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自1952年建制以来,经历了由统一?分散?统一,由取消到恢复,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曲折过程。
起步
建国初期,中国境内的高校复杂多样,既有解放区干部学校基础上创办的革命大学,又有借鉴苏联经验建起来的大学,还有南京国民政府遗留的部分公、私立大学,以及接管过来的教会办的院校。
1949年我国高等学校仍然是单独招生,1950年开始同一地区高校联合招生,1951年实行全国统一招生。为了实现教育上平稳的衔接与过渡,当时的高考在"暂维现状,立即开学"的方针指导下,实行了局部的、非实质性的联合招生,但"绝大多数高校仍沿用旧制,实行单独招生考试" ,政府对高校的干预很少。在1949年之后的两年中,高考改革主要体现在规范和完善联合招生上。
当年,各校间招生结果极不平衡。条件好的高校生源充足,次之学校多次招考仍不足额;成绩好的学生常被几所大学同时录取,新生报到率高低不一。
1952年教育部明确规定,自该年度起,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可以单独招生外,其余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在具体操作执行上,国家对招生名额实行严格控制。考试环节统一操作,"报考条件、考试科目、考试时间、政治审查标准、命题标准、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录取原则等都做出规定",统一的高考制度正式形成。
1958年,已顺利推行了六年的统一高考制度经历了第一次波折。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党内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引发了对高考的错误认识。提出招生考试应强调政治挂帅,提高政审标准,对包括工人、农民在内的广大无产阶级,采取保送入学的办法。第二年,在"大跃进"的错误方针指引下,中共中央在教育领域发起了一场极"左"的"教育革命":提出要"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并提出迅速发展教育三个基本原则,之一便是"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原则,即在全国统一教育目的下,加强办学形式的多样性。在此政治背景下,统一高考制度于1958年被改回到各校单独招生或联合招生的老路,并加强了对当年录取学生政审的严格性。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招生考试制度成为文化教育领域的"突破口" 。当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以便彻底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的最终结果是1966年?1971年全国高等学校停止按计划招生达六年之久,其间仅在少数几所大学试点招生少量工农兵学员;1972年大部分高校恢复了招生工作,但取消了文化考试,而采取"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招生办法,直至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
恢复
1977年8月4日至8日,邓小平主持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北京饭店举行。按照邓小平的要求,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分别在科学院系统和高等院校确定了33位与会代表。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招生制度,成为其中的主要话题之一。
会上,专家们建议党中央、国务院下大决心,对现行招生制度来一个大的改革,宁可今年招生晚两个月。如果不实行高考,今年又要按推荐的方法招来20万人,好多不合适的,浪费就大了。邓小平随即问坐在身边的教育部长刘西尧:今年就恢复高考还来得及吗?刘西尧说,推迟半年招生,还来得及。邓小平听了,当场决断:既然今年还有时间,那就坚决改嘛!今年就开始改,不要等了。
1977年8月13日,根据邓小平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指示精神,教育部即刻在北京再次召开了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10月5日,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从1977年起,对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恢复统一考试制度。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者均可报考。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录取原则是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消息在中国飞快地传播着,人们奔走相告。一个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到来了。
考生们希望报名费能够定在一块钱。当时政治局讨论说,不要增加群众的负担,收5毛就行了,这都是政治局讨论决定的。
由于准备工作来不及,1977年的高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考试工作于年底进行,文理两类都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新生于1978年春入学。
1977年冬天,在邓小平亲自过问和布置下,关闭十年之久的高考考场大门终于重新打开。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唯一一次在冬天举行的考试,570万考生走进了考场,如果加上1978年夏季的考生,两季考生共有1160万人。迄今为止,这是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
参加考试的人群年龄严重悬殊,长者已经年过而立,已婚或者已育,幼者才初开混沌,始醒人事。一些82届毕业生回忆,在当时,他们最爱开的玩笑之一就是,年长者对年幼者说"我都可以把你给生下来。"
南京师大文学院教授何永康回忆:
我曾经教过一位33岁的78级学生,同学们都称他为"班级之父"。他告诉我,当他走向考场的时候,身后有4个儿女在向他招手,稚声稚气地祝爸爸考上大学……
"老三届"学生这一在特定年代形成的特殊群体,在恢复高考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也受到了极大关注。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在同王震、邓力群的谈话中就明确提出,要采取特殊政策通过严格考试从1966、1967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学生上大学。
正是在邓小平的注意下,高考破例为大龄知识青年开了绿灯。国务院转发的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特别规定:
"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要注意招收1966、1967两届高中毕业生)。"1978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文件明确规定年龄可放宽到30岁,取消了其他限制。
恢复高考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另一实施举措,是修改繁琐的政审条件,实行择优录取。1977年教育部最初起草的恢复高考的招生工作文件中,对录取的政治条件规定得依然很细,罗列了许多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政治挂帅"派生出来的"左"的条条框框。邓小平对此十分不满,连说了三个"繁琐",他指出,招生的条件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根据邓小平的指示,最后形成的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文件规定:
招生实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政审"主要看本人政治思想表现","政治历史清楚,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革命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政审条件的修改,引起全社会强烈反响,在当时被称为"招生制度进行重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审条件的改变,为无数屡受家庭出身、社会关系之累的可堪造就的青年才俊打破了精神枷锁,使他们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走进了大学校门。更重要的是,这项改革迅速波及征兵、招工、提干等社会各个方面。
在全国拨乱反正的大潮下,高考成为当时社会最大的关注点,积压了整整2019年的考生拥进考场。这一年全国有570万人报考,当年全国高等学校录取新生27.3万人;半年后,1978年的夏天,610万人报考,录取了40.2万人,同时还有6.35万人报考研究生,1.07万人获得了深造机会。
那一年的高考,也有大量的考生最后败下阵来,冬夏两季,录取人数只是参考人数的二十九分之一。
变革
1977 年时,由于时间仓促,当年的高考没有设置外语科目,只有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需要加试外语。1978年,外语又一次成为高考统考科目,只是外语考试成绩暂不记入总分,仅作为录取参考,没有学过外语的考生仍可以免考;但是,报考外语学院或外语专业的考生,不仅外语笔试成绩必须计入高考总分,还需要进行口试。
1979年报考重点院校的考生,外语成绩开始以10%计入高考总分,1980年报考本科院校的考生,外语成绩以30%计入高考总分,1981报考本科院校考生的外语成绩按50%计入总分,1982年,报考本科院校考生的外语成绩按0%计入总分,从1983年起,报考本科院校考生的外语成绩按100%计入高考总分。
从1981年到1983年报考专科学校的考生外语成绩是否计入总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决定,但是,几乎所有省份都将报考专科学校考生的外语成绩计入了高考总分。外语科目花费5年时间迅速完成了满分从0到100分的提高过程。只是在1981年生物成为理工类高考科目且满分从30分逐步提高到1982年的50分、1986年的70分和1983年语文和数学的满分由100分提高到120分时,外语科目在整个高考科目体系中的权重相对稍有下降。
语文、数学、外语成为三大统考科目的格局是在1994年推广的"3+2"模式中得以最终确立的。后来,外语科目在高考体系中的权重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主要是由不同高考模式的总分不同造成的。1994年后,除上海的"3+1"方案外,全国其他省份均实行了"3+2"方案。但是,鉴于"3+2"方案存在的一些弊端,新一轮的高考科目变革很快便开始酝酿。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各界不断抨击"片面追求升学率" ,个别学者提出要"废除全国统一高考体制" ,甚至认为统一高考制度"泯灭人一生中最有创造性年华的发展,让富有想象力的学生沉湎于死记硬背和冗长繁琐的揣摩求证之中" ,其"影响与科举制使强盛的中华民族日益衰落的后果并无二致" ,因此,"废除统考制,就是要避免鸦片战争的历史悲剧重演" 。
1998年,我国首次在五个省市的保送生中实施了综合考试(1999年推广到国);6月,教育部批复同意广东省自1999年起试行"3 +X"科目设置方案;天津、广西与部分高校试验网上录取的方式。1998年12月,教育部正式推出了高考科目改革的"3 +X"方案。
2000年,教育部决定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高考外语科中增加听力考察的改革。广东、江西、吉林、江苏、浙江、实行"3 +X"高考试点,进行综合能力的测试。2001 年又有12个省市参加"3 +X"试点,2002年,"3 +X"科目设置改革在除港澳台地区外的全国31个省市区铺开。
2001年初,教育部向社会宣布,高考取消年龄婚否限制;鉴于保送生的招生工作中出现了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甚至违法乱纪的现象,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工作办法》(办法),压缩保送生规模,制定了明确具体的保送标准,要求保送名单在各媒体上公布,接受监督;春季高考继续在北京、上海、内蒙古的普通高校举行。2002年,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把高考提前到6月举行;北京将单独命题。
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批准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等省在遵循国家统一考试大纲基础上,按照有利于加强地方统筹,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适当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进行自主命题。
高考制度恢复和重建以来的年里,我国高考招生体制逐渐由单一的国家统招方式发展为统招生、定向生、委培生、自费生等多种形式,进而由收费制度和录取分数线的"双轨制",合并为划定统一录取分数线、消除收费标准差别的"单轨制"。这种招生体制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求和必然结果。
1985年12月,国家教委发出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试招中学保送生工作的通知》,提出在通过全国统一考试选拔新生的同时,招收少量中学保送生。保送生制度的目的在于,使高等学校更好地选拔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鼓励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原教育部的组织下,有关高校和中学开始试行保送生工作,并收到了良好效果,为保送生制度的推广积累了经验。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的暂行规定》,对招收保送生的目的及要求、保送生的条件、学校及比例、权利及职责等又做出了详细规定。
2003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等所高校开始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新生的工作。具体办法是由相关院校对报名考生进行审查,在进行文化测试或面试后,确定入选考生名单。高考后,成绩达到生源省确定的与试点高校同批录取控制线的考生,省级招生办向考生选拔的试点高校投档,由高校根据先期考核、公示和高考成绩择优录取。
扩招
1999年中国高校的扩招,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1998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生108.36万人,比上年增加了8.32万人,增长率为8%。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而我国高级专门人才的总量供给却严重不足,无论是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还是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部十分缺乏,并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
在此之前,高考的录取率只有不到40%,有时甚至是个位数,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态势。
我国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这也是党的十五大所要求的。1998年我国的大学生在校人数只有780万人,占同龄人比例为9.8%,不但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最低标准15%的水平。
招生比例低,录取人数少,考大学难,迫使基础教育集中力量应付高难度的考试,因此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所以,高校大幅度地扩招是客观的必然,也是民心所向。
1999年6月24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年初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汁划,计划1999年普通高校招生从1998年的108万人扩大到156万人,由此,我国高等教育改变了适度发展的态势,转入了大发展的轨道。
1999年的录取率头一次超过了50%,在此后的高考中,录取率不断提升,已经达到了70%以上。
然而,另一方面的困扰也显现出来,2003年,当1999年首批扩招的212万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就业市场时,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都感受到此时的就业压力和一种激烈竞争的压力。招生规模出现数量级变化后引发的担心、焦虑,成为这些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中不变的话题。
所以最后,祝明天所有高考的孩子们成功!但一定记住,高考只是起点,终点还是要靠自己啊!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kao/1293112.html
相关阅读:高考地理暑假复习知识点:经济地理特征-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