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流派纷呈。如“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于礼”;“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贱;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请按次序指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一派别( ) A.儒、法、道、墨 B.法、儒、墨、道 C.墨、儒、道、法 D.法、墨、儒、道2.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 ) A.仁 B.礼 C.中庸 D.德治3.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 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C.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 D.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4.董仲舒认为,天具有意志、感情与道德,天意与人事紧密相连,天以祥瑞灾异影响人,人的活动也可感动天,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下列言论能比较完整地表达这一思想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C.“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5.《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话强调君主应( ) A.加强集权 B.独尊儒术 C.推行教化 D.实施仁政6.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陆九渊 B.董仲舒 C.孔子 D.朱熹7.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产生深远影响,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 ) 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②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民为贵” 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8.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A.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B.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马克?认为:明清之际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是很重要的,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下去,则可以有助于中国现代化的目标。下列思想与之对应的有黄宗羲“工商皆本”陆九渊“心即理也”顾炎武“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王夫之“循天下之公”A.B. C. D.”下列有关达尔文进化论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继承发展了普朗克的早期进化论思想 ②揭示了自然界进化的基本规则③论证了人类社会由低给到高级的发展规律 ④沉重打击了“上帝创世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④23.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B.工农运动的发展 C.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 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24.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可用于对下列哪一思想的评价 A.中体西用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 D.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25.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民主共和,主权在民材料解析题(26小题16分 27小题18分 28小题16分 共50分)26.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分)材料一:文明区域任务观点或名言古代希腊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古代中国孔子仁者爱人孟子民贵君轻 人性本善材料二——马克圭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材料三 互联网可以提供文件传输、电子邮箱、聊天等服务,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 ————高中人教版必修3教材(3)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科技进步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作用。(6分)(4)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科技进步与人类历史发展关系的认识(2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者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有史学家认为,在19世纪30—90年代,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世界和走向近代化的道路上经过了“睁开眼睛看世界”、“走出国门看世界”、“仿洋改制看世界”的三个历程。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两者的相同之处?材料二的思想实践是什么?(6分)(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其思想内容进步之处在哪里?材料三的认识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是什么?(5分)(3)据材料四,这三个历程分别是指什么?其对中国历史的进程有何影响。(5分)—学年度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二、材料解析题(26小题16分 27小题18分 28小题16分 共50分)26、(1)人本身 天赋人权 (4分)(2)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启蒙运动(6分)(3)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分)(4)相互学习交流发展(2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4)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2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安微省池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898994.html
相关阅读: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