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公元701年2月28日(武后长安元年夏历正月十六)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李白初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作品背景
《与韩荆州书》是唐代诗人李白初见韩荆州时写的一封自荐书。韩荆州,即韩朝宗,时任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使。文章开头借用天下谈士的话——“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赞美韩朝宗谦恭下士,识拔人才。接着作者毛遂自荐,介绍自己的经历、才能和气节。文章表现了李白“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的气概和“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自负,以及他不卑不亢,“平交王侯”的性格。文章写得气势雄壮,历来广为传诵。
韩朝宗,唐代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官至京兆尹、高平太守。这封信写于唐玄宗开元18年到21年(公元730——733年)间。当时李白正在湖北一带游历,韩朝宗时任荆州长史。当时,州的最高长官是刺史,副长官是别驾、长史,习惯称州的长官为某州,这里称韩朝宗为韩荆州,是表示特别的尊重。《新唐书?韩思复传》附《韩朝宗传》中说:“朝宗喜识拔后进,尝荐崔宗之、严武于朝,当时士咸归重之。”李白写这封信,也是希望得到韩的赏识,以借助他的名位,能在仕途有所进益。
在古代,上书给有地位的人自荐,陈述自己对政事的见解,赠送自己的诗文,表现自己的才华文采,以求得有高位者的赏识,并能向朝廷推荐,是一种常见的习惯做法。
课文解读
课文第一段,先推崇韩朝宗,极力写其地位之高,声誉之隆。而且借天下士子的话来表白自己对韩朝宗的仰慕,这样比上来就直接写自己的敬仰显得曲致婉转,也显得更有力度,笔法突兀、奇绝,非李白这样的文章圣手不能为。最后一句,借用旧典,以毛遂自比,点明自荐之意,字面委婉,内里自负,并巧妙地转到文章下文——对自己的介绍。
翻译:我听说天下士子聚在一起便议论说:“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但愿结识一下韩荆州。”(您)怎么使人敬仰爱慕,竟然到如此程度!岂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高风,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所以才使海内的豪杰俊士都奔走而归于您的门下?读书士子一旦得到您的赏识,便声闻天下,所以屈而未伸的贤士,都想在您这儿获得美名,奠定声望。希望您不要因自己身处高位而傲视他们,也不要因士子出身微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如今,假如有机会能让我像毛遂那样脱颖而出,那么我就一定是毛遂那样的人!
第二段,介绍自己,着重写自己的才华和影响,言外之意是因为我有此高才,所以才敢自荐,使韩朝宗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印象,为其向朝廷推荐奠定基础。文章多用整句、对句,读来朗朗上口,气势雄强。末句一转,指出这是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曩畴心迹”,使前面已经约略显示出的自负口气有所缓解。
翻译:我本是陇西的一介平民,流落于楚汉之间。十五岁就喜好剑术,拜谒了许多地方长官;三十岁时成就文章,拜见了很多卿相显贵。尽管身长不满七尺,但志气雄壮,胜于万人。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气概,讲道义。这是我往日的心事行迹,怎敢不尽情向您表白呢?
第三段,继续从人己两方面写。韩:居高位,负高才,必能慧眼识珠;己:有志向,能文章,如有机会,必能受到赏识。
翻译:您的辉煌大作堪与神明相比,您的高尚德行可以感动天地;文章与自然造化同功,学问穷极天道人事。希望您推心相与,和颜以待,不因为我曾经只向您行长揖之礼而拒绝我。如若用盛宴来接待我,任由我随意畅谈,那么请您准许我一天之内写作万言长文,我能手不停挥,顷刻而就。如今天下人认为您是衡量文章优劣、品评人物高下的权威,一经您的品题,便被看作德才兼备之人。您何必吝惜阶前的区区尺寸之地,而使我不能扬眉吐气、一抒凌云气概呢?
第四段,进一步引古事、写今事。前者明写荐拔人才的高风由来已久,实际是进一步抬高韩朝宗的地位,使其不得不接待自己。后者是以韩朝宗礼贤下士的既有事实,表明自己的归附是正得其人,并非饥不择食的趋炎附势。
翻译:从前王子师担任豫州刺史,未到任即征召荀慈明,到任后又征召孔文举;山涛作冀州刺史,选拔三十余人,有的成为侍中、尚书,深为前人称美。而您也曾荐举过一位严协律,进入朝廷为秘书郎;还有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等人,有的因才干超凡被您器重,有的因操行清白被您赏识。每每看到他们怀恩感慨,忠义奋发,我的内心便极为感动,知道您对诸位贤士推心置腹,赤诚相见,故而我不归附他人,只愿托身于您。倘若有紧急艰难用我之处,我当竭力效命。
文章结尾,与前文之意略有转折,由自负转而自谦,这也符合自荐的一般心理——过于夸饰自己,有自傲之嫌,因此要把口气降下来,使人对自己有一个谦恭的好印象。然而谈到具体要求,作者还是当仁不让,请求呈献著作并得到品题。实际上还是表明自己的自负并非虚妄之语。
翻译:谁都不是尧、舜那样的圣人,怎能完美无缺?我的谋略策划,焉能自我夸耀?至于我的作品,已积累成为卷轴,却想请您过目。只怕这些雕虫小技,不入您的法眼。若蒙垂青,愿意浏览拙作,那就请提供给我纸墨以及誊抄的书手,然后我回去打扫静室,缮写呈上。希望我青萍宝剑、结绿美玉一般的文字,能在您薛烛、卞和门下增添价值。愿您顾念身居下位的人,大开奖誉之门。希望您加以考虑。
附:
原文: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按:教材引文有误,又漏引十余字,今补正),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旁若无人。初,贺知章见白,赏之曰:“此天上谪仙人也。”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白在宣州谒见,遂辟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按:教材引文漏一“醉”字,今补)。有文集二十卷行于时。(来源:《旧唐书?李白传》)
译文: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年时就有超群之才,志向宏大,气度豁达,逍遥而有超然出世的心境。他父亲做任城尉,全家就在那里安家。李白少年时与鲁中的几个书生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逸在徂徕山,纵情欢歌豪饮,当时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外出到会稽游历,与道士吴筠隐居在剡中。不久唐玄宗诏令吴筠去京城,吴筠把李白推荐给朝廷,朝廷派使者召见李白,并让他与吴筠一起待诏翰林。此时李白已经嗜好喝酒,天天与几个酒徒喝醉在酒店里。玄宗谱出曲子,要编制乐府新词,急忙召见李白,李白却已在酒店醉倒了。召入宫中,用凉水喷洒他的脸,醒来后,立即叫他提笔作词,很快就写出了十多首,皇帝很赞赏他。李白曾经沉醉在宫殿上,伸脚叫高力士脱靴,因此被贬斥而离开了朝廷。于是他浪迹江湖,整天喝酒。当时侍御史崔宗之被贬官到金陵,常与李白一起饮酒并做诗唱和。他们曾经在月明之夜驾着小船,从采石到金陵。李白穿着宫锦袍,在船上极目远望,纵情笑傲,旁若无人。当初,贺知章见到李白,赞赏他说:“这是天上贬下来的仙人啊。”安禄山起兵叛乱,玄宗逃到蜀地,在途中任用永王李?作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李白在宣州请见,于是征召他为李?的从事。永王图谋造反,起兵失败,李白因此获罪而被长期流放在夜郎。后来遇到大赦,才得以回来,最终因为饮酒过度,醉死在宣城。著有文集二十卷,流传于世。
《李白传》唐才子传
原文: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日:“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起兵反,白逃还彭泽。?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或云:白,凉武昭王?九世孙也。
译文: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就生下了他,因而就以此给李白起名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李白喜欢纵横之术,练习剑术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又客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中,天天设酒痛饮,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当时他的本领尚未施展,就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相互欢乐,还在玄宗面前推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每当玄宗要授官给李白时,杨贵妃总要阻止。李白更加高傲放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饮酒八仙人”。后来他恳求回乡,玄宗赏赐给他黄金,下诏让他回家。
李白云游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街门,县令不认识李白,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只写:“呕吐后曾让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我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扬长而去。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安禄山叛乱时,玄宗避难蜀中,永王李?统管东南地区,李白当时高卧隐居于庐山之上,被李?招聘为军中幕僚。后来李?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失败后,李白受牵连关在浔阳的监狱中。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流放夜郎。
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还在那里。李白著有文集二十卷,流行于世。有人说,李白,是西凉武昭王李?的第九代玄孙。
能力训练、检测
1.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日:“子,谪仙人也②!”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③,召入,而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永王?辟为府僚佐。?起兵,逃还彭泽;?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新唐书?卷二○二》)
【注】①任侠:以“侠义”自任。②谪仙:指受到处罚而降到人间的神仙。③乐章:这里指可以配乐演唱的诗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遁:隐藏。
B.?其诗以激杨贵妃 ?:挑剔。
C.永王?辟为府僚佐 辟:征召。
D.还寻阳,坐事下狱 坐:因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知章见其文,叹曰 问之人以穷其短
C.帝赐食,亲为调羹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D.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3.下面材料全能说明李白狂放不羁性情的一项是()
①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②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③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
④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⑤撼其诗以激杨贵妃
⑥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唐代诗人李白充满沉浮荣辱的人生经历,突出地表现了他鲜明的个性和性格特征。
B.李白天资聪颖,通晓诗书,年轻时就被州郡推荐参加有道科的科举考试,李白却不去应试。
C.作为文人的李白是孤傲和狂放不羁的,本文就体现出他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
D.李白游览并州时,曾见到郭子仪,认为他是奇才,因此,郭子仪犯了法,是李白为他救免的。
5.把文言文材料中加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3分)
译文: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3分)
译文:
附参考答案
1.A(“遁”应释为“逃走”)
2.C(C组前“为”,介词,引进省略的动作行为的对象“之”,可译为“给”、“替”;后“为”,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A组两个“因”均为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可译为“于是”、“就”。B组两个“其”均为代词,称代第三者,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的”。D组两个“于”均为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可译为“在”)
3.C(①陈述对象是李白的先人,⑤是指高力士有意陷害李白)
4.D(主客颠倒。应是郭子仪认为李白是奇才)
5.(1)这个人天生英才,聪慧出众,只要用学问进一步加以磨砺,便可以赶得上司马相如。(提示:“是子天才英特”是个判断句。“是子”即“这个青年”或“这个人”;“少益以学”既是省略句,“益”字后省略“砺之”,又是介词结构后置句,翻译时要把“以学”移至“少益”前。“天才”指天生俊才;“英特”即聪慧出众;“益”,进一步、稍微的意思)
(2)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提示:“为……”表被动,构成被动句。“亲近”,动词活用作名词,意为“身边受宠的人”。“骜放”,指傲慢不驯。“自修”,即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
推荐
题:
美洋溢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以审美的眼光观照世界,以富于美感的笔触描绘世界,高山大河、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人文景观乃至行为方式都可以作为美的使者,给人带来一份愉悦、一份陶醉。
请以“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轮回
高一7班师傲泽
最美是涅?与死灭,往复不断的轮回。
春天樱花散落。其实那粉红色的花朵开得正盛。没有枯萎,没有凋谢,没有因失去水分而变得蜡黄干枯。就在最美的时刻,心形的花瓣被风吹落一地。连死亡的时刻都盛放着,死得那么孤绝那么美。下一年,树上又开满樱花。下一年,樱花涅?又死灭。
夏天浪花破碎。湛蓝的海水被风吹隆,绵延成弧形冲向海岸。明知无法逾越那礁石与山峦。那就迎面相撞,粉碎成透明的玻璃四溅,然后才甘心归入永恒宁静的深海。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绽放,死得那么英勇那么美。另一处,海风又吹皱出水纹。另一处,浪花涅?又死灭。
秋天枫叶飘飞。渐冷的天气和渐少的日光摧残着秋叶,但总要用自己最后的全部力量惊心动魄地红一次。风来时,便可以放手,不问去往何方。落土处便做归宿,死得那么从容那么美。下一秒,一片绿叶又痛苦地转作红色。下一秒,枫叶涅?又死灭。
冬天雪花融化。接触到什么的那一瞬间终于感觉到温暖。即使这温暖的代价就是自己六边形的棱角渐渐隐没消失,化为空气中看不见的水滴。就这么在温暖中死去,死得那么淡漠那么美。隔几天,云层中的水滴又凝结在一起。隔几天,雪花涅?又死灭。
花开,花落,花开。浪聚,浪碎,浪聚。叶红,叶枯,叶红。雪凝,雪化,雪凝。春,夏,秋,冬,然后又是一春。我想人间大抵如此。并没有什么永恒的生命。人们看见生的美丽,欣赏生机的美,惋惜于一切事物的死灭。但其实,这死灭也那么美。若没有死灭,何来的涅?。而一切的涅?,也都终归死灭。这便是生与死与生的轮回。它生了一切的涅?、死灭与涅?,循环往复,从不偏私,从不紊乱。这便是人问惟一的永恒。
我看这轮回。它从没有停止过。一切的涅?与死灭与涅?就此都变得渺小了。我看涅?的美,我看死灭的美。我看万事万物都在这轮回中各得其所,经历着各自的死灭与涅?。这一切就不再标志着赞叹与惋惜、热爱与仇恨。只剩宁静。像时间流淌。最美是轮回。虽然它并无所谓美与不美。
[点评]
以“美”为话题的文章很好写,因为可写的东西太多了。但是也难写,因为对于美的认识与赏鉴太难了。师傲泽同学的这篇《轮回》胆量之大,令人称奇。文章中所谈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生命的美。对一个孩子来说,这个命题确实太大了。然而文章中对于这个主题分寸拿捏的十分恰当,既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也没有毫无根据的胡吹一起。而是用自己最真诚的心灵去感悟触碰。语言虽略显轻飘,但并不浮华。一年四季,不就是生死的更迭吗?跳出一个磁场,站在一个高点来俯视这些生命代谢,不悲天悯人,不沾沾自喜。是不是略有一点禅趣呢?(指导教师:尹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64515.html
相关阅读:装在套子里的人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