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学 案
△课标要求:1、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 2、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一、扫盲教育
共扫除文盲 人(建国50多年来)
2、成就 摘掉了世界头号 “ ” 的帽子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1、1、1,江泽民宣布)
二、义务教育
制定 教育法(1986年)
1、措施 提出“ 兴国”战略,加紧普及义务教育
实施 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 工程(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公益事业)
2、成就: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2001、1、1,江泽民宣布)
3、意义:有利于增强中国的 ,改变中国的
三、高等教育――曲折发展
建国初,照搬苏联模式――体制 ,培养目标
1958年起, 实施“教育大革命” ――打乱 , 造成
1961年:全面调整高等教育――进入 轨道
“文革”期间,高教 ――素质下降, 人才断层
“文革”结束后,教育 ,恢复 制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
四、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三个面向”:面向 ,面向 ,面向 (邓小平题词)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建立后,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 )
A 义务教育 B 高等教育 C 扫盲教育 D 终身教育
2、最能体现国家对扫盲工作重视程度的是 ( )
A 1950年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 B 政府开办各种类型的学校
C 1982年把扫盲列入宪法 D 1993年提出在20世纪末扫除文盲
3、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 ( )
A 素质教育 B 高等教育 C 初等教育 D 义务教育
4、为解决贫困学生的失学问题,国家启动了 ( )
A “希望工程” B “星火” C “绿色工程” D “扶贫工程”
5、2001年1月1日,江泽民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布的我国的教育成就是 ( )
①基本普及义务教育 ②恢复高考统一招生制度 ③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④启动“科教兴国”战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里的“壮举”是指 ( )
A 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 B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 中国载人航天取得成功 D 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7、粉碎“四人帮”后,发展高等教育的第一个举措是 ( )
A 新时期教育方针的确定 B 教育大革命 C 提出“三个面向”的方针 D 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8、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这 ( )
A 标志着十年动乱的结束 B 宣告了改革开放的开始
C 体现了社会公正的重建 D 意味着拨乱反正的完成
9、为彻底改变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 )
①推行扫盲教育 ②普及义务教育 ③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④支持发展民办教育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1983年,邓小平提出的关于教育 的“三个面向”不包括 ( )
A 面向世界 B 面向未来 C 面向生产实践 D 面向现代化
11、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蓬勃发展。主要表现为 ( )
①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②完善了教育立法
③形成了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④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2、“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实质是 ( )
A 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 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 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 教育的发展需要超前性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
一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邓小平的题词
材料二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
材料三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请回答:
(1)优先发展教育有何战略意义?
(2)我们应该怎样发展教育事业?
参考答案
△课标要求:1、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 2、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一、扫盲教育
共扫除文盲 2亿多 人(建国50多年来)
2、成就 摘掉了世界头号 “ 文盲大国 ” 的帽子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1、1、1,江泽民宣布)
二、义务教育
制定 义务 教育法(1986年)
1、措施 提出“ 科教 兴国”战略,加紧普及义务教育
实施 国家贫困 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 希望 工程(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公益事业)
2、成就: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2001、1、1,江泽民宣布)
3、意义:有利于增强中国的 综合国力 ,改变中国的 命运
三、高等教育――曲折发展
建国初,照搬苏联模式――体制 僵硬 ,培养目标 过窄
1958年起, 实施“教育大革命” ――打乱 秩序 , 造成 混乱
1961年:全面调整高等教育――进入 稳定发展 轨道
“文革”期间,高教 遭到严重破坏 ――素质下降, 人才断层
“文革”结束后,教育 拨乱反正 ,恢复 高考 制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 迅速发展
四、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三个面向”:面向 现代化 ,面向 世界 ,面向 未来 (邓小平题词)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建立后,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C)
A 义务教育 B 高等教育 C 扫盲教育 D 终身教育
2、最能体现国家对扫盲工作重视程度的是 (C)
A 1950年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 B 政府开办各种类型的学校
C 1982年把扫盲列入宪法 D 1993年提出在20世纪末扫除文盲
3、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 (D)
A 素质教育 B 高等教育 C 初等教育 D 义务教育
4、为解决贫困学生的失学问题,国家启动了 (A)
A “希望工程” B “星火” C “绿色工程” D “扶贫工程”
5、2001年1月1日,江泽民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布的我国的教育成就是 (C)
①基本普及义务教育 ②恢复高考统一招生制度 ③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④启动“科教兴国”战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里的“壮举”是指 (B)
A 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 B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 中国载人航天取得成功 D 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7、粉碎“四人帮”后,发展高等教育的第一个举措是 (D)
A 新时期教育方针的确定 B 教育大革命 C 提出“三个面向”的方针 D 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8、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这 (C)
A 标志着十年动乱的结束 B 宣告了改革开放的开始
C 体现了社会公正的重建 D 意味着拨乱反正的完成
9、为彻底改变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B)
①推行扫盲教育 ②普及义务教育 ③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④支持发展民办教育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1983年,邓小平提出的关于教育 的“三个面向”不包括 (C)
A 面向世界 B 面向未来 C 面向生产实践 D 面向现代化
11、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蓬勃发展。主要表现为 (D)
①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②完善了教育立法
③形成了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④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2、“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实质是 (A)
A 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 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 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 教育的发展需要超前性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邓小平的题词
材料二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
材料三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请回答:
(1)优先发展教育有何战略意义?
①教育发展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②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素质,优先发展教育正是为了造就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和知识分子群体
③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竞争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优先发展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2)我们应该怎样发展教育事业?
①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73108.html
相关阅读:2013年高二下册历史期中试卷(人民版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