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政治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试卷说明:

政治试卷命题人:周忠东 审校人:李 逢一、选择题(25×2=50分)1. 微电影是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大雨》系列微电影是融合了时代元素的主旋律作品,依据北京“7?21”大雨中真实感人事迹创作。它描写了在自然灾害面前,北京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互助,共抗灾难的感人故事,演绎了那个特殊的日子里充满了温情与关怀、责任与坚守的难忘片段,讲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团结互助、共抗灾害的感人故事。承载主流价值的微电影可以 ①通过有限的篇幅传播厚德理念 ②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观念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 ④展现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原意是说:借助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比喻借助外力(多指朋友)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告诉我们①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尊重文化多样性能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④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A.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3. 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A. ①②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②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③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5.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茶文化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6.A.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B.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C.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D.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7.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他的诗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道理是(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8.对于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下列古语中,体现两者关系的有①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②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也难也 ③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④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从北宋王安石的这首《元日》可以看出①民族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元素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④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10.某学生在给母校的毕业留言中写道:进校时随处可见的社团海报给校园带来缕缕色彩,青涩的我怀着憧憬成为“社团人”,从心怀忐忑不善谈吐到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在社团的百花丛中寻求我们青春与梦想的舞台。该留言主要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③校园社团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④参加校园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1.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面向世界B.文化影响、道德修养、文化建设C.和睦相处、文化融合、文化竞争力D.色彩斑斓、尊重差异、文化创新12.多读一些向你传递真善美、高尚道德和科学素养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你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告诉我们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B.凡科学文化修养,都有助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C.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D.要在科学文化陶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13.《印象大红袍》以其独特的创意、新颖的演出方式和现代演艺技术,展现了武夷山的历史、民俗、山水以及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印象大红袍》的成功主要在于A.广泛运用了大众传媒手段 B.充分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C.大量吸收了民间文化资源 D.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14.①是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②能够消除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响,提高人们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③有利于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④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证,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有一首歌中唱到:“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她”。“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关于汉字说法正确的是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8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向全国青少年推荐《青年邓小平》等100种优秀图书、100部优秀影视片。这一做法是基于①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②优秀文化能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③培育“四有”公民要以社会主义文化为导向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7.目前,就各地纷纷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一事众说纷纭:有的人说,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是人们发自内心地想保护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有的人认为,这是跟风赶潮,盲目行动。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①文化的自我觉醒要强调传统文化的纯正性 ②文化自觉已经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追求③优秀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保护与传承④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要封存或改造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A.世事洞明皆学问B.仓廪实而知礼节C.养心莫善于寡欲D.腹有诗书气自华19.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如“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已成为标准英文词组]贡献了5%至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从中我们感受到①文化的影响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强 ②不同的文化在传播和交融中逐步趋同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我们应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20.惠州市龙门农民画被中央文明办选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制作元素。目前,数十幅公益广告在全国各大媒体和中国文明网展播。此举是基于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并促进人的发展B.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积极影响C.来自民间的传统文化都具有历久弥新的活力D.在文化激荡中需要奏响主旋律文化21.某市在“城中村”改造中大拆大建,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一座座欧美风情的建筑拔地而起。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已被拆。”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是因为①富有特色的乡村文化使中华文化多姿多彩②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③乡村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④未能清楚认识乡村文化的落后性和外来文化的先进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2.黄梅戏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安徽省黄梅县和湖北省安庆市都说自己才是黄梅戏的发源地,引发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黄梅戏发源地之争A.突显传统文化的区域性B.更新了文化的传播方式C.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D.反映文化对当地经济有重大影响23.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别变得频繁和寻常。30年前,父母亲朋、恋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上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电邮、MSN、QQ等方式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这表明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③传统习俗和思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④24.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后在国内外受到热捧。一位网友说:“《舌尖上的中国》不只能让人看饿了,更能让人看哭了。”饿是因为美食,哭是因为勾起乡情。这说明传统文化 A.展现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B.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道德伦理 C.符合杜会发展要求,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D.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25.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 ”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述材料中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①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从绳结之中可江西省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政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709764.html

相关阅读:2016学年高二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调研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