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分析、理性选择、公道填报
现在的高校招生都是计算机远程录取,由省招生主管部分按高校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确定的分数线投档,学校在规定的时间内审档下载。这种严格的规范化、高度的程序化作业从根本上保证了广大考生的利益。考生、家长应该把留意力放到报志愿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才能无憾无悔。因志愿填报不当而影响了录取,造成终身遗憾的考生每年都有不少。不少人以为“报志愿就是看自己的分数能够进进哪个学校”,实际上并不那么简单。根据多年录取工作的实际情况,就以下几个题目发表个人意见,仅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一、志愿填报前的预备
1.正确估分,公道定位
考生估分要准自然不必说,定位,就是要了解自己是处于哪个档次。我省是估分报志愿,估分就难免有误差,即使估分很准,录取分数线的变化也是事先很难猜测得很准的。因此在估分后还应该通过其它的方式给自己定位。通过定位和排序,清楚自己的成绩在全体考生中的位置,从而较正确地估计出凭自己的实力能被哪类高校录取,这一点和估分同等重要。分数线的确定是水涨船高,因此仅靠尽对分数说明不了题目。
考生为自己定位的方法很多(网上都有先容),最简单的是综合判定法:
①综合分析自己高考时的临场发挥情况,与平时成绩和模拟考试成绩相比较,了解别人发挥的情况;
②根据估出的成绩确定自己在本班、本校考生中所处的位置(排位);
③了解上一两届同样位次的同学考进了什么档次的学校,就可推断出自己最有可能进进的学校档次。这一点非常重要,由于无论录取分数线如何变化,各重点高中的升学率大体是稳定的。
在此基础上,将往年的全省高考部分数据作为参考,就可以较为正确地估计出自己的总体位置。
2014年全省考生理科13.8万人;文科8万人;达到本科线的理科考生人(前32%),文科人(前16.7%);达到重点线的理科生人(前12%),文科生3419人(前4.2%)。
在本科线上理科生479人,文科生202人;在重点线上理科生311人,文科生119人;本科线四周(±5分)均匀人数为理科486人/分,文科490人/分;重点线四周(±5分)人数为理科310人/分,文科90人/分;从本科线到重点线共6个分数段,理科从4882人到3493人,级差约300人;文科从2043人到988人,级差约200人。
理科重点线上各段:10分3090人;20分2681人;30分2219人;40分1791人;50分1387人;60分1071人;70分756人;80分562人;90分318人;其余352人。文科重点线上各段:10分808人;20分654人;30分517人;40分417人;50分259人;60分212人;70分107人;80分74人,90分46人,其余25人。
2.考生自身情况分析
考生的类型、特点、上风,适合学习什么,将来适合干什么都要考虑。尤其是考生的职业倾向不能不重视。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获得,与他对所学专业和预备从事的职业是否有浓厚的爱好,以及他的性格、气质特征和他要从事的职业是否相适应有着极大的关系。在选报志愿时,就应该从自己的专业爱好和性格、气质类型出发、从个人特征与职业特点的最佳匹配来选择相关专业和院校。对于有学科上风的学生,更要留意发挥自己的上风。例如理科文科都很强的考生,选择工科,你的文科上风在众多的工科学生中就会十分明显,这对于一生都有意义。
在众多的专业里,我个人的建议是首选工科。由于工科专业适合大多数人学,而且工科的专业数目多、招生量大、就业面宽、适应面广。无论将来从事治理、研究、技术、经营、教学等都能适应。
3.搜集和研究相关信息
第一,必须把握的信息主要有:
①教育部颁布的相关政策、规定及各省的政策规定、录取办法、原则等;
②拟选高校在我省的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近年来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实际录取人数、录取最低分、均匀分等数据;
③拟报学校的招生章程,尤其是录取规则,是否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分数级差、单科成绩要求、身体条件、男女生比例等。特别要留意有的学校和专业的限终辊件(年龄、性别、语种、身体、届别),对地方的优惠政策(加分)执行的程度等都要弄清楚;
④拟报高校的办学实力、学校学风、毕业生就业及学费、勤工助学等情况;
⑤拟报专业的性质、特色、培养目标、主干课程及就业远景等;
⑥拟报专业的体检标准以及其他特殊的限制性条件;
⑦拟报专业的学科水平,硕士点、博士点的情况。
第二,如何了解拟报的大学?
现在市面上此类的书籍很多,网上也有各种排行榜和先容,都可以作为参考,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直接与大学接触。
现在所有大学都有咨询热线和招生网站,考生和家长可以在网上和通过电话直接咨询大学的招办,什么题目都可以提,这些现代化的通讯方式非常便捷,如不充分利用太可惜了。另外,各地市往往要举行一些咨询会,高校也要派人参加中学的咨询会。这些直接与大学面对面的机会不能放过。对省内的大学不妨干脆到大学往走走,感受一下校园里的氛围,看看那所学校的环境条件和学风。
向往届学生(即已上大学的学生)咨询其所在学校、专业的情况是很有效的办法,在填报志愿时听听中学老师的建议也是需要的。
在所搜集的招生信息当中,最重要的是各个学校的招生章程和专业情况先容。阅读当中必须找到以下题目的答案:
①有无专业级差,对非第一志愿的态度,即是否、如何招收二志愿考生;
②是否在一些专业中提出了一些补充要求。这些补充规定和录取息息相关,稍有不慎,就会给自己带来遗憾;
③对考生身体有无补充规定。如一些高校的师范类专业、航海类专业,尽大部分高校的旅游治理专业等,都有对身高的要求;
④对加分或降分考生的录取原则,有无男女比例要求、加试要求;
⑤对相关的单科成绩有无要求。有些专业对考生有加试要求,最多的是英语专业,一般都要求参加英语口语测试,还有的专业要求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
第三,五个题目定乾坤
对于“我考了×××,可不可以报你校”这个最核心的题目不仅要直接问大学招办,而且要不止一次地问。可以以估分的上限、下限、中线为依据分几次往咨询,从招办职员的回答当中判定能够录取的概率。
建议考生直接同学校招办老师或该院系的老师交流,以下几个题目是必须问明白的:
①我考了(估分)××分,能否报××专业?再减10分呢?再加10分呢?
②这个专业原来叫什么名称?主要学什么课?毕业后干什么?
③这个专业是否属于重点学科?有无博士(硕士)点?几名博导?
④本专业往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是多少?都在什么单位(地区)就业?
⑤本专业今年的考研率是多少?考外校的有多少?
4.把握填报志愿的步骤
毫无疑问,家长和考生对于志愿填报的所有步骤和规范必须心中有数。高考之后,正式填报志愿之前,要依次做好5件事:
①完成自我定位,确定考生适合上哪一层次的大学;
②根据自己的爱好、爱好和特点以及家庭、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初步确定拟报专业的种别(大类);
③筛选出符合上述要求的学校名单;
④根据拟报学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排出志愿学校的顺序以及专业顺序,决定是否服从调剂,建议可列出三套左右的学校、专业组合方案;
⑤综合各种信息,对拟报的学校和专业进行重点考察和方案修正,终极决定如何填报。
二、志愿填报的基本原则
1.利益最大化
保证考生利益最大化是填报志愿的基本原则。这是最重要的原则,却往往被忽略。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的要求是资源的充分利用及策略得当。考生手里的资源一是高考分数,二是对公共资源(信息)的占有程度,即对于必须把握的高校相关信息的把握程度。也就是说,影响考生利益的有三大要素:分数、有效信息和策略。
三者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
Y=(F+I0/I)x(0≤x≤1.1)
其中:Y—考生利益(录取的满足程度);F—高考分数;X—志愿填报策略
I0—已经把握的相关信息;I—必须把握的信息
考试结束后,在分数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决定考生命运的主要是策略和信息两个变量。要想最大限度地保证考生利益首先要最大限度地把握拟报学校、专业的信息;其次就是志愿填报的策略得当。实际上策略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在极端情况下,策略不当,可能造成高分考生落选;策略得当,更能使你棋高一着,相当于进步了一个分数段。制定策略的依据则是对信息的把握程度。
2.走为上策
即上大学是最高准则。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考生和家长应达成共叫:学校、专业是否理想要服从于能上大学这个目的。对于少数年纪小、实力雄厚、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应届考生来说,也可以将进进理想的学校和专业作为最高准则,就是说如学校、专业不理想就复读一年(其条件是所确定的理想期看值不能高于考生的实力)。但复读对于考生的身心压力非常之大。除不可抗力造成的考场发挥***外,轻易不要下复读的决心。
3.明确目标
就是说要明确上大学的目的,确定选择的方向。现在的考生上大学主要有两种目的:一是为了打基础,即下定决心将来考研。这样,选择的学校就很重要,当然要选硕士、博士点多以及学风正、考研率高的学校。凡是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研究生招生和免试推荐研究生的名额要比其他学校高得多。( )还有一些考生主要想选个好职业,毕业后马上就业,那样的话,选择学校和专业同等重要。一定要了解所选学校的均匀就业率和所选专业的一次就业率及就业层次。还有些考生希看以上两者兼顾,那就应该同时考虑上述两方面的因素,选择学风正、教学质量高的学校,而且要选择规模大一些的学校,由于大学校,空间大、机会多。
4.留有余地
有人以为压线进进第一志愿是最理想的,这个观点是不对的。我主张志愿填报要留有余地,除顶尖学校外,不论报考那个大学,都至少留下10分的余量。
由于第一,估分总会有偏差,而且选志愿有可能出现“聚堆”现象,造成分数波动;第二,选择高校里实力较强的专业也需要一定的分数余量,压线进进任何一所大学都只能进最差的专业(甚至是垃圾专业);第三,大学里的竞争是显性的直接的竞争。好事总是落在少数的优秀学生身上,比如保研,有研究生院的大学保研率是15%,你排到16%,不论均匀分多高也不行。出国、奖学金、评优……都是如此,这样给学生造成的压力也相当大。第四,重点大学都是全国招生,本省的最高分一般不会是大学里的全班最高分,4年里始终要同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教育质量较高的发达地区以及山东、河北等生源大省)的学生在一起竞争,最好在起跑时有个相对有利的位置,否则可能一路落后。这就是“鸡头”与“牛尾”的辩证关系。尤其那些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从小没有经历过的学生、一路补习、拼尽全力考出了全部水平的考生更要给自己留一些余地。
5.力拔头筹
进进第一志愿最符合考生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重点大学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大都在95%以上,一般院校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也有80%左釉冬由此可见第一志愿的重要性。根据自己的分数、志趣、学科倾向、身体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作为第一志愿,是报好志愿的重中之重。假如第一志愿偏高,不得已进进第二志愿,就浪费了不少分,有的考生甚至由此一落到底。对于成绩稳定,发挥出色的考生,第一志愿可以适当超前,免得以后后悔;对于平时成绩起伏较大,估分时不确定因素较多的考生以及复读生,一志愿应守旧一些。
三、填报志愿的主要参考因素
A基本要素
建议考生与家长主要考虑的因素和参考权重是:
1.学校的档次与地位(50%)
我国现在的本科院校有近千所,可以分为211工程大学、省属重点大学和一般性大学以及民办大学四个层次。具体地说,本科院校里有硕士点的将近600所,其中有博士点的200多所,其中有100所左右是211工程大学。这是我国高校的第一团体,其中又有几个梯队:“985学校”39所为第一梯队;建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含上一层次),一共56所为第二梯队;其余40来所为第三梯队。
为了更加直观地表述,我用一个形象(但不十分恰当)的比喻:学校和专业都是有层次的,就像酒店有星级,学校的星级可以这样划分:985学校(五星级)、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四星级)、211工程大学和一些省部级重点大学(三星级)。至于清华、北大则可以视为六星级。对于省级重点中学的学生,进进任何一所三星级(即国家建设的211工程大学)学校,都应该可以接受。
除此之外,比较同类大学,还可以考虑师资和环境(风气)。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三个层次组成:一是代表我国最高学术水平的院士与大师,二是“长江学者”,这一批人比较年轻,有国外学习与研究的经验,并取得很高的成就,三是博士生导师,这是对广大学生最有实际意义的高水平师资群体。
学校条件,硬件方面很重要,比硬件更重要的是大学的精神与氛围,学科水平,这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所不在。
2.专业的水平与远景(30%)
各校同类专业中非常多,但其中水平差异相当大,例如计算机专业,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有,比较起来有困难。有一个基本的判定标准来从学术角度认定哪一个是全国最好的。教育部经过非常严格的评选,终极在每一类学科中确定排位最靠前的一、两个专业命名为“重点学科”,这是最权威的专业排行榜。宏观上看,专业也可以用星级来表示:历史较长、特色鲜明(一星)、有硕士点(二星)、有博士点(三星)、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实验试定四星)、有两院院士、国家实验试定五星)。一般情况下,如能进进三星级的专业,即使你是省重点中学的尖子生,也不会耽误你的前程。
另外,要留意找出每个学校最强的专业和最有特色的专业。尤其是通用类专业(通讯、自动化、计算机等),必须要有应用背景(即确定的服务领域),否则大多是实力不强者。
有些大学是若干所层次不同的学校合校而成,那就一定要搞清它的各专业原隶属于哪个学校,同时也要了解该学校各专业上两年实际录取的分数线(最高分、最低分、均匀分,最好把同类学校的材料相对比,找出其中的同异。
另外,工程方面的通用专业(如通讯、自动化、计算机等)必须有应用背景,就是说要有特定的服务领域,如哈工程的通讯、导航动力等专业是为船舶服务的,这样的专业水平较高;专业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大师级人物,但是有些专业水平体现在高层,与本科生关系不大。
3.招生的数目与政策(10%)
国家招生政策是一致的,但各学校包括各省市都会在国家政策答应的范围内制定自己的招生政策,各校之间有时差别很大。按照教育部“依法治招”的要求,高校必须无条件兑现在招生简章中的所有承诺,所以对黑龙江省招办印发的《黑龙江省招生计划》和各学校的宣传、先容材料一定要仔细阅读。尤其要留意招生政策、各专业的招生数目、条件、学费标准、语种等限终辊件。
招生数目当然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数目越大,分数就越稳定。
4.考生特点与爱好(8%)
各人的志向、爱好是激发自己奋发努力的动力之一,也是事业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但是一个人感爱好的东西未必适合他往从事,只有对适合自己做的事情有爱好的人,才有可能在他所从事的学习和工作中创造出突出的业绩。在选择志愿时,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和志向,搞清楚进进大学后要学什么,将来干什么,并以此来选择学校和专业种别。当然也要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避免脱离实际。另外,控制力强、创造力强、学习动力大的考生首先要考虑学术空气浓、氛围宽松的学校;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最好选择纪律严明、要求严格的学校。
5.其它因素(2%)
对很多考生而言,不仅要考虑分数,而且要考虑经济承受能力。考生选择专业时,应留意不同学校和专业的收费标准,还要具体了解高校的奖、贷、助学金情况,对于高分考生有什么奖励政策。假如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更应当考虑这个因素。另外学校所在地的天气环境,学校的生活条件,交通情况等也等也应考虑,尤其是考生假如对外界环境适应性较差,则或身体条件不好,更要留意。
B核心要素
就是学校的就业和考研情况。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毛进学率已经达到23%,在校大学生2300多万人,官方公布的数字往年毕业生目前还有86万人没有就业,不往关心考生将来的就业,很快就会受到就业题目的困扰。一些专业“招生热、就业冷”已经非常明显。例如法律、金融、医学等,如选择这些专业,就要进进该领域一流的学校。
考研是“大学里的高考”,考研率是大学教学水平、学校的综合实力的反映,立志考研的学生更要关心拟选学校的考研情况。
C发展要素
1.选择远景看好的行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的行业也在发生变化,有新生、有稳定,有起伏、也有淡出。例如计算机、外语都曾经是非常专业化的职业,但是现在计算机已经相当普及,国民的外语水平有了很大进步,把计算机、外语作为一门工具解决其他题目才是最理想的选择。
什么行业有发展前途,主要看国家的需求。要站在国家战略背景下看待专业的前途。主要应该考虑这个行业有无长远发展前途,要分析该领域里国家的需求背景,认清这是个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不能仅看该行业本身的眼前状态。例如我国政府做出决策,中国要在15年左右的时间里争做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目前韩国、日本为前两位,中国事第三造船大国),因此,现在我国船舶产业的发展非常快,对人才需求十分迫切,船舶产业领域里机遇非常之多;今后十几年内我国船舶产业必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并在此后几十年内保持在世界领先地位,这样船舶产业系统必然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行业。再比如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题目,国家下决心大力发展核能,使得我国核产业进进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各相关单位都在高薪抢夺人才,争夺本专业的毕业生。这样的领域都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又如航天必然是国家今后重点发展的行业,环境、新能源等符合***社会的要求,都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2.进步事业成功的概率
看子成龙是所有家长的企盼。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职业生涯要在竞争中度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论在那个领域里,只要走到了最前沿,都是极大的成功。在任何一个圈子里,前1%的人都是佼佼者;中间大多数人是主力,后10%的人一般无所事事。进进了一个专业,就注定要在这个圈子里往,往和该领域里的人往竞争。很大程度上这种竞争产生于同龄人之间。对于考生来说,将来要和他竞争的实际上就是他的同学,确切地说,是各大学里本专业的同学。那么,假如你能够成为本专业同学里的佼佼者,假如你能把这种状态长久地保持下往,你就必然是极大的成功者。
这就是说,用同样的分,至少要选择成为主力、骨干,才有功成名就的可能;假如你进进了国内一流的专业,假如这个专业很有发展前途,你就具备了出人头地的可能;假如你是以高分而不是踩线进往的,那么功成名就的概率就大得多。
3.考虑职业生涯的状态
选专业实际上是选择职业。不同的职业差别很大,而且需要长期从事,这就不能不往做远期的考虑。
①从工作状态看,职业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经验积累为主,如教师、律师、医生、财会等,工作年限长,就会得心应手;另一类则需要不断学习,如科研职员(尤其是IT行业)。假如选择这类的职业,就注定职业生涯要在高强度、快节奏和较大的压力当中度过,对此要有思想预备。
②从个人发展来看,国有大中型企业(尤以国防产业系统为主)工作稳定,发展是纵向、台阶式的,可以一步步走向高层(例如船舶行业,毕业生3-5年就可以成为负责一个方面的工程师或设计师);三资企业(特别是大型的IT产业)员工发展是之字型的,即总是横向吸收高层职员,因此工作的稳定性就差一些,发展也更难。
③从收进和待遇来看,航海等领域是传统的高薪职业,但工作性质单调寂寞难耐是极大的题目,核工程(核电站)、航天系统是现在最突出的高薪行业、职业生涯指导等新兴职业工资也极高。
金融、治理类学生近期待遇明显低于工科学生,就是说,本科、硕士的社会地位、工资水平都明显低于工科学生(金融、银行系统在经济短缺时效益很高,现在普通的职员收进并不高而且进门很难);但假如博士毕业,情况就不同了,由于金融、治理类博士可以很快进进治理层,是典型的白领阶层,而工程技术职员说到底是“打工族”。
④从工作稳定性来看,从事自由职业(如律师、美术、装潢等)就主要看个人的能力水平和社会的发展状态,部队的指挥岗位就有一个中途转岗的题目,技术序列就基本没有这个题目。
⑤从进门的难度来看,高校、大医院、政府部分、新闻单位、司法系统现在很难进进;而大企业(船舶、自控、机电等行业)就较为轻易,而且可以进进大城市。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kao/160046.html
相关阅读:名师答疑:高考化学中的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