.为隋唐的大一统与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准备了条件
15.史料里说北魏洛阳贸易不绝,“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它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洛阳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B.洛阳商业兴盛,市场繁荣
C.洛阳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D.洛阳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商业城市
16.时人孝文帝改革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财政收入大大增加②社会生产获得发展③商业也有较大发展④丝织业比较发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北宋建立后,首先集中军权,这主要着眼于
A.加强军事力量 B.抵抗辽的进攻 C.保障皇权的稳固 D.镇压人民反抗
18.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
A.得到宋神宗的大力支持 B.获得了朝野上下的普遍肯定
C.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D.揭开了王安石变法的序幕
19.北宋“冗官、冗兵、冗费”局面的出现,从反面证明了
A.官越多,工作效率越高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利小弊大 D.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20.王安石的强兵之法中,加强了对人民群众控制的是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设军器监
21.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
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德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
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
22.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赦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建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体现了
A.教权高于王权 B.王权与教权平等C.王权高于教权 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
23.从思想上为宗教改革奠定基础的有①宗教“异端”思想的盛行②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③民族国家的发展④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24.在英王亨利八世统治时期,英国与罗马教皇决裂,建立附属于王权和政府的民族教会。上述举动的实质是
A.英国的宗教信仰与天主教会主张的冲突B.形成中的民族国家与外国干涉、掠夺的斗争
C.英王与罗马教皇的斗争 D.王权与教权的斗争
25.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 D.否定教皇地位
26.土耳其在埃及推行的包税制规定
①凡是贵族都可以获得包税权 ②包税人可以随意在包税区内向农民收取地租和各种捐税③包税人实际上成为土地所有者 ④包税人将包税区土地租给农民耕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7.阿里推行的土地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但不包括( )
A.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B.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大发展
C.推动了埃及新兴地主阶级的形成 D.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8.下列不属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目的的是(  )
A.维护统治,抵御外来侵略B.消灭马木鲁克,夺取其包税领地
C.富国强兵 D.从根本上变革生产关系
29. 穆罕默德?阿里在工业方面,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这些技术和设备应是(  )
二.材料题?共40分,其中31题19分,32题10分,33题11分?
31. 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戳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四 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等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麦斗之间的为第三等级,称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等级,称日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5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上述两次改革在政治、经济措施上的主要不同点。并分别指出两次改革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产生的不同影响。(6分)
(4)两则材料能不能作为判断两场改革性质的依据?说明理由。(4分)
32、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4分)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做出的回应,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现代化的结构变革,具有明显的互动性,一个国家全面性的结构变革,会产生一种威力巨大的整体效应。由于阿里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海军和兴办军事工厂,他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列强并驾齐驱;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改革从长远看对富国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阿里改革的悲剧之一即在于此。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2)据材料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外在因素是什么?(2分)
(3)据材料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 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
材料二 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固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5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56860.html

相关阅读:2013年高二下册历史期中试卷(人民版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