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师 石晶
2014年高考语文《说明》“选考内容”中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内容——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包括新闻、传记、访谈、调查报告、社科论文等。考生备考时应该加强对这些实用类文本文体基础知识的了解并进行相应的能力训练。
新闻
一、学习内容
新闻的概念、基本属性、体裁类别及不同体裁的新闻稿写作要求等都是需要掌握的内容。特别要把掌握消息、通讯、特写、访谈及新闻评论的定义、特点和写作要求作为学习重点。
二、复习备考
新闻部分的复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论知识的复习,二是新闻写作练习。理论知识复习要侧重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具体实例能力的训练;写作实践方面,则必须要求掌握消息、特写等篇幅短小的新闻体裁文章的写作。
复习要围绕检测学生的三种综合能力进行:一是分析综合能力。能筛选并整合新闻作品中的信息,了解新闻的概念和功能,准确分析新闻的构成要素和具体含义。如对各类新闻体裁作品的基本特征、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结构形式、内容要求的掌握和分析运用等。二是鉴赏评价能力。能够评价新闻作品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把握各类新闻作品所传达的立场、观点、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评价新闻作品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对新闻中的某种特色作出思考和判断等。三是探究实践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新闻的深层意蕴;探讨新闻反映的时代精神;能够掌握几种主要的新闻作品的写作技能,写出符合要求的新闻作品,如消息、短评、特写等。
三、考查方式
第一种考查是把新闻体裁的文章作为一般的阅读材料对待,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其中包括、提炼、归纳、总结,也包括分析、理解和应用能力。这类考查因为并不直接结合新闻文体的特点,因而与一般阅读文章没有更多差别。
第二种考查是结合新闻作品的特点和要求,考查考生对新闻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及新闻写作能力。
1.结合作品考查对新闻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如新闻的时效性、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客观性与作者主观态度的关系、新闻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等等。
2.考查对新闻理论知识特别是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要求和写作规范的掌握和运用。如访谈中考查对问答双方内在思维或表达逻辑的分析与把握,双方的谈话技巧及作用等。2003年上海试题中有一篇访谈,其中1个问题就是:“第③④两节访谈中,记者的发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发问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题目就是从访谈技巧方面进行的考查。
3.考查新闻写作能力。考查写作有多种方式:可以是新闻作品的局部写作技巧,如新闻标题的拟定、新闻事实的归纳等;可以是不同新闻体裁之间的转换,最常见的是根据通讯改写消息,或者在通讯中找出特写部分,或者根据消息或通讯提供的事实写新闻评论。也有可能根据提供的材料写消息、特写或新闻短评。
调查报告
一、学习内容
调查报告的定义、特点、类型和写作要求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其中掌握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结构形式、表达方式是重点。
二、复习备考
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三、考查方式
1.根据提供的数据和材料提炼观点、主题。提炼主题或观点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调查报告的真实性、社会性、典型性和针对性等因素,这样才有可能组织令人满意的答案。
2.根据提供的材料简要列举调查报告提纲。这种考查着眼点在学生的理性思考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3.把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作为作文的话题材料。
4.把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作为一般文章的阅读理解。可能其中有些题目会涉及调查报告独具的特点。比如文章使用的说明或议论方法(数字或图表)、语言风格等等。
传记
一、学习内容
传记部分需要掌握传记的定义、类别以及不同类别传记的特点和写作要求,其中对不同类别传记特别是传、小传、自传、评传等的特点和写作要求的掌握和运用是学习重点。
二、复习备考
和新闻一样,传记复习也要围绕检测学生的三种能力进行:分析综合能力方面,能确切掌握传记的性质、含义和作用,了解各类传记的基本特征和写作要求,总结传记作品中传主的主要事迹、生活经历、贡献成就等内容,能体会各类传记作品不同的结构形式和各具特色的语言特点。鉴赏评价能力方面,能够对传主的经历、事迹、贡献及其精神世界、人生追求进行思考与评价;能对传记作者的观点和倾向、作品的优劣高低进行鉴别与判断。探究实践能力方面,能掌握并运用传记写作的知识、技巧创作符合要求的传记作品,主要是自传和小传的写作。
三、考查方式
1.把传记当作一般的阅读材料。如对重要词语、句子和内容的理解、作品风格的分析、人物形象评价、感情的体验和感悟等等。
2.结合传记的特点进行能力考查。一是结合作品考查对传记理论知识的理解,如自传的真实性、传记作者与传主的关系、传记的真实性与文学虚构、传记的选材与语言表达、传记人物描写与刻画、勾勒与细节等。二是运用传记知识分析作品。如分析传记的结构、表现手法,总结传主的事迹、贡献或形象、性格特点,评价传主的价值、影响或传记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作文:每错一字扣一分
关于写作“基础等级”中“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的问题,《说明》规定:“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目前,学生写错别字的情况特别多,《说明》中加上这一条,体现了对语言文字的充分尊重和书写方面的积极引导,也要求广大教师和考生要下功夫,消灭错别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kao/107450.html
相关阅读:高考英语:巧记形容词排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