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成高考物理知识网络
重点细化的知识网络:
知识构建重点放在课本定义、公式推导、研究现象(即物理意义)上。
(1)高中力学主干内容的知识结构和各部分的联系;
(2)高中电学主干内容的知识结构和各部分的联系。
(3)物理力学是桥梁,非常容易和其他模块整合。因此物理复习先把力学过关。
对每一个知识板块要做的功课有:
基本规律和常用公式;
已经遗忘的知识点,或者不能形成“面”的地方。
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经常出错的问题或者有可能成为问题的部分。
二、分清各单元的重点与难点:
力学知识重点:
受力分析(合外力),状态及过程的判定(尤其注意始末状态),单体整体分析,图形图表(读图与作图能力)。
电学知识重点:
磁力分析、电场磁场综合、电量、电容、线圈等概念、图形图表(读图与作图能力)
区别开每个知识点的研究对象,比如,
牛顿第一定律,研究的是惯性定律,阐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牛顿第二定律,研究的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
动量定理,研究的是力对时间的积累作用规律。
三、分析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1、仔细审题。提高审题能力。
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它包括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等;
通读,头脑中出现物理图景的轮廓。头脑中的图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与某些物理模型找关系,初步确定研究对象,猜想所对应的物理模型。
细读,头脑中出现较清晰的物理图景。由题设条件,进行分析、判断,确定物理图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变化趋向。基本确定研究对象所对应的物理模型。
选读,通过对关键词语的感悟和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排除后,对题目有清楚的认识。最终确认所研究物理事件的研究对象、物理模型及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2、想象情景,建立模型。
通过对题目包括元素的分析,建立起所熟知的物理模型。
掌握常用的以下物理模型:
超重与失重、斜面、连接体、轻绳与轻杆、上抛与平抛、竖起平面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汽车启动、碰撞、子弹打木块、滑块、人船模型、传送带、弹簧振子和单摆、振动和波、带电粒子在复合场运动、电磁场中的单杠运动、磁流体发电机模型、输电、限流分压法测电阻、半偏法测电阻、光学模型、玻尔模型、放射现象及核反应
3、分析过程,推导结果,讨论意义。
只要会分析,审题方向没有错误,基本上能按照题目顺序罗列出表达式,即可联立求解。因此物理的难点在审题与分析上。
①抓住关键状态分析:如题目中明显的转折提示,分开、一起、返回(回到)、恰好等词。
②物理过程的界定和分析 即状态、过程的判定。
认识与理解典型物理过程,联系实际提高物理思维能力
③,画示意图,找到特征,列出方程。。高考对物理的考查不以计算能力考查为主,而是知识点的理解、分析、图形图表读图能力模型转化能力为主。特别是高考中的物理大题部分,大多数难题都是图形化试题。
四、收集典型题,多练新题型,多寻找规律。
要集中精力理解一个典型过程模型,充分利用典型的过程模型,挖掘典型过程在物理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
有代表性的典型物理过程,它是由实际物理过程简化成的理想模型。课本例题、经典考题,尤其是多次考查到或接触到的题型,可以作为典型题。
(1)以近几年新课标的高考题为主,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加强变式训练,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多题归一。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去思考问题,增强应变能力。
(2)重视基础、突出关键,关注热点,这样能够使我们在备考中做到有的放矢,高效备考。
适当的联系实际,学习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物理问题的方法。新课标高考命题很多都结合实际。但是考生平时也能在生活中发现一些物理现象,如果学校老师没有引导学生的话,多关注一下新的题型,尤其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考题。
复习进度较快的同学可以大量做综合题。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建议先把精力放在概念的理解、图形的分析上。
五、 实验与知识复习同步
实验考题“源于课本,不拘泥于课本” 有极为充分体现。
近年的实验题,读题即能想到课本上的原实验。但却变化多端,难度深浅不一、面宽窄不一、装置各有所异,数据处理多样,越来越灵活。
六、重视图像问题
图像是数学应用的重点内容,每年必有,近年更繁,越考越新,越考面越广。
新课标中提倡加强探究或实验,这样就离不开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的最佳方法是图像,图像具有判断与预测的功能。
考题中除课本图像之外,新图像很多,而且出现以复合物理量为坐标的、以物理量若干次?为坐标的各种图像。
七、社会热点问题和高中知识点的对接
动量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动量守恒定律是与能量守恒定律同等重要的基本物理规律,在宏观、宇观、微观世界都成立。动量的概念起源于力学,但贯穿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领域。对动量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理解力学现象、掌握力学规律,而且有利于深入理解其他内容。比如,动量的学习有利于理解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光子动量的概念等。所以对动量的复习,要注意动量观点解决解决实际的问题,例如,理解火箭发射的基本原理等。
依据教材,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在概念和规律上投入主要精力,不要放弃课本,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题目的背景材料来自教材上的“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
八、错题错因分析
及时改错。及时自我反馈和及时自我调整,做好错题分析,第一时间总结自己的薄弱环节对平时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错因分析,总结分析各种出错原因,。避免重复出错。
九、解题规范
平时做作业或模考时应养成规范的习惯,尽量表达清晰,即使不会做也要力所能及的把能够分析出的公式罗列出来,考试时即使不会做也能获取不少分数。
规范化包括学科用语、解题格式、计量单位、实验操作等的规范化。
十、关注考试大纲变化,紧扣压考纲要求
比如,我们能够看到的:2018高考考纲把“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其他五大能力的考查中”改为“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论证解决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五大能力的考查中”,增加“并加以论证解决”,在2018年的高考中对考生科学探究能力、实验能力的考查会继续下去,这也是2018年考生复习备考中应该着重训练强化的方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kao/1327297.html
相关阅读:高考最后一周,这些信息家长和考生都应该了解,太实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