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突出特点是体式的创新,但考点分布与题型设置基本总体保持传统风格,在稳健守正中尝试创新,对于后期的语文备考具有一定的导向价值。
首先是试卷结构和分值作了根本性的调整,由多年的七大板块改为四大板块,多年沿袭的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两卷格局改为阅读题与表达题,降低了“识记”的分值加重了“阅读”的分量,语言文字运用由过去的27分减为24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则加到25分,新增考点“探究”能力的考查分值高达8分。袭用已久的“全国卷”模式所形成的心理定势和应试技巧都需要尽快调整。
其次是考试内容和测试材料突出了人文取向和地方特色。试题取材体现了强调人文性、关注传统文化、注重与生活联系的命题趋向。文言文阅读取材以及语言文字运用部分选取的测试材料都在有意突出“徽文化”和地方特色。
高考语文考的无非两个字“读”和“写”,应试的全程也无非两个字“学”与“考”。随着高考的临近,“考”的意义将大于“学”的意义,为此,就“读、写”两个方面从“考”的角度提出建议:
1.树立“三大意识”应对“三大阅读”。一是明确的文本意识。“三大阅读”各有侧重,要因“体”制宜,专项训练。尤其关注小说文本的阅读。二是明确的题本意识。读题审题要有明确的问题指向意识,依问作答。三是明确的规范意识。特别关注答题时的“潜规则”。
2.突出“三大能力”关注“三大题型”。作文备考务必保持“热身”状态,务必树立“规范”意识,务必确保“限时”完篇,本着“储备素材、激活思维、磨砺语言”的三大目标,关注三大题型,即范围作文(新材料作文)、标题作文(传统的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尤其是范围作文,练好两种文体,即散文和议论文,突出“三种能力”,即虚实转化的能力、优化思维的能力、妥帖表达的能力。此外,注意考场作文的“潜规则”,争取900字左右,不做大的结构性修改,特别检查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保证文面的整洁美观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kao/162832.html
相关阅读:寻找自己适合报考的专业