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准确揣摩命题立意后决定是否选用某个试题
例1.(长沙市一中2013高三第2次月考)在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马铃薯,在一定温度下,氧气释放速率随H2O2溶液浓度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后重复此实验,结果如图中虚线所示。改变的条件是( )
A.降低反应温度 B.减少马铃薯加入量
C.加入过氧化氢酶竞争抑制剂 D.加入微量氢氧化钠
【评析】酶促反应中的竞争性抑制在中学教材未涉及,学生不需要知道超纲的知识。此题的命题立意应是用排除法解题,知识考察方面的侧重点是:(1)温度、pH值和酶的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2)选择题的解题技巧。答案:C。
由于竞争性抑制是学生不需要知道的超纲知识,初看此题一般不宜选用。弄清命题立意后,出于训练答题技巧和整卷难度调节的需要,又可以选用。
2.对选用的某些试题进行改编
改编试题,可以缩小做过与未做过的学生的得分差距,可以增加考试的可信度。改编试题要针对自己的教学环境确定明确的考察目标指向。
例2.(2012年新课标[1])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二:⑴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⑵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毛色异常鼠和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 1?1 ,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 隐 性基因突变为 显 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只有两个隐性基因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该毛色异常雄鼠为显性杂合,同窝所生的雌鼠为隐性纯合,毛色异常雄鼠和毛色正常雌鼠交配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值均为1?1的结果。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 1?1 ,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 毛色正常 鼠,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评析】“分析认为……”并非科学事实,不过是命题者限制答题方向以便使学生的答案更符合或接近预设标准答案而已。通常回答第(1)小题可以先提出2种假设:A→a或a→A。有了“分析⑴”就可以排除前一种假设。
(1)如果想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改编此题就可以去掉“分析认为……”,令学生找出三种以上的原因;
(2)鉴于有的师生对只能是a突变A的理解不到位的原因是审题时忽略了非专业术语“直接”一词隐含条件限制[2],可把第(1)小题改编为:
如果每窝子代毛色异常鼠和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 1?1 ,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的直接结果。试说明“A突变为a”不符合题设条件的理由:若1个A突变为a,亲本都为显性,都有A基因,突变基因a在伴X遗传时才可直接决定雄性子代的性状。若为常染色体遗传,突变基因a不能直接决定子代为隐性,子代性状还受另一亲本的显性基因的影响。这与“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不符合。
改编后做例题用,问题设置粗放一些没关系。做习题或试题用,问题的设置要注意细节处理,如思维的梯度与难度处理和学生表述内容的处理,以便试题难度设置更合理,对自己的学生更适合。
改编高考试题无非是:(1)难度处理,使之适合自己的教学环境。生源质量差就降低难度,如加提示、暗示,生源好就可以适当对某个考点加难度,如去掉提示语和非选择题的选项填空等;(2)内容处理,增加考点以加大复习的容量,置换某个考点以避免多次考同一个考点;(3)拓展处理,主要是强化思维与方法的训练,引导关注模式化下的变式、变例和特例。
3.依据考试的定位原创部分试题
例3.(湖南郴州2010期末)某种二倍体淡水鱼刚产出的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将刚产出的“卵细胞”迅速跟同种精液混合使它们受精。五分钟后置于4℃的低温环境处理数小时,则部分已受精的“卵细胞”不能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本该由第二极体排出卵细胞外的一组染色体留存于“受精卵”中。这部分细胞可能孵化为(C)
A.单倍体 B.二倍体 C.三倍体 D.四倍体
【评析】受胚胎工程与低温诱导多倍体等知识的启示,想起阅读过的关于低温诱导三倍体鱼的论文,设置相应情境把减数分裂与染色体变异知识结合起来,试题的难度不大但内容丰富且灵活。
原创试题要根据想考察的内容选择素材,要注意教学资源的积累,温习一下大学教材或平常关注生物科技新闻及轶事是有益的。可以改写、缩写教材中的某个内容原创试题,强化学生对相关概念的识记、理解和再现。可以依据自己积累的教学资源原创情境新颖的试题训练学生的知识链接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编组整卷的注意事项
(1)整卷对知识内容、方法与能力的考察,既要注意平衡,更要有侧重点
(2)筛选的试题的命题立意要合理,设置的考察方向针对性强,知识考察与能力考察的关系处理得好,对教学可以起到正确的与积极的导向作用。
例4.(改编自2013全国新课标卷[3])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将该种子置于温度、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检测发现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对萌发种子(含幼苗)干重先增加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
B.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不是C,因为在黑暗条件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脂肪转化为幼苗中糖等亲水物质,会使细胞中结合水增加
D.富含脂肪的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化为糖类等物质时,导致的有机物质量的增加是较显著的
【评析】原题为选择填空,问导致干重先增加的主要元素是哪一种。改编后考察的主要方向仍然是资料分析,但内容丰富了,区分度加大了。因为:对知道干重是不含水时的重量的同学,判断变容易了;对把风干种子的重量当干重的,容易出错了,因为D选项拿不准,对C选项的判断很可能出错。答案:C。
如例4的情境是在黑暗及不能吸收矿质元素的条件下,正在萌发的某油料作物种子(含幼苗)的干重为什么先有所增加?有教师发表的作品中错误地指出主要原因是“脂肪转化为幼苗中糖等亲水物质会使细胞中结合水增加”。虽然不少师生搞不清真正的原理,但此题的命题立意为立足核心知识考察学生的资料分析能力,并不要求从新颖的高考试题情境中发掘“新知”,对应运用生物学观念破除“种子无光萌发因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干重一直下降”的思维定势,对训练揣摩命题立意以捕捉正确思维目标指向的能力并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3)把握好难度,关键是难易搭配的比例适中,以便适合学情与考试的水平与目标。对于多数学生而言,难度大的题太多,反不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理解,生源特好的老师可能忽视这一点。
(4)原创或改编试题,要特别注意科学性,不要出现知识性错误,要特别注意生物的多样性或差异性,设置情境和举证、举例要谨慎。表述方式简洁达意、勿生歧义,以免学生答题时产生不必要的疑惑,利于诱导学生按预设参考答案答题。
(5)避免笔误,如使用“复制”与“粘贴”方式输入文字与图片时,个别需要改动的字词因为受到干扰而记不得改动,由于对自己改编或原创的试题有深刻的印象,带着这种印象审校往往难以发现应该改动的字词没有改动。另外,基本定稿后又置换了试题要记得置换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7778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