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教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第30课 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教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一、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史渊源之一: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至今还在发生影响,含有一定的活力的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①相对稳定,具有延续性(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②博大、开放、汇聚百川; ③优劣融于一体。
(三)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
①源远流长,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近代以来,在向工业文明、现代化迈进过程中,传统文化表现出诸多不能适应的滞后之处。
(四)传统文化的构成: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还包括法家、墨家、兵家、道教和和佛教等。
(五)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神遗产:
1、思想道德方面的优秀传统:
①中华文化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奋的精神意志;
②提倡天下大同、强调个人对集体、国家应尽的义务、责任,鼓舞人们向心凝聚、忠于民族、爱国、克己奉公等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③强调身心和谐、天人协调(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贵和尚(社会关系的和谐中庸的处世思想)等。
2、社会制度中的优秀成分:
①行官制度的设计与实施(中央集权、三省六部制)
②相对先进和公平的选官制度(科举选官制度)
③官员的政治修养、个人修养及其施政之道等。
3、其它方面:
①法家、道家、墨家、兵家、佛教、明末清初带有启蒙性质的思潮等文化遗产中也有丰富的智慧和经验。
②王充等批判和质疑精神,明清之际先进知识分子宣传的断义逐利,经世致用以及革新精神。
(六)怎样吸取传统文化的养份
1、传统文化的优劣融于一体的特征。
优:见上。劣:漠视个人的主观情绪要求、压抑个体创造性等。
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吸其精华,弃其糟粕。
我们应该站在新世纪的时代高度,用改革创新的视野对传统文化加以审视解析,决定弃取,并纳入新文化体系中融会创新。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专制、封闭意识等糟粕,则要彻底批判否定,肃清负面影响,以摆脱旧传统习惯势力的桎梏,这同样是建设新文化必不可少的前提
3、有关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几个问题。
(1)孔子的儒家学说和20世纪初尊孔复古逆流的区别
孔子思想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对人、社会、自然关系的思考,对于调整以上各方面的关系以及当时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是重大的,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而北洋军阀的尊孔复古逆流是想继续用封建思想来禁锢人们的思想,并维持他们的统治,是反动的倒退的复辟。 它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灾难.
(2)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和“文革”期间砸孔庙的内涵的区别。
A、批判的程度和内涵不同。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并非无条件地否定孔子其人其说,而是在正面肯定其在历史上的地位的同时,又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
号。而“文革”中对于孔子及其思想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实质也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
B、目的、作用不同。前者主要是为了反对当时的反动统治者的专制独裁,促使了人们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起到了思想启蒙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而“文革”中的破坏孔庙的行为是一场文化劫难,没有任何进步意义。
C、不同。
(3)东亚部分国家与地区的经济腾飞是否是中国儒家思想复兴的结果?
东亚部分地区的经济腾飞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便利的自然条件,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发展战略的切实可行,二战后世界经济复苏并快速发展的推动。
同时,为应对工业文明的一些弊端,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别挖掘出来并赋予新的意义,一定程度上为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
(4)西方崇尚中国传统文化,是否意味着要皈依古老的中华文明?
否。现代的工业文明和现代的思想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导原因,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合理因素尽管在东西方不同程度地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崇尚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皈依古老的中华文明
(5)中国古代文明成为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的原因.
①统一而强有力中央集权的政治行政系统;
②古代历史上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的先进性;
③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个自足,完整的体系;
④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4、怎样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二、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史渊源之二:外来文化。
1、外来文化的内涵。
2、古代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及经验教训。
(1)汉唐。唐对外推行开放和兼收并蓄政策,成就了华夏文明的辉煌。
(2)明清。明清对外趋于保守,结果落后于世界潮流,成为近代中国备受屈辱的重要因素之一。
(3)认识。①对待外来文明的态度开放与否,与当时国家的先进、强大与否有关。②“欲求超胜,必须会通”,各种文化都有自身的长处和独特性,应该注意融通各种文化,不断发展自身文化。③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等等.
3、近代以来对待西学的不同派别,列表简要概括其主张及其影响.(1840?1949)
(1)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2)地主阶级洋务派:李鸿章,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习西方物质文化,兴办近代企业.
(3)地主阶级顽固派:盲目抵制西学.
(4)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在中国进行制度改良,倡导兴民权和实行君主立宪.
(5)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主张通过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6)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中宣传民主和科学,批判旧礼教、旧道德,进行思想革命。
(7)无产阶级,李大钊等人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
4、现代以来对待西学的历史及经验教训(1949?当今)
(1)1949年后的照搬苏联模式。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1)要吸收外国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的原料,要吸收从古至今以及各种社会形态下产生的文化,借鉴的标准是“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
(2)对外来文化要消化吸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外来文化不能生吞活剥,既不能形式主义地吸收,也不能搞全盘西化。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
三、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现实因素:现代化实践基础上的新文化
1、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根本因素??现代化实践。
2、几个相关问题。
(1)深圳文化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A、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对生产关系某些层面和环节进行调整而导致的变化.
B、 深圳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深圳特区人便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增强了竞争观念、效益观
念、法制观念和开拓意识、民主意识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理念的。
(2)正确认识现代化实践、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无论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是前人创造出来迄今仍发挥影响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不同支流,是新文化的源泉,但并非新文化的本原。而惟有现代化实践本身才是检验真理、决定弃取的惟一标准,才是发展新文化的本体、本原。
(3)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途径
改革开放的实质,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而生产方式调整、生活方式变更,必然引发传统价值体系产生深刻的裂痕。只有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才有可能强化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和开拓意识、民主意识,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什么是21世纪的先进文化。
(1)21世纪的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
A、提倡开拓、竞争、公平,反对尔虞我诈、拜金主义.
B、提倡在法律面前.真理.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在结果、分配上的绝对平均。在这方面,要强调它区别于传统文化中的绝对平均主义。
C、提倡创新、求实、科学民主,讲效率、讲功利、公平竞争开拓进取的文化精神,发挥主体的创造性。同时要讲求社会责任、统筹协作和奉献精神.这要强调与外来文化的区别。
2、怎样建设21世纪的先进文化(对三个材料的理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64633.html

相关阅读:高二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