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一中沙市中学 秋季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公安一中命题学校: 审题学校:考试时间:1月1日午 试卷满分:100分.阅读下表: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C.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D.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A.扩大民主权利 B.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C.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 D.实现雅典民主政治5.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这说明当时 A.中国的主权独立已遭破坏 B.外国在华攫取了领事裁判权 C.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写了一副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结合联首联尾和对联中作者的看法判断,此时A.《临时约法》还没有颁布 B.袁世凯已经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C.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已经被推翻 D.中华民国政权已经覆灭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A.劳资矛盾的激化 B.城乡差别的扩大C.经济危机的发生 D.垄断现象的出现.《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C.以农为本D.重农轻商 12.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五国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13.1935年11月,蒋介A.蒋介石对中日妥协仍旧抱有幻想 B.蒋介石已经做好抗战准备C.蒋介石做好了和与战的两手准备 D.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A.变法维新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下列二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A.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D.A.提高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B.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C.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18.重商主义也称作“商业本位”,是十八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早期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追求“少买”以防止贵金属流出;晚期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追求“多卖”,实现贸易上的顺差。材料强调“少买”“多卖”实际上是 A.对外贸易的不同方式B.贸易保护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自由放任原则19.毛泽东曾在《湘江评论》中提出“用强权打到强权,结果仍然得到强权,不但自相矛盾,并且毫无效力。……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者作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无血革命’,不致张起大搅乱。”对该宣言理解准确的是A.组建工人政党 B.主张暴力革命 C.呼吁社会改革 D.宣传马列主义20.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以下各项是对马克思主义这一表述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马克思认为实现自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B.马克思认为个人自由是绝对的,不应受到约束C.马克思肯定自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D.马克思认为自由是判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准21.二战后期,美国积极推动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949年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1年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这反映了美国企图A.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B.以合法的武力干涉别国内政C.全面控制西欧与日本 D.将本国利益凌驾于他国利益之上22.中国共产党曾发表社论称赞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和苏联并为民主世界的双璧。该社论发表的背景是A.罗斯福新政成功实施B.世界反法西斯C.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材料一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战国时代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与地方的分层管理。秦始皇统一中国,将秦国已实行的制度施行于全国,汉承秦制,大体未改,但是经过三四代的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许倬云《历史大脉络》(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秦汉帝国政治制度的特征。(2分)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 “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3分)材料三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3分)材料四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4)材料四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落实的?(3分)综上探究,你获得哪些重要的认识?(2分)27.(分)8~1959Trends and Structure [M].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1969》中的有关数据编制材料二 1700年,贵族拥有的土地达15%~20%,1780年则达20%~25%,1851年,英国的10个郡中,100~299英亩的农场数有15900个,300~499英亩的农场数有3200个, 500~999英亩的农场数有1529个,1000英亩以上的农场数有323个。——沈汉《晚近英国农业史研究综述》材料三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公有私耕”的传统村社农民反而比具有一盘散沙特征的“小私有者更难集体化,与斯大林的设想相反,传统村社的自治功能与集体主义纽带恰恰成了农民拥有的组织资源,使其更能抵制来自外部的强制。从宰杀大半牲畜的消极抗拒,直到出现70万农民卷入的斯大林的农民战争。卞悟:《公社之谜一一农村集体化再认识》 ——据[英]凯恩斯 《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9分) 参考答案1—5ADCCC 6—10BDAAB 11—15BCACB 16—20ACBCC 21—25ABBCB26.(13分)(1)特征: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核心;官僚政治逐步形成。(2分)(2)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3分)(3)实行议会制;立法与行政统一;议员没有特权。(3分)(4)落实:颁布《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选举人大代表,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等制度。(3分)认识:民主法制建设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过程,须不断改革完善,古今中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要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民主体制等。(任答2点得2分)27.(22分)(1)特征: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数量多,规模大,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高。(4分)原因:政府颁布“圈地令”迫使农民与土地分离,土地落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手中;工业革命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4分)(2)湖北省宜昌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er/955964.html
相关阅读:【解析版】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