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时 遗传和基因工程——细胞质遗传
盱眙县中学 董正清
知识精华
1、线粒体和叶绿体在遗传中的作用: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遗传物质____,具有独立进行转录和翻译的功能,但它们的自主程度是有限的,它们对核遗传系统有很大的依赖性。
2、细胞质遗传与细胞核遗传的关系:生物的遗传包括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两大类。生物体绝大多数的性状是由_____基因控制的,极少数的性状是由______基因控制的,还有一些性状是由核基因和质基因共同控制的。
3、细胞质遗传的特点:(1)_____遗传(2)杂交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4、关于三系配套:
(1)保持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用它作父本,二是除了它本身可育外,其它性状应与不育系相同。
(2)恢复系:一是设法使某优良杂交组合的父本核基因具有育性,二是生产杂交种时,不育系与恢复系的花期必须一致,或者不育系的花期稍早。
(3)不育系:具有可遗传的雄性不育性状
(4)隔离区:制杂交种时,为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要建立两个隔离区,一是繁殖不育系和保持系隔离区,另一个是繁殖杂交种和恢复系的隔离区。
例题领悟
例1、某种子站由于不慎把玉米的保持系和恢复系种到了同一块地里,则在恢复系上可获得种子基因型是 ( )
A、N(rr)和N(Rr) B、N(Rr)和S(Rr)
C、S(rr)和S(Rr) D、N(RR)和N(Rr)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需从如下几步分析:
(1)要明确保持系和恢复系的基因型;(2)要懂得它们种在一起既可以自花传粉又可以异花传粉,恢复系[N(RR)]进行自花传粉,其子代基因型仍是[N(RR)],恢复系进行异花传粉,即接受了保持系[N(rr)]的花粉,其子代基因型为N(Rr)。答案:D
例2、紫茉莉花斑叶的花粉传给紫茉莉花斑叶的雌蕊,所结种子长成的植株的性状是 ( )
A、绿色 B、叶呈白色 C、花斑叶 D、以上三种性状同时存在
解析:解答此类问题需从如下两方面入手分析:
(1)紫茉莉的叶色遗传是由叶绿体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属于细胞质遗传;(2)花斑紫茉莉雌蕊产生雌配子时,细胞质的分开是不均等的,随机的,因此产生了三种类型的配子,含叶绿体的配子,含不正常叶绿体(白色体)的配子,含两种叶绿体的配子。当与精子发生受精作用时,依细胞质遗传的特点,可形成三种类型的受精卵,三种类型的受精卵可形成具有三种类型枝条的植株。答案:D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控制细胞质遗传的载体是 ( )
A、染色体 B、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 D、线粒体和叶绿体
2、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遗传物质的分配特点是
①有规律分配 ②随机分配 ③均等分配 ④不均等分配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椎实螺外壳的螺旋方向,右旋对左旋是显性。杂交实验,当右旋♀X左旋♂,F1为右旋;当左旋♀X右旋♂时,F1为左旋,则椎实螺外壳螺旋方向的遗传 ( )
A、遵循伴性遗传规律 B、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例
4、下列关于细胞质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基因控制,遵循遗传定律 B、由基因控制,不遵循遗传定律
C、不受基因控制,两个亲本杂交,后代的性状没有一定的分离比
D、F1总是表现出母本的性状,故F1一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5、若有一个保持系的基因型为S(rr),则它的双亲可能的基因型为
A、♀N(Rr)X♂S(Rr) B、♀N(Rr)X♂N(RR) ( )
C、♀S(RR)X♂N(Rr) D、♀S(rr)X♂N(rr)
二、简答题
6、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用以进行杂交试验,可得到下列四组试验结果
A、♀甲X♂乙→F1呈甲性状 B、♀甲X♂乙→F1呈乙性状
C、♀乙X♂甲→F1呈甲性状 D、♀乙X♂甲→F1呈乙性状
据试验结果分析回答:
(1)用来说明性状为显性的试验是______组。
(2)若甲性状为显性,用来说明试验中的甲性状个体基因型为杂合体的试验是______组。
(3)若为细胞质遗传,试验应符合______组结果。
(4)当亲代的甲性状为显性纯合体,且产生的F1为雌性时,符合伴性遗传的试验应是______组。
7、某农场由于不慎,在一块培养不育系的地里把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种到了一块地里,如图所示(1和3保持系,2和4是不育系,5是恢复系),请回答:
(1)在1和3植株上获得的种子的
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 1 2 3 4 5
(2)在2和4植株上获得的种子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
(3)在5植株上获得的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自我评价答案
一、1、D 2、B 3、D 4、B 5、D
二、6、(1)A和C
(2)B和D
(3)A和D
(4)A和C
7、(1)N(Rr)和N(rr)
(2)S(rr)和S(Rr)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64559.html
相关阅读: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