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三次月考政 治 试 题卷一 单项选择题(共60分)1. 9月12日,中国科协第七届常委会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会在京举行的“科学家的人文情怀”研讨会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大科学家创新多源于深刻的哲学思考”。这一观点说明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哲学是科学创新的源泉 D.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2. 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段话告诉我们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哲学推动时代前进步伐指引社会变革 ③哲学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论语〉心得》一书的扉页中写道:“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有①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②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③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有鳞者谓蛟龙,蛟龙若遇雷电暴雨,必将扶摇直上腾跃九霄,成为凌驾于真龙之上的神龙。而今天我国自行设计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多次下潜,不断创造出新纪录,成为真正的神龙。这两种“蛟龙”的出现反映了①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 ②不可知论和可知论的区别 ③宗教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区别 ④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区别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7.从远古开始,人们就把“天”作为人类智慧追索的对象,诗人屈原提出172个“天问”。下列关于“天问”的回答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地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④“天为阳,地为阴”、“天圆地方”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每个人皆有他自己的尊贵之处,只是不去思考罢了)只要养成思考的习惯,生活的质量自然会随之提高,生命的内涵也将更为丰富。哲学是我们品味人生的开始。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要 A.正确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B.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D.发挥哲学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9.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也日益凸显,如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等。这些现象促使人们反思如何在虚拟世界当中实现伦理道德的重新建构。这说明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哲学思想的形成离不开批判和反思精神 ③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④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A.③④B.①③C.①②D.②③10. 黑格尔在他的《逻辑学》中写道:“一切现实的东西,唯有在它具有理念并表现理念的情况下才有。”在《美学》中他又说:“只有符合概念的实在才是真正的存在,因为在这种实在里,理念使它自己达到了存在。”由此可见,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属于①机械唯物主义 ②客观唯心主义 ③不可知论 ④可知论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1. 王充认为,“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下列对王充和叔本华的观点认识正确的有①王充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叔本华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③王充的观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④叔本华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 我们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而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体现了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3. 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有专家根据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于人力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区,可以采用“人退”的方法,创造条件让自然界自我修复,实现“沙退”的目的。这种治理荒漠化的新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认识客观规律为前提 ②适当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③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 ④人的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4. 右边漫画中的画师借助于哈哈镜观察创作对象,把现实中的“瘦子”画成了“胖子”。漫画家用夸张的笔法表现了他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看法,这给我们在认识论上的启示是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②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③认识是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 ④认识是客体显现自身的过程?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15. 著名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这段话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观的B.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D.人的主观意识具有能动性?16. 研究证实,人类大脑中存在着一个具有早期预警作用的特殊区域,这个区域可以监控外界环境线索,同时衡量环境变化可能会给人体带来的后果,并调节人们的行为以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这表明①人脑调控人体的生理活动 ②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③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④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A.①③B.③④C.②③ D.①④17. “机场滞留八万人,不在乎去几辆车,咱要传递正能量”,一条微博让很多热血青年开着私家车加入了“7?21”北京特大暴雨的机场救援,当晚累计接送旅客达500多人次。事后网友留言:“心情特爽”、“想掉泪”、“又相信这个世界了”……人们欣赏正能量,是因为正能量A.是对社会的主观映象 B. 可以直接改造客观物质世界C. 能让人在生活中获得向上的动力 D. 使人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18. 根据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我国文化部门在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前提下,积 极应对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不断调整策略,推进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这 体现了A.整体与部分相结合B.主观与客观相符合C.运动与静止相统一D.理想与现实相结合19. 黎族钻木取火工具由两部分组成,一个为钻火板,一个为钻竿和弓木,二者配合才能取出火来。同时,在取火时要有一定的技巧,并不是光靠蛮力就可以钻出火来。 这告诉我们①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④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20. 12月21号是不是世界末日?据说这是玛雅人的预言。对此,正确的看法应该是A.没有规律的世界不可思议 B.物质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C.只要有量变就会引起质变 D.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发展的21. 右边漫画《自信》告诉我们A.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B.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我们做事情取得成功的关键C.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D.一切观念的东西都来自于客观世界,并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22. 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都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可是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并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样人们就可以利用自己的细胞培养出需要移植的器官。这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细胞和器官生长的理解。上述事实说明①人们可以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②生命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③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细胞的原有的真理性认识被推翻④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23.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无痛手术时代。上述材料说明 ①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②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产生的③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④获得正确的认识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4. 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25. 2007年是塑料诞生一百周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河北正定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755286.html
相关阅读:2015高二政治期中试题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